基金微訪談 | 匯泉基金梁永強:擇時和擇股需要做一個平衡

2022年10月04日17:37:17 熱門 1032

3月9日,匯泉基金總經理梁永強做客今日頭條基金頻道線上訪談欄目《基金微訪談》, 分享股票投資策略。基金微訪談 | 匯泉基金梁永強:擇時和擇股需要做一個平衡 - 天天要聞

問:歡迎匯泉基金總經理梁永強老師做客今日頭條基金頻道線上訪談欄目《基金微訪談》,回顧近20年從業歷程,經歷了三輪牛熊市場轉換,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你認為優秀的基金經理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梁永強:從業20年,經歷了三輪牛熊,最大的改變可能是在投資管理過程中思考的更多了,之前管理產品更多的是從投資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會更關注客戶的感受和體驗了。同時,現在跟量化等不同部門之間溝通更多,在投資操作中量化部門給了我很大的助力,現在更傾向於在銳度和平穩之間尋找平衡,避免過度集中,減少回撤和波動。每個方向的個股也不會過度集中。當然了,在過程中會根據市場變化有一些階段性的調整,尤其是像今年這樣的震蕩市的行情,我的投資也會更貼近市場。

我認為優秀的基金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是需要對社會資源例如如何組織人力,如何匹配需求等問題有深刻的認知。知道每一個行業所需要解決的核心需求點是什麼,供給的能力又是什麼。這需要慢慢積攢不同行業的知識,對市場的周期性變化有經驗。

合格的基金經理會拉長基金的考量周期,觀察哪幾個方向的相對收益較多,然後進行匹配。有些新生代的基金經理傾向於把握短期的市場情緒,為了追求排名而頻繁調倉,這其實是缺乏深度的。如果在深度方面不足,投資就會像下注之後的等待,只能依靠概率。

當然,每個人的投資習慣都有所不同,我的習慣是先要充分的了解行業和它目前所處的生命周期,再進行後續的安排和投資。

問:在經曆數輪牛熊轉換的周期之後,你形成了怎樣的投資框架?會從哪些維度來選擇行業和個股?

梁永強:無論是做投資還是實體,其實都是基於整個時代的演化和社會的發展,去尋找社會資源進而去匹配,包括政策、資金、人才等的方向的匹配。資本市場也是在不斷的匹配過程中的一方面。投資首先要把握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再注意可能受益的細分產業,最後尋找其中有代表性和競爭力的新公司。

我的投資邏輯就是深刻理解未來社會演化的方向,尤其是社會資源匹配的反向,以及現在與未來的差距的地方。具體來講,就是時代賦予了哪些行業獨特的使命,哪些行業可以匹配時代的需求,哪些行業能夠聚合資源及人才。包括在基本的個股層面,也是要尋找哪些公司在未來有發展空間,處於社會資源傾斜的部分。

在看準一個方向後,我會基於一些特徵來選擇公司,包括方法體系、盈利模式、運營模式、團隊構成等。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層面,就是這個公司的價值觀、長期追求、社會使命,這決定了公司的發展邊界和格局,這是需要深入調研的。因為淺層而言,現在每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分類市場、披露質量等都是在不斷改善的,最核心的還是需要去觀察公司整體能否長期延續、系統的迭代性如何,以及公司在未來社會發生變化時如何應對。只有通過不斷的深入了解,才能在各個階段選擇出適合投資的公司。

問:在你管理基金的過程中,觸發你調倉或者換股的情況有哪些?你是怎樣控制回撤的呢?

梁永強:在基金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會對股票池中的股票不斷進行跟蹤和研究。當發現股票的情況與原本的預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觸發了我們設置的預警線時,就需要及時進行調整。

在長期投資中,每個研究人員都對市值都有大體的匡算,這個數據是很確切的。當通過計算得出公司市值收益與風險不對等的時候,我也會進行及時調整。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對風險有敏感度。

在控制回撤方面,我管理的產品在建倉的節奏和方式選擇主要會圍繞着凈值的穩定來。未來也會更多從廣度和分散度方面構建投資組合。如果有需求或者遇到極端市場的話可能會降一些倉位,但幅度不會太大。

問:年後A股持續調整,熱門板塊紛紛下挫,你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預計何時會企穩?

