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2022年10月03日16:24:38 熱門 1347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最近,醫學界可以說是炸開了花兒。


因為 Science 揮舞起了打假的大鎚,在不久前發佈了一篇分量十足的報告。


鎚子砸向的呢,是兩位研究阿爾茨海默症( 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以下簡稱 AD的學者,分別名叫 Sylvain Lesné 和 Karen Ashe。


調查發現,他們 2006 年發表在 Nature 上的論文涉嫌造假。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當然啦,要是普通的學術造假,多半是濺不起多少水花的。


但這次重磅就重磅在,他們都是 AD 領域的大牛。


這麼說吧,Nature 就曾統計過,在全世界發表的近 6000 萬篇論文中,被引用次數達到 1000 以上的,只有 15000 篇不到。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這些論文在業內雖不全是開宗立派,但也大都是屬於威震八方這種級別的。


而他們涉嫌造假的那篇論文,因為在解答 AD 為啥會發病領域有開創性,已經被引用了 2300 多次。


毫不誇張地說,這篇論文是該領域的開山之作,是典中典。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很多媒體也都說,這次的論文造假要是真被石錘。


咱們人類關於 AD 的研究,可能被帶跑偏了 16 年。


從理論的地基開始就歪樓了,藥廠們幾百億的投資研究都得打水漂。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於是乎,差評君也聞着味兒,去查了些資料。


但卻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首先呢,差評君先給大夥們科普點兒關於 AD 的知識,方便更好地吃瓜。


其實,人們發現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已經一百多年了。


但是為啥會發病,科學家們一直都沒整明白。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直到上個世紀末,一個名叫 「 澱粉樣蛋白假說 」 的理論,流行了開來。


說是腦組織中一個名叫 A β寡聚物的玩意兒,是 AD 發病的罪魁禍首。


但具體是哪種 Aβ 寡聚物背鍋,大夥們還是不大明確。


直到 2006 年,咱們的主角 Sylvain Lesné 和 Karen Ashe 的論文出現,困局才有了些改觀。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論文里講,他們發現了 A β寡聚物大家族中,一個名叫 *56 的嫌疑犯。


而且它還通過些實驗手段,把 Aβ*56 分離了出來,注射到了其他的小老鼠身上。。。


結果那些小老鼠不少都迷糊了,出現了記憶力下降的情況。


好傢夥,這些可不就是石錘了?


因為這篇論文,不僅提高了 「 澱粉樣蛋白假說 」 的可靠度,還專門揪出來 AD 嫌疑之一的 Aβ*56 。


所以他們一文成名、獲獎無數,還成了這領域的奠基者之一。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而這次的學術造假風波,便是和 Aβ*56 相關。


因為一位大學教授便覺得,最近藥廠 Cassava 新研發的 AD 葯好像怪怪的。。。


一波做空仔也英雄所見略同,投資了這位大學教授,希望他繼續深挖。。。


最後追根溯源,發現了 2006 年那篇 「 奠基 」 文章,和他們之後的 9 篇論文里關於 Aβ*56 的圖像,可能都是 PS 的。


這篇開山之作的結論,也可能完全就是瞎掰的。。。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反正這消息一出,無論是圈內、還是圈外,都炸了。


因為整個 AD 藥物的市場規模,就有 6000 多億美元。。。


而且在這 16 年來,「 澱粉樣蛋白假說 」 已經成了主流的研究方向。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光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今年內在這個方向上的投資就有 108 億人民幣左右。


像是強生默沙東等等的醫藥界巨頭,也都在這個 「 澱粉樣蛋白假說 」 方向深耕了好久,花去了大幾十億美元。


不少媒體的報道,大都是這麼一個畫風:


「 理論的祖師爺都造假了,方向從開始就錯了。。。 」 「 學術圈最大丑聞! 」 「 阿爾茲海默症領域被顛覆!」 「 醫藥巨頭慘冤大頭,被騙 16 年!」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在這些標題的影響下,一時間,差評君也覺得這是一個顛覆了 AD 領域的驚天大瓜。


那麼多資金,還有研究人員的青春都白費了。


但,在差評君查了更多的資料之後才發現,事情好像並沒大夥們渲染的那麼嚴重。。。


其中根據公眾號 「 知識分子 」 的調查,就發現其實涉嫌造假的論文,只研究了 Aβ*56 這一種 Aβ 寡聚物。


嚴謹地說,要是最後論文真的石錘造假,那麼也只能證明 Aβ*56 的鍋存疑。


並不能證明整個 「 澱粉樣蛋白假說 」 都是錯的。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涉嫌造假的論文雖然被引用了兩千多次。


但是呢,由於論文里的實驗太難復現了,真正研究 Aβ*56 的大概只有三四十篇。


暴雷的雷聲聽起來是很大,似乎波及無數,雨點其實沒多少。


而且現在圈內都在研究 Aβ 40 和 Aβ 42,Aβ*56 暴雷就暴雷了唄,並沒多大的影響。


所以澱粉樣蛋白假說,依舊會是 AD 研究領域的主流理論。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當然啦,話又說回來,就算沒有這次的涉嫌學術造假事件。


對 AD 研究領域的質疑其實這些年來,也不少。


支持澱粉樣蛋白假說的科學家雖然多,但卻一直沒有啥真正有用的葯做出來。


無論是輝瑞,還是禮來,這些市值萬億的醫藥巨頭,在這方面的大型臨床試驗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就拿去年,渤健和衛材共同整的葯 Aduhelm 為例子,它就在美國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這葯也是基於 「 澱粉樣蛋白假說 」 研發的,可是並沒有多少的臨床實驗,能證明它真的有用。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 FDA( 食品藥品管理局 ),還是給這葯發了通行證,好讓它快速上市。


但每年五六萬美元的葯價,再加上不一定有藥效,是把病人當小白鼠。。。


在罵聲不斷之下,上市一年不到就終止了研究,連 CEO 都慘遭走人。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所以總得來講,「 澱粉樣蛋白假說 」 真的也還只是個假說。


只是支持這塊兒的科學家多一點,相關研究更多罷了。


其他像是 tau 蛋白假說、神經炎症假說等等的,也在不斷地深入被研究。


只不過至今為止,還是沒有被明確證明了的阿爾茲海默症致病機制。。。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最後差評君想說的是,目前 AD 藥物研發的現狀,依舊是失敗率高達 99.6%(癌症的藥物研究失敗率反而只有 81% ),被認為是藥物研發界 「 皇冠上的明珠 」。


雖說這次造假案的影響,可能多少被媒體們誇大了,但對本就沒多少好消息的 AD 領域來說,也算是雪上加霜了。


差評君也希望有一天,能聽到 AD 方面研究的好消息,而不是像這次一樣,被涉嫌造假的論文整出圈了。

誤導全球16年,百億經費全泡湯?這次論文造假,沒那麼誇張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