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嫌疑人在ATM機取款的視頻截圖
杭州今年已發生通訊與網絡詐騙案17634起
平均每天300多人上當受騙
今年9月初,快報85100000熱線接到蕭山張阿姨的悲傷來電,騙子的一通電話,讓她和老伴的畢生積蓄255萬元頃刻歸零。
今年8月24日下午,張阿姨的老伴、67歲的陳大伯在山東煙台度假時,接到一個電話,自稱移動公司工作人員。
對方說,你在上海的一部電話嚴重欠費。陳大伯說,我們不住上海,也根本沒有電話。對方說,你的身份很可能被犯罪分子冒用,建議馬上報案,還幫他把電話轉接到「上海警方」。
之後的套路,跟我們無數次報道過的同類騙局一樣,假冒上海公安的騙子告訴陳大伯,他因身份被冒用,現在捲入一起詐騙案,想洗清嫌疑,只有配合警方調查,否則就要上門抓捕。騙子讓陳大伯打開電腦,上了一個假的檢察院網站。看到自己的『逮捕令』和詳實的身份信息與照片,陳大伯信了他們。
騙子以民警的口吻,勒令陳大伯馬上從山東坐飛機回蕭山,還告訴他,你現在是在配合警方辦案,費用不用你來承擔,半夜回杭州的飛機還有落地後臨時住的賓館,我們都會幫你安排。這樣一來,陳大伯更加深信不疑。
第二天清早,陳大伯回到家門口,發現忘帶鑰匙。電話那頭的「民警」一聽,很生氣,命令他馬上打114,找鎖匠開鎖。
陳大伯完全被騙子控制住了,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對方也很陰險,從頭到尾沒提過轉賬,一直說公安做資產調查,輸銀行卡號、輸密碼,都是為了調查。陳大伯按他們吩咐去銀行辦了網銀和U盾,回到家插到電腦上,輸密碼前還反覆問他們,密碼這麼重要的東西能隨便輸嗎?對方馬上凶起來,說難道你還不相信公安機關?
直到張阿姨收到銀行短訊,才發現賬戶里的錢全被轉走,255萬,是老夫妻畢生的積蓄。
昨天上午,蕭山警方召開新聞通報會宣布,陳大伯被騙255萬一案的三名主要嫌疑人,已經抓獲。
「案發後,蕭山刑大立即組成專案組,在市局大力協助下,迅速展開偵查,很快查出陳先生的錢,分別在廣州、成都兩地有取款和轉賬記錄,最終都流向了境外。」辦案民警說。
掌握了這條線索,警方兵分兩路,第一時間趕去廣州和成都。
整整3個星期,民警們夜以繼日地調查走訪,頓頓只吃泡麵和盒飯快餐。經過大量數據分析,結合涉案銀行卡的取款記錄,總算找出兩個確切的嫌疑人:28歲的林某和29歲的黃某,兩人都是台灣台中人。
兩人都是狡兔三窟,在廣州、成都、上海都有落腳點,林某在上海出現得多,黃某多停留在廣州。專案組又開始在這兩個城市尋覓他們的確切位置。
「在廣東番禺警方配合下,9月下旬,我們鎖定了黃某的住處,是番禺區一處單身公寓。在他家樓下蹲守了3天,他現身了。」民警說。
發現黃某出現已是凌晨,他從外面回來,在家短暫停留後,進了附近一家足浴店。民警們一擁而入,在足浴店大廳把他按倒在地。
「細細查了黃某家裡,發現他平時騎一輛套牌摩托車,經調查是另一個台灣人童某出錢買的,這個童某也是台中人,住同一幢單身公寓。」
蕭山警方連夜把黃某押回杭州。10月1日,上海和廣州兩地接連傳來好消息,上海警方抓獲了行蹤詭秘的林某,廣州警方在白雲機場抓住了剛從台灣回到廣州的童某。
兩個嫌疑人在廣州的行蹤被警方監控
三人對其他團伙成員狀況大都保持沉默,零星的供述也價值不大(團伙成員之間全部以綽號相稱,互相不知對方底細),但對自己參與詐騙團伙、並直接牽扯進陳大伯一案的事實,都供認不諱。
經調查,三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在老家經濟條件不好。最年輕的林某,今年年初加入詐騙團伙,專門負責轉賬和取款,把騙來的贓款轉移到境外。年過五十的童某和黃某是老同學,先後入行,時間都不長。
林某交代,他們平時負責轉移贓款,轉移100塊提成2塊。團伙里分工明確,待遇也很好,除了提成,租房子、吃飯,總之一切費用都可以報銷……林某說,這大半年,他親自經手的詐騙贓款已有1000多萬人民幣,童某也有幾百萬。
林、童、黃三人因涉嫌詐騙已被蕭山警方刑拘。
昨天開完通報會,我給張阿姨去了電話,她說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
「事到如今,把這些騙子繩之以法,我們已經有一絲安慰了,錢財方面也沒法強求。我們兒子在上海發展還是蠻穩定的,我跟老公也都有退休工資,生活總還不至於出問題……」
張阿姨最憂心的,還是老伴陳大伯的精神狀態。
「他有抑鬱症病史,10年前經過治療,穩定了很多,但這次事情一出,他抑鬱症複發,精神上垮掉了,不管我跟兒子怎麼勸,他都沒法看得開。前兩天我們還去上海看過兒子,兒子帶我們出門玩,他從頭到尾面無表情……」
「希望時間能沖淡這一切吧。」張阿姨說。
據杭州警方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已受理通訊詐騙案件6005起,網絡詐騙案件11629起,合計17634起,涉案金額3.8億元。冒充公檢法的詐騙,佔了發案總數近三分之一,是發案數量最大、案值最高的一類通訊網絡詐騙。
警方再次鄭重提醒市民提高防騙意識,接到自稱公檢法的,以任何理由要求轉賬、匯款、索要賬號密碼的電話,都不聽不信,如有疑慮,隨時撥打110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