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7年開始,毛主席三個字成為了伴隨李銀橋一生的重要標籤。
從年僅20歲的毛頭小子,到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無產階級戰士,李銀橋在毛主席身邊整整呆了15年。
作為時刻與毛主席親密相處的「身邊人」,李銀橋陪伴主席的時間比他的任何一個兒女們都要長。
他與毛主席之間的感情,也在日復一日地相處中變得很深。
可實際上在兩人初識的時候,他們其實互相都「瞧不上」對方。
甚至李銀橋來到毛主席身邊的第一天,就被主席給了個「下馬威」。但當李銀橋委屈巴巴地向周總理求助時,周總理笑了笑卻語重心長地說:這是毛主席在考驗你呢!
那麼李銀橋到底做了什麼,讓一向寬和的毛主席如此「針對」他呢?其實這還得從李銀橋的夢想說起!
拒當主席衛士
出身貧寒的李銀橋,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武當山學藝。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11歲的李銀橋因緣巧合之下,加入了賀龍的部隊。
可一個只有11歲的小娃兒,如何能上前線打仗?
雖然因着學了幾年功夫,小小年紀的李銀橋已經能耍得一手正宗的太極拳與太極劍。
但畢竟年紀擺在那兒,小小的個子瘦弱的身軀,但凡一個力氣不弱的成年人,都能一把掀翻他。
可也因為他年紀小,為人機靈性子又活泛,很受首長們的喜歡。所以也就一直被部隊首長們帶在身邊,做一些特務員的工作。
不過這些個別人眼裡羨慕不來的「好工作」,李銀橋並不十分歡喜。
尤其隨着年齡漸長,又看着以前一起參軍的老鄉們都上前線殺敵立功了,就他自個兒一直也沒正兒八經地摸着過敵人的衣袍,李銀橋心裏急壞了。
然而還沒等他得到可以上前線的機會,中央機要通訊排一紙要人的調令,讓李銀橋離「夢想」似乎又更遠了一步。
此後直到1947年,抗戰都結束了,解放戰爭也打了一年,可李銀橋還是沒等到上前線殺敵的機會,反而在「警衛」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時的他已經「榮升」為軍委副主席兼參謀長周恩來的貼身衛士了。
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他的衛士之路其實才真正開始。
彼時正值國共雙方交戰的關鍵時期,為了更好地完善戰略部署,避免與國民黨西北戰場的主力軍正面對敵。
在毛主席的帶領下,黨中央領導同志們全體撤離延安,轉戰陝北。
之後隨着我軍接連取得了青化砭、羊子河、蟠龍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黨將領胡宗南徹底被逼成了一條「瘋狗」。
她直接派出了七個旅(近3萬人)的兵力,追擊由毛主席直接率領的只有900餘人的中共中央直屬支隊。
在這種窮追不捨之下,直到8月中旬,毛主席被逼到了黃河邊。面對1:30的巨大兵力懸殊,擺在毛主席等人面前的似乎只剩下一條路:搶渡黃河。
可想到毛主席曾經說過的「不打敗胡宗南決不過黃河」的誓言,周恩來、任弼時等人雖然激烈地展開了討論,可誰也沒敢直接把「過河」兩個字說出口。
緊急關頭,大家都在等毛主席下令。可很久沒吭過聲的毛主席突然喊了一聲,卻不是大傢伙等了許久的作戰指令。
「給我支煙!」
我們都知道,毛主席煙癮很大。尤其夜裡制定作戰計劃時,能抽掉好幾包。可話說回來,主席每次發愁抽煙,也總能想出些錦囊妙計。
於是好容易從戰士手中給主席找到支煙,可又是風又是雨的天氣,火柴都擦不着。
危急時刻,給主席點煙似乎都成了一件分外重要的事情。
無奈之下,一個戰士掏出了一條棉被,擋着風雨擦火柴。可好幾次沒等主席的煙湊過來了,火就滅了。
眼見點煙的戰士急得汗都出來了,站在周總理身邊的李銀橋上前將火柴接了過來,湊在被子擋着的角落裡划著了火柴,又小心翼翼地用手擋着,這才幫主席點着了煙。
只見毛主席猛嘬兩口,臉上露出了舒泰的表情,之後一掃臉上愁雲,帶着戰士們順利渡過過了難關。
在李銀橋看來,當時自己的舉動就是順手幫了個忙,殊不知卻被一旁的葉子龍和汪東興看在了眼裡。
當天晚上,中央縱隊留在一個小村中休整。剛結束工作的李銀橋剛準備休息,就聽見有人喊他,說參謀長葉子龍找他。
帶着滿心疑惑,李銀橋來到了葉子龍面前。
「李銀橋同志,我們給你調動下工作怎麼樣?」
一聽見這話,李銀橋瞬間激動了起來。
「是不是批准我下部隊了?」他興奮地開口問道。
可顯然他是高興得太早了。葉子龍其實是因他白天的舉動,打算把他調到毛主席身邊當衛士。
一聽還是衛士,李銀橋的嘴角頓時拉了下來,嘟囔着道:「首長,我怕干不好!」
可能是感覺自己拒絕的意思太明顯,於是他又不情不願地趕緊補充了一句:「組織上的決定,堅決服從!」
於是,李銀橋就這樣通過「被安排」的方式,成為了毛主席身邊的一個衛士。本以為自己已經做了多年衛士,工作起來應該是得心應手,可到毛主席身邊第一天,李銀橋就遇到了難題!
