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宋神宗故去,宋哲宗繼位,新法一派依舊在朝中行使大權。可突然有一天舊法領袖司馬光卻出現在朝堂之上,這可是大宋朝堂十五年未露面的前代重臣。
他的回歸意味着什麼呢?而又是誰能將一位六十六歲的老人重新啟用呢?
」
這時一位宮中女性漸漸浮出水面,她就是當今皇帝的祖母,人稱「女中堯舜」——太皇太后高滔滔。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神宗、哲宗兩朝的太皇太后都竭力反對王安石,極力支持司馬光?年愈花甲幾近古稀之年的司馬光,又怎麼得到皇帝祖母級重要人物的青睞呢?
揭開這段公案,就要細數趙宋皇家的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代歷史了……
宋神宗即位時,尊宋仁宗的曹皇后(祖母級人物)為太皇太后,尊宋英宗的高皇后(自己的母親)為皇太后。
曹太皇太后性慈儉,種穀養蠶,善飛白書,堪稱傳奇女子。
高滔滔是曹皇后的侄女,從小陪伴在曹皇后身邊,後許配給英宗為妻,但英宗登基後五年就駕崩了,神宗繼位,積弊已久的北宋急需解決內政、經濟等問題。
神宗朝堂,有新舊陣容的兩大領軍人物——王安石與司馬光。宋神宗堅持任用王安石變法,但祖母曹太皇太后竭力反對新法,稱:「祖宗法度,不宜輕改。」主張罷王安石相。等到王安石熬到曹太皇太后故去後,沒想到她的侄女——皇太后高滔滔,依舊反對王安石及新法。因為曹太皇太后和侄女高太后都出身名門望族,代表着權貴勢力,自然很反對。
神宗執政八年駕崩,宋哲宗繼位,高太后升任為太皇太后了。按照宋神宗遺命,由太皇太后高滔滔輔佐年幼皇上,垂簾聽政。太皇太后雖是女性,但有着優秀的執政能力,她發現新法過於理想化,和現實存在差距,並且推行新法的很多人存在結黨營私、打擊異己的勾當,於是以此為借口,當即將新法全部廢除,這時舊黨領軍人物司馬光被重新啟用,回歸朝廷為宰相。
從此,新法一派被徹底摒出朝廷,司馬光及舊黨重新得到擢升重用。那麼,是不是說明,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太皇太后高滔滔是一個因循守舊,弄權營私,阻礙北宋發展的人呢?其實不然。
高滔滔為皇后時,她的弟弟高士林任內殿崇班很長時間,當時英宗想升內弟的官,高皇后謝絕:「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經是過分的恩典了,怎麼好援照前代推恩後族的慣例?」
高滔滔為太后時,兒子宋神宗幾次要為高氏家族修建豪華宅第,高滔滔都不答應,最後由朝廷賜空地,高氏出資建造房屋,沒動用國庫一文錢。
高滔滔為太皇太后時,高滔滔的兩個侄子(皇帝的舅舅輩人物)按資質都該升觀察使了,但高滔滔堅持不允。哲宗一再請求,才升了一級官職。
高滔滔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因而,哲宗時期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富足、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太皇太后高滔滔的賢德是分不開的。
《百家講壇》邀請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為您精彩講述系列節目《司馬光》第三部,描繪北宋政壇上諸多文臣軼事,敬請關注。
百家講壇
《司馬光》第三部
播出時間:1月12日-2月8日 12:00
監製/張廣義 主編/劉銘 黃麗君
編輯/田楚韻 於毅 諶知翼(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