梁永強: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點:首先2021年的賽道股漲幅明顯,大部分估值過高,所以今年年初機構紛紛選擇調倉,致使賽道股出現了比較大幅的回調;其次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升高直至落地,引導美元資產迴流,A股承壓導致市場普遍回調;再有就是近期俄烏衝突擾動,導致全球多數股指下跌。

短期市場確實顛簸不斷,但有利的一點是處於情緒周期上行期,市場目前還在與外部利空對抗弱勢築底。預計1季度末到二季度會逐漸企穩,3月上旬會召開全國「兩會」,基調仍將以穩為主,貨幣財政配合發力,主基調將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字當頭」下預計全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5%左右的目標,防止經濟增速失速下滑。今年政策維穩經濟的力度不會小,這是對資本市場比較有利的因素。

問:作為主動選股的基金經理,你是怎麼看待擇時的,你認為目前是一個好的入場時機嗎?

梁永強:對於擇股和擇時,我覺得比較短的擇股實際上就是擇時,比較長的擇時就是擇股。因為實際上都是在找一段趨勢,趨勢的長短決定了持有的周期。

擇股更多的是一個方向性的選擇,而擇時就是不斷的校正方向的過程,所以這兩個我覺得需要雙方做結合。

比如方向選擇完以後,要不斷的看市場對於所選方向的一個定價,是不是按照自己想像的方向在走,這個時候就需要對短期的定價做相應的觀察,然後再反過來不斷驗證長期擇股的有效性到底怎麼樣,這是需要不斷協同向上的一個過程。

從過去的經驗來講的話,我覺得擇時和擇股需要做一個平衡,不同的投資風格實際上跟所管理的資產的收益特徵相關,如果是長期資產,實際上短期之內基本上不用考量擇時或者擇股,更多的是基於短期做校正就可以了。

對於公募來講,單個產品的存續周期可能很長,但對於持有人來講,它可能只持有一段時期,所以說這個過程中,在這擇時和擇股中間需要做一定平衡,用擇股來把長期的方向選定,短期則是更多的考量性價比問題,如何在比較好的時間區間里持有,超出這個區間可能會經歷比較長時間的等待,實際上可以通過性價比來做一定的平衡,對於持有人的體驗來講相對也會好一些。

問:展望2022年,你認為今年的市場會如何表現?

梁永強:

1、宏觀形勢判斷:經濟尋底,政策維穩

展望2022年,預計上半年經濟繼續尋底,預期政策維穩對沖的力度不小。經過疫情衝擊後的修復,中國經濟重新進入長期L型的走勢。而GDP增速在2021年年中見頂,當前庫存周期仍處下行趨勢。

依據庫存周期規律,預計2022年上半年GDP增速將持續尋底。至於何時到底需要對數據跟蹤觀察,屆時也要留意宏觀變量變化對市場走勢和風格切換的影響。信用方面,隨着財政與信貸發力對沖,預計M1與社融在21Q4見底後重新上行。根據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提法,我們認為可能維穩經濟的力度不會小,這是對資本市場比較有利的因素。

通脹方面,預期PPI二次沖頂後下行,CPI緩慢回升,有利於中游製造盈利恢復。由於基數效應、美聯儲收緊貨幣與庫存周期下行,預計PPI在今年二次沖頂後逐步下行,相對有利於中游製造行業恢復;CPI底部回升,隨着居民消費逐漸可能從疫情影響中修復,PPI向CPI傳導機制逐步通暢,預計CPI走勢將從21Q4開始緩慢回升。但由於豬周期仍在底部盤整,預計CPI在22年回升幅度溫和。