與主席三次「訂約」
當天李銀橋按時來到毛主席跟前後,他本以為自己第一次過來,主席總要問他幾句話的。
可幾個小時過去了,主席不僅沒和他說一句話,甚至連看都沒看他一眼,這樣的「冷待」讓李銀橋尷尬地腳趾頭都要摳地了。
但不知所措的他知道主席特別愛書,便把主席隨身帶着的兩箱書翻出來整理。
就在他搬着箱子走來走去的時候,突然聽見一聲大喊:「快趴下!」
當時腦子還沒反應過來的李銀橋已經下意識趴在了地上,等他發覺情況不對勁兒的時候,一顆炮彈已經在毛主席屋子附近炸響了。
李銀橋嚇出一身冷汗,趕緊跑過去查看情況,萬幸毛主席已經在警衛班戰士的攙扶下避開了。
一之後通忙活,警衛排長讓李銀橋先把主席扶到別處去。
可等李銀橋走到毛主席身邊後,主席卻一把推開了他的手,自己走了出去。
看着空空的手掌,李銀橋只能露出一臉苦笑。
後來幾天,周總理來尋主席彙報工作,李銀橋特意找了個機會向周總理救助,誰知聽了李銀橋的話後,總理卻笑着告訴他「沒事,主席在考驗你呢!」
原來李銀橋不願意給毛主席當衛士的事兒,全縱隊很多人都知道了。
主席自然也聽說了這事兒,者才故意給了李銀橋一個「下馬威」,想小小地為難一下他。
之後,毛主席還是「接納」了這個小衛士。兩人還開誠布公地談了一次話。
毛主席問李銀橋,「怎麼樣?願意到我身邊工作了?」
囁嚅半晌,李銀橋還是實話實說地說了句:「不願意」。
主席又問他原因,這才得知小衛士一直想要到作戰部隊,上前線打仗。
「就這一個原因嗎?還有沒有其他原因?」主席又追問道。
「我聽說您,您戀舊…穿過的衣服、用過的筆硯都有感情…您用慣我了,還肯放嗎?」
主席聽了李銀橋的話哈哈一笑,和李銀橋定下了一個約定。
「這樣,半年,你幫我半年的忙,算借用。咱們定個君子約定,你看行不行?」
一聽主席的話,李銀橋高興了,重重地點了個頭。
就這樣,李銀橋在毛主席身邊呆了下來。
慢慢地,兩人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默契。毛主席吃飯、喝茶、讀書、辦公等所有事情的習慣,李銀橋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甚至有時候主席的一個眼神,李銀橋都能明白他是要見客了,還是要添水了。
半年時間轉眼而過,主席是個重承諾的人,所以他特意找了李銀橋問他的意見。
然當時正值戰爭的重要時期,此時離開的話,李銀橋也不免有些躊躇。
「主席有需要,咱們可以再定約。」
毛主席見李銀橋願意留下,便說:「那好,我們重新約定,你再幫我半年,看我打敗胡宗南。」
於是兩人就這樣又有了第二次半年之約。
1848年8月,李銀橋到毛主席身邊已經整整一年的時間了。朝夕相處下,兩人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融洽。
而不出李銀橋所料,主席真的是一個非常「戀舊」的人。「契約」到期後,他試探性地向李銀橋再次提出「續約」的事情。
但此時的李銀橋已經改變了當初了想法。看着主席日以繼夜的操勞,他由衷地感到敬佩。
「主席,我不想走了。我願意一直跟着你。」
從此,李銀就這樣又陪伴了毛主席十四個念頭。
如師如父,不忍離別
其實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很多年輕人都是窮苦家庭出身,從小沒讀過多少書。
而一輩子愛書的毛主席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工作不忙的時候,毛主席就總喜歡盯着這些年輕人讀書寫字。
因此李銀橋來到主席身邊沒多久,就被「強制性」地布置了一個任務:寫日記。
然而李銀橋很小就上武當學藝,11歲就又加入了紅軍。從小沒念過幾天書,別說寫日記,就是讓他完整地讀一篇課文都有些費勁。
