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各個行業都受到了巨大影響,許多小中企業關門、停業,甚至破產,企業經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危機。然而,危機總是對立統一的,有危就有機。當別人都在恐慌時,機會和未來也在我們眼前緩緩展開。
經過這次疫情,人們原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需求變了,新的市場機會就會出現。這一陣,大叔和身邊一些做高管、老闆的朋友們交流總結出了,疫情之後6個可能爆發的賺錢行業,今天分享給大家。
01
疫情,醫療衛生行業催化劑
為了對抗疫情,現在生活必需的防護用品,需求量大大增加,體溫計、口罩、手酒精、空氣消毒機......都是不可或缺。甚至還出現了「三大件」新的內涵(口罩、消殺劑、體溫計)。
有需求就有商機,醫護用品不止現在,之後也將是一個大的缺口。
有個做口罩的朋友給大叔算了一筆賬:
2018年我國口罩總產能為45.4億隻,日產2000-2500萬隻。現在疫情時代之下呢?估算一下,全國14億人口,算11億人都宅在家裡不出門,就3億人每天外出一次,這每天就多了2億多的產量需求。
此外,疫情期間,為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避免聚集,保障安全就醫,各⼤互聯⽹醫療公司,也起到積極作用。
紛紛形成醫療閉環:疫情地圖、在線義診、遠程醫療、醫藥購買、科學闢謠。
京東健康,上線免費提供在線問診及心理疏導熱線服務;丁香醫生,上線疫情地圖及實時播報、推出免費義診;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上線在線義診服務、上線「防疫精靈」機械人,幫助企業進行疫情消息推送與防控......
同時,各家線上零售平台也有秩序地針對口罩等醫療用品、非處方葯等產品,展開了預約銷售、拼購、直播等多入口的銷售安排,及配送服務。比如:叮噹快葯、京東醫藥、阿里健康、蘇寧等。
本次疫情使得互聯網醫療行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是互聯網醫療爆發的「催化劑」。醫療行業將迎來歷史機遇期,正如2003年「非典」催生阿里巴巴淘寶網一樣。
02
疫情,給遊戲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疫情的爆發給實體經濟帶來挑戰,面對面的社交已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大家正在尋找新的線上娛樂、社交方式。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玩起了遊戲。
疫情剛出現的那年春節,宅在家的人數激增。
「王者榮耀」⼤年三⼗當⽇流⽔超20億,打破此前的單⽇、單⽉流⽔記錄;「和平精英」因為玩家過多崩潰;各種棋牌類、休閑類遊戲進⼊免費榜前⼗名;藏在微信中的微信小遊戲也再度回歸大眾視野,「跳一跳」遊戲衍生了各類版本;任天堂Switch系列銷售暴增,超過了任何視頻遊戲主機......
這些足以看出,疫情對遊戲發展的強力推動。目前看來,疫情還會持續下去,線下娛樂活動還將被限制,所以,遊戲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必然的,更有預測,2022 年電子遊戲市場的收入將達到 1960 億美元。
疫情,給遊戲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遊戲。
03
付費視頻行業,滿足需求才是王道
這幾年,線下電影院受到巨大打擊,在影院停工的日子裏,視頻平台又進入大眾的視野,承擔起了大家的精神支柱。
疫情初期,面對突如其來的「超長假」,⼈們對緩解精神壓⼒的內容需求量變大。長、短視頻都隨之爆發。
《囧媽》上線視頻平台,三天內,線上總播放量超6億,總觀影人次1.8億,更爆出了#愛奇藝崩了##韓劇TV崩了#、#B站直播崩了#、#⼩⽶電視崩了#等熱搜話題,引起熱議。電影《大贏家》在網絡平台上線後,三天內總播放量突破9800萬,總播放量超13.7億......