海外方面,2022年開始美聯儲逐步加息,預計會階段性形成擾動。根據歷史經驗,Taper期間,債券利率先上後下,美股最強,A/港股分化,大宗弱,美元指數弱轉強,縮減恐慌初期衝擊大。但由於中美利差仍有足夠的安全墊,預計央行會允許匯率適度貶值,維持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以就業和經濟穩定為首要目標。因此美聯儲Taper並不會構成央行貨幣政策的約束,但參考歷史經驗,預計其變化會階段性對A股形成擾動。

2、政策解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雙碳弱化,國企改革收官

依據我們的經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一年的投資定調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在前面總結2021年市場也發現,八大工作任務中新提的「碳中和」和「反壟斷」,一條是正面的主線,一條是負面的主線。因此我們花較多的篇幅解讀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力度找到對2022年的投資有啟發的地方。

首先,最重要的變化是再次強調突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定調下我們預期後續政策維穩的力度也比較大。其次,與投資相關方面。突出2022年是三年國企改革收官之年。雙碳政策暫未提及是很大的變化,或階段性讓位於保增長。新能源建設核心是智能電網和綠電,新能源車沒有被強調,2022年的政策力度大概率低於2021年。保初級產品供應,鋰礦、煤炭等都屬於初期產品範疇,國內鋰礦和鹽湖提鋰的機會值得重視。地產方面,預計局部放鬆,但難以再度繁榮。

問:你長期看好新科技、新能源、新消費、大製造、大金融五大方向,那麼從中期來看,你看好哪些機會?

梁永強:我認為把握結構仍然是2022年投資的核心,因此行業配置和選股也是重中之重,沿着三條線索展開:

第一條線索是與碳中和相關的新經濟,在新能源領域規避共識過熱賽道,布局非共識分支。最有共識的新能源車和鋰電等賽道都比較擁擠。我們主要看的是其他分支,智能配電網、綠電、核電和環保。新能源車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里已被淡化,我們更關注符合汽車智能化方向的智能零配件和中高端半導體機會。

第二條線索是資管主線,着重看好券商。寬信用下大金融明顯受益。財富管理和券商板塊,長期受益於財富往資本市場轉移,受益於全面註冊制推進。

第三條線索是製造業升級和科技進步,包括科技、信息和電子消費。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需求中長期處於上升狀態,因此種子、軍工我們仍然看好。在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步減少的背景下,以蘋果、微軟和Meta(臉書)為代表的的互聯網巨頭在不斷開拓新的互聯網應用,並且投入數千億巨資,庫克將VR稱其為他退休前的三大產品戰略之一。國企改革提速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亮點的提法,經濟下行期盤活國企資產提振經濟,是值得挖掘的投資機會。

問:近期市場回調,基金髮行遇冷,在這種情況下那你認為會是個投資的好時機嗎?

梁永強:近期基金髮行確實不太理想,主要原因就是開年以來的連續回調,連續回調的原因在之前也已經說過了,但是回調之後,我們看好的一些板塊,如我們看好的新能源領域中的電網改造、光伏電站建設等板塊目前估值相對較低,同樣看好的軍工板塊經過調整之後基本上回到了40倍左右的估值,未來幾年軍工板塊的增速基本上是確定的,所以目前這是我們值得抓住的一個好機會。

其實可以把投資看成一條河,河流有兩種波動變化。一種是彎道,在流經高山時,河流不得不從旁繞過形成彎道,遇到這種大環境變化需要等待和積累。另外一種則是波浪,河流每天都在波動,這樣的起伏是必須要承受的。投資者在遇到波動、回撤的時候也需要去考量和判斷,波動到底是發生在什麼層面?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調整或者堅持投資方向。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為嘉賓訪談問答實錄,僅代表被訪者個人看法,不代表今日頭條觀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