但主席親自布置的任務,他又不能不做,於是只能每天硬着頭皮寫上幾句。
可沒想到,主席不僅要他寫日記,自己閑下來了還要讓李銀橋把本子拿過去,親自批改。
李銀橋寫日記的水平可想而知,但就是這磕磕巴巴,滿篇錯字的文章,主席還是看的起勁,看完之後還逐字逐句地幫他修改了病句和錯字。
除此之外,每次有可以提升和學習的機會,主席也總是讓李銀橋他們逮着機會就去學。
主席不僅像個師長一樣,關心李銀橋的學習和成長,就連他的個人問題主席也是操碎了心。就連他討老婆,也是主席給他做的媒。
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原本算是主席給小女兒李訥請的一位家庭教師。平日里除了照顧李訥,也幫着做些主席身邊的小事。
一來二去地,李銀橋和韓桂馨漸漸有了感情。但李銀橋有些木訥,老是擔心人家姑娘不願意,一直拖着沒開口。
直到後來老家寄來了信,他父母說要給他介紹對象,這才讓李銀橋急了起來。
而早就把兩人之間暗戳戳的小互動看在眼裡的毛主席,給李銀橋出了個主意。讓他拿着信去找韓桂馨,問問人家姑娘自己該怎麼回信,是推掉呢還是答應下來!
果然韓桂馨一聽李銀橋的話,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紅着小臉答應了李銀橋這不着四六的「表白」。
可以說,十多年的相處讓毛主席與李銀橋之間的感情十分複雜,縱然他們名義上是上下級,但實際上在毛主席看來,李銀橋與自己的子侄也沒有區別!
然天下無不散之筵席,1962年4月20日,離別的時候到了!
根據組織安排,李銀橋被調到了天津,擔任市公安局任副局長。
臨別前,他和主席兩個大老爺們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他哭着和毛主席說到:「我當初不願意來,你非要借我來;現在我不想走了,你又要攆我走。」
主席當然也捨不得這個和自己最「合得來」的衛士長,可他卻不能因為自己耽誤了李銀橋的前途。
李銀橋1938年入伍,到1962年已經整整24年了,屬於名副其實的「老資格」了。作為主席的衛士長,他的地位雖然不低,但職務和級別其實是不太夠的。
所以為了給李銀橋搏一個好前程,毛主席只能忍痛割愛!
李銀橋離開前,主席特意將自己手書的是《七律·長征》送給了他。囑咐他們夫婦:「你們要常來北京來看我啊… 我死後,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墳頭上看看。」
對李銀橋來說,毛主席是如師如父一樣的存在。主席臨別前的這席話,他始終記得。
1976年毛主席與世長辭,得知消息後的李銀橋悲痛難當!但斯人已逝,生人的生活還要繼續!只是對於李銀橋而言,他與毛主席之間的誓言是時候履行了!
此後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李銀橋和韓桂馨都要來到毛主席紀念堂,看望毛主席!
結語
陪伴15年,毛主席做過、經歷過的每一件小事,李銀橋都能如數家珍。對於李銀橋而言,毛主席不僅是他的人生導師,更是他一生學習的榜樣!
參考文獻:
[1]余瑋.偉人身邊人細訴偉人身邊事(四)——「紅色伉儷」漫憶在領袖身邊的時光[J].黨史縱覽,2013(07):4-11.
[2]孫國林.毛澤東《七律·長征》軼事[J].湘潮(上半月),2011(09):4-8.
[3]米學如.毛澤東向衛士賠禮[J].共產黨員,2011(01):62.
[4]劉暢.李銀橋曾不願在主席身邊[J].政府法制,2009(3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