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去過廣東的朋友們,一定會讓大家想到7-11遍地開花,客流不斷的場景!
很多人以為7-Eleven是一家日本公司,但其實早期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美國血統,後來才被日本企業收購了而已。
這的便利店背後有着神奇的故事,你知道嗎?
品牌故事
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國德州達拉斯誕生,由南大陸製冰公司公司創立,當時賣的花樣並不多,主要銷售冰塊牛奶雞蛋之類的商品。
最初這個店被稱為「圖騰店」,放在店鋪旁邊的圖騰柱成為便利店的標誌。由於店鋪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11點結束,1946年,南大陸製冰公司正式將店改名為7-Eleven,從而真正的揭開了便利店時代的序幕。
後面,由日本零售業經營者伊藤洋華堂於1974年引入日本,從1975年開始變更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它逐漸發展成了覆蓋全球的便利店代表,甚至有這麼一句話來形容 7-Eleven 的地位:「便利店行業只有兩個品牌,7-Eleven 和其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7-ELEVEn」的前面都是大寫字母,只有最後一個「n」是小寫的。
不說還好,一說是不是有彆扭了。
關於這個小寫的 n,民間流傳着不同的版本。
第一種說法來自日本的維基百科。說是在註冊時,美國的商標法中不允許數詞作為商標來註冊。所以為了規避法規,才做了修改。
第二種說法是,7-11表示早上7點到晚上11點,而小寫的「n」是為了提醒顧客eleven是晚上(night)。
第三種說法比較有意思,由於老闆Thompson的老婆覺得logo全都大寫有點刺眼,不如最後一個「n」小寫,讓整個商標看起來更優雅。哈哈哈,老闆娘都發話了,設計師必須得改啊!!
最後一個說法有點離譜了!此種設計的原因,在華人地區(尤其是台灣地區)的民間說法是因為風水的因素,大寫N的最後一划為往外,表示會將錢財散出去,而小寫n的結尾為往內,像個磁鐵,表示會吸引錢財進來。哈哈哈,這是迷信的日常了!
另外,7-ELEVEN的logo設計還有一個小心意,就是文字並沒有完全居中和對齊,其實這是為了獲得視覺上的平衡。
冷知識科普完畢,進入今天的主題!
品牌重塑
最近,設計師、藝術家Adhemas Batista在Behance上發佈了一套7-Eleven全新VI系統!
設計師考慮到7-Eleven的品牌定位、競爭調研,以及消費群體的分析,從而重塑了7-Eleven整體品牌的視覺形象。
新logo和空間進行了簡單的微調,採用了新的字體設計,保留了原有的三色條紋的品牌NDN,並強化了視覺記憶。
設計師從7-Eleven的歷史中汲取了視覺線索,重新調整了比例和視覺重心,使logo看上去更平衡。輔助圖形的表現上增加了現代感,使7-11能夠繼續保持其與文化的相關性。
VI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