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逸楓
降准降息、人才落戶、購房補貼、稅費減免、限跌令、首付下降、三孩與農民買房、限購放鬆、棚改貨幣化、房票安置、一人購房全家幫等政策,城市救市衝擊波一波接着一波。
上一波13個(總共15個,上海、深圳未取消)城市全面取消二手房指導價制度之後,救市衝擊波一直未停止。
當前新一輪全面放開樓市限購潮來臨,正式打響救市高潮、三穩的信號。其意圖為樓市金九銀十創造機會,為房企自救創造條件,為樓市見底、觸底,復蘇回暖助力。
3月1日,鄭州針對性全放開限購、全市放開限售
4月1月,衢州全市放開限購、限售
4月2日,秦皇島全市放開限購、限售
4月4日,蘭州針對性全市放開限購、全市放開限售
4月29日,瀋陽全市放開限購、全市放開限售
5月23日,哈爾濱針對性放開限購
9月8日,寧波全市放開限購
9月14日,蘇州全市放開限購
9月15日,青島全市放開限購
筆者認為,經過上半年斷斷續續的擠牙膏式房地產政策調整之後,經濟、房地產、地方、財政已經扛不住了,終於打出底牌之一的取消限購大招。
這輪房地產收緊調控周期歷時5年,史上最長時間的調控。寬鬆周期五輪自2021年開始啟動,效果不佳,因為疫情,因為底牌大招很多沒有打出來,因為沒有打刺激。
筆者認為,樓市政策周期的邏輯是不變的,房地產是政策市,房價穩漲。房地產穩增長,穩財政,穩就業,穩市場。當經濟、市場、收入、就業下行,必救市。當房價、經濟、收入上行,必收緊。
筆者統計計算,截止2018年底,約90城出台限購、限貸政策,約60城限售政策、約35城限價限簽政策、約15城限離婚買房政策、8城限企業買房政策。
截止2021年,全國74個城市(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徐州,淮安,鎮江,泰州,南通,啟東,合肥,六安,蕪湖,武漢,襄陽,宜昌,孝感,鄂州,長沙,南昌,贛州,九江,濟南。
青島,菏澤,濱州,威海,臨沂,東營,聊城,德州,淄博,瀋陽,大連,丹東,鄭州,開封,石家莊,廊坊,保定,秦皇島,滄州,唐山,張家口,承德,北京,福州,廈門,泉州,寧德,三明,南寧,北海。
貴陽,太原,昆明,西雙版納,杭州,寧波,嘉興,重慶,成都,廣州,深圳,惠州,佛山,東莞,中山,珠海,哈爾濱,西安,長春)出台限購、限貸政策。
筆者認為,救市底牌除了取消限購、限售、限貸、限價、限簽、限企、限離、限跌令政策外,還有超過10項救市政策沒有打出,底牌會隨着市場的變化、節奏逐漸打出。
目前救市政策底牌已經打出第一張,意味着房地產政策寬鬆、力度不斷加大,未來將會持續的加加碼,直到樓市復蘇回暖,房價上漲,市場信心恢復。
筆者認為,房地產市場見底、觸底、復蘇、回暖的時間節點看,取決於政策寬鬆、力度、範圍的程度,疫情不反覆。其次是市場景氣、信心的100歸來。再次是危險房企的化解。最後是經濟的扭轉。
樂觀地看,房地產市場2023年一季度見底、觸底,二季度復蘇、回暖。保守地看,2023年二季度見底、觸底,三四季度復蘇、回暖。因此,房企做好心理準備,3個市場預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筆者認為,即使房地產市場實現L型的逆轉,房企不要盲目的擴大規模、擴大槓桿,避免再次陷入困境,因為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制沒有取消,房地產的金融、民生屬性依然存在。
未來房住不炒、長效機制、調控常態化、房企去槓桿化高周轉化高債務化、產品與服務的長期主義、市場結構化、城市更新化、租購併舉的八大房地產趨勢不變。
零門檻落戶來了,特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成為樓市一大亮點。9月14日,鄭州成為首個全國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特大城市,這是2022年全國首個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特大城市。
8月22日,央行貸款利息下降之後,9月15日,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發出公告,存款利息下調,這是雙向降息,促進消費復蘇。負利率依然沒有結束,面對人民幣貶值,買房才是首選。
經濟、房地產市場、土地收入下行壓力背景之下,各個城市限購政策已經失去原有的意義,被取消在預料之中,預計剩餘4個月一線城市會鬆綁限購政策,二三四線城市都會取消限購政策。
9月12日,筆者參加一個部門房地產專家視頻會議時提出,國家應該出手,托底房地產大盤,穩定經濟、房地產,避免行業收縮,影響經濟、財政收入、就業,影響57個相關產業。
化險房企危機,不能靠房企砸鍋賣鐵自救,已難救活,要大力調整三道紅線、貸款集中制,給險企輸血,保復工、保交樓,要出台示範性、全國性的政策。
房地產市場、土地市場、房企復工、交樓最大的困難,是缺錢,缺信心,導致投資、銷售持續下滑,復工、交樓非常困難,應該出台適度刺激、促進行業復蘇回暖計劃,已經是刻不容緩。
筆者同時提出房地產政策建議,除了一線城市限制政策放鬆之外,全部二三四五線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限貸、限售、限價、限簽、限企、限離婚;全部賣房免增值稅,新房二手房交易免減契稅、印花稅。
全面取消二手房20%的個人所得稅;全部的紓困民營房企在「會後」可以擔保發債、並且獲得銀行開發貸;建立險企專項借款、專項貸款、房地產基金,國家、地方政府與銀行托底,免息或者貼息。
降准、降息;建立全國2萬億元的商品房轉安置房、租賃房、共有產權房計劃;三道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制鬆綁;22城宅地出讓限制政策全部取消;房地產項目資本金比例下降5%。
事實證明,房地產再次賦予托底經濟穩增長、穩財政、穩就業的重任,房地產依然是支柱產業、基礎產業、先鋒產業、主導產業,這是不變的大趨勢,未來看好房地產業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