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關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的高檔住宅區,被梁思成譽為「青島最美的地區」。如今的八大關被開發為別墅風景區,在建築藝術和城市風貌方面依然獨具特色。
2005年,八大關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城區之一。2009年,八大關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歷史街區」。
規劃建設時就是10條路,而非「8+2」
八大關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的高檔住宅區,當時並不叫八大關,而被稱作「特別規定建築地」。
早在德國租借青島時期,匯泉灣一帶即被規劃為別墅區,並一躍成為東亞避暑勝地和休閑中心,一批經典德式別墅建築出現在海灣西北岸。而此時,匯泉灣以東還處於城市邊緣地帶,被一片森林覆蓋著,與延伸的太平山融為一體。
1929年,青島作為當時全國五大直轄市之一,成為「已不能不認為重要之區」,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人口激增對環境優美的別墅出現更多的需求。於是,青島市將別墅區繼續向東擴展,規劃榮成路、黃海路、匯泉路圍成的區域,作為青島特別規定建築地。當時,市政當局選擇此地建設青島特別規定建築地的原因,我們可從1932年青島市財政局檔案管窺一二:「榮城路以東特別建築地,前臨海濱,松林暢茂,風景清幽,尤為避暑及高尚住宅之勝地。」
1929年,由工務局和農林事務所聯合勘察繪製了「特別規定建築區域圖」,規劃設計了10條路,最早建成山海關路,後來相繼開闢了其他9條路,原本命名為臨沂一路、臨沂二路、臨沂三路、濤雒路、青口路、靖海路、石島路、成山路、里島路,後改以關隘為名,與山海關路組成10條關路。因此,八大關開始規劃建設時就是10條路,而非一些青島旅遊書上所講的先建8條、後建2條的說法。
特別規定建築地開闢後,迅速成為眾所趨之的焦點。寓華的外國僑民、商人、傳教士與外交官,中國新興權貴與社會名流無不熱衷於在此求田問舍,儼然是身份的一種象徵。這一趨勢在30年代中期形成高潮,至40年代末,別墅區基本成型,創造了城市開發建設中不可複製的完美範本。
「尊重自然 契合地景」
這一新的高檔住宅別墅區能夠取得了極大成功,其背後的成因在於這一建築地名稱前冠以的「特別」二字,可見當時政府對建設該地區的重視,同時也註定了該區域在規劃設計、環境打造和住宅建設等方面的與眾不同。
區別於一般城市居民區和商業區,八大關最初建設時即定位為 「甲種住宅區」,即兼具居住、避暑度假和休閑的高檔別墅區,在規劃理念上確立了先規劃後開發,以及「尊重自然、契合地景」的基本法則,盡量保留區域內的丘壑、水系,乃至一草一木,依據該區域的地理環境特徵展開道路體系的規劃建設,同時兼顧一種合理的園林布局,順應太平山山體和森林延伸,構築了一個叢林掩映的大園林環境。整體的綠意中,又注意個體的變化。每條路的行道樹各具特色,在山海關路,是法桐;居庸關路,是銀杏;在臨淮關路,是龍柏;在正陽關路,是紫薇……四季輪迴,花樹繽紛。同時,路路之間,順應地勢,開闢了大大小小數十處公共園林,形成一種自由的環境空間,產生了峰迴路轉、曲徑通幽的效果。
此地的「特別」還表現在那一棟棟別緻的建築和庭院。《青島市暫行建築規則》設專章對特別規定區域的建築標準作詳細規定,對建築面積、高度層數、房屋式樣、綠化、圍牆、屋檐、浴室、廁所、外部裝飾色彩、外觀設計等一一作出詳細規定:建築物面積不能超過基地面積的30%-40%;建築俱為獨立式低層住宅,一般不超過三層;同一條路上,不得建造同一式樣房屋;圍牆、須用花式鐵欄、木柵或磚石砌成空花;建築物,外部所用油漆,粉刷、瓦片、磚石等顏色必須協調統一;建築物每層均須裝設新式浴室、廁所;內外各部分裝飾設計須經工務局審核……近乎苛刻的規定成就了八大關「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譽。
「青島最美的地區」
八大關建築彙集了古希臘式、古羅馬式、拜占庭式、巴拉克式、洛可可式、新藝術、折中主義、田園風式等多種風格,多樣而又統一。據不完全統計,參與八大關建設的建築師來自諸多國家,他們帶來了海外的建築思想和實踐。八大關建築中也不乏中國建築師的傑作,花石樓、東海飯店等皆體現了中國建築師在融合多元文化、展現現代主義藝術的高深造詣。
除建築和園林外,八大關周邊還配備了休閑、遊樂設施。海水浴場、跑馬場、體育場、高爾夫球場、露天音樂台、度假賓館、遊艇碼頭、濱海公園、炮台公園等一應俱全,形成與高檔住宅配套的休閑中心和聯誼社區。作為高檔住宅區,八大關自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居住的,聚集的都是國內政要名流、工商巨子和寓居青島的外僑。例如,外交部部長王正廷、山東教育廳廳長何思源、財政廳廳長袁家普、燕京大學教務主任周鍾岐、上海俄喬報業大亨淶比池等名人紛紛在此置地建房,每年都來此消暑度假,形成社會高端人士的聚集地。
特別規定建築地架構了山、海、樹和建築完美的藝術結合,是統一而又協調的整體,成為不可複製的完美的城市範本和都市的 「桃源」。這片後來被稱為「八大關」的區域,不僅代表了青島別墅區風範,還與秦皇島北戴河、廬山牯嶺、廈門鼓浪嶼並稱中國四大別墅區,典型體現了近代以來在中國出現的西洋別墅區的歷史面貌,曾被梁思成讚譽為「青島最美的地區」。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