除了影視作品外,美食製作、宅家消遣方式等視頻內容話題,也是廣為傳播。
據統計,疫情初期,愛奇藝、騰訊視頻、抖音短視頻在視頻平台中火爆度排名前三。愛奇藝、優酷等付費會員數也有所增加。
可見,影視作品,要想贏得流量,不看你的內容是什麼,內容滿足當下觀眾的需求才是王道。
04
疫情流量,促進網紅經濟大爆發
還記得,剛有疫情的那段時間,大叔身邊的朋友刷短視頻的數量和頻率每天都以指數增長。
那年1月下旬,快手和抖音用戶5天內日均使用時長較節前增長近1億小時;近1個月,下載量分別超過了697萬、532萬,單日最高數值分別超47萬、28萬。
在巨大流量的帶動下,順勢爆發了許多網紅IP,老梁故事會、張同學、老羅、「4國特工」,以及近期爆紅的劉畊宏。
老羅的首場抖音直播當晚就賣出了 1.3 億的貨,劉畊宏因為上海疫情期堅持直播健身,3天漲粉1100萬,截止4月下旬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超1億,單場直播最高達4476萬觀看,創下抖音直播2022年最新紀錄。
這些人的出圈或多或少都離不開疫情、隔離、宅家等因素的推動。
但是,這些因素推動的不僅是娛樂互動性內容,還新增了很多疫情期間科普與服務性質內容、不同人群受疫情影響的故事,這些都贏得了很多流量,也讓大家產生共鳴。
比如現在很多國家官方新聞機構賬戶,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粉絲量破億;還有很多官方「代言人」,比如推廣國家反詐APP的老陳......
大家面對疫情的爆發與常態化,深陷巨大的不確定性中,普遍對權威信息有着強烈需求來保障自身的安全感。
未來,相信短視頻平台帶來的用戶增長,能給更多領域的「網紅」帶來更大成長空間。
05
轉型,離不開企業諮詢服務行業
面對疫情不確定的重大挑戰,我國企業正在努力追求創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以美的、華為、廣汽為代表的製造企業數字化程度穩定提升;房地產、家電等傳統家居產業,也整體告別了過去高速增長時代,加快科技化轉型。
所謂「疫情之後再無傳統企業」,傳統企業都在尋找線上化,數字化,互聯網的轉型機會,但是他們很難找到可以照搬的方法和體系。
這個時候,國內企業對管理諮詢的需求也就迅速增長,企業諮詢服務行業成了新的熱點。
比如,企業軟實力和抗風險領域,就將會產生企業文化服務、企業保險等新型服務品類;房地產企業,希望通過數據和智能的技術來讓投資研究更加的準確,能夠降低對於人的直覺和經驗的依賴;鋼鐵行業,希望將鋼鐵的配方過程能夠更多的與市場、銷售環節的信息連接起來,從而能夠產生更符合市場需求,利潤更高的產品。
這些都離不開企業諮詢服務行業的助力。
未來,國內企業諮詢服務行業的發展空間將十分廣闊。
06
線上辦公軟件行業,迎來高光時刻
現在,居家辦公儼然成為常態,同時,這讓遠程辦公⼯具迎來了⾼光時刻。
回顧疫情初期,當時全國上千萬家企業、近兩億人在家辦公。早上9點,釘釘視頻會議功能迎來歷史流量高峰,造成網絡出現短時限流;全國數百萬家企業使用企業微信線上辦公,早上會議功能訪問量激增,出現短暫限流。
下載量也是更直觀數據證明:
釘釘在 2020 年 2 月 10 號,日均下載量達到 593.9 萬;企業微信在 2020 年 2 月 3 號,日均下載量達到 184.62 萬;飛書在 2020 年 2 月 10 號,日均下載量達到 4.19 萬......
除了幫助企業遠程辦公外,遠程辦公工具還賦能於學校教育工作。
釘釘,不僅幫助 1000 萬企業提供高效的在家辦公指南,還與 20 個省份的 220 多個教育局進行合作,讓 20000所學校、1200萬學生通過釘釘實現在家上課。
疫情也加速國內的協同辦公軟件的發展,更多即時通訊⼯具、協同⽂檔⼯具、雲盤、在線會議⼯具......也將隨之爆發,每個應⽤背後都是⼀個巨⼤的市場。
其實,即便沒有這波特殊時期疫情的助推作用,隨着科技時代的不斷發展,線上辦公模式,也會以其他的形式出現,所以,這個行業在未來勢必是個趨勢。
最後想說
疫情給了我們足夠深刻的教訓,是時候做出改變。張瑞敏說過:「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積極擁抱世界的不確定性,讓企業具備「反脆弱能力」。
更不要白白浪費這場疫情,就像俄國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說的:「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如果我們受過的苦和罪,不能幫助我們成長,那我們真的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與你共勉。
作者簡介:Mr.K,頭條號「技術領導力」 作者,從一名普通程序員逆襲成為獨角獸公司技術高管。出版過多本暢銷書,做過多家大廠CTO。分享:行業趨勢、職場經驗、團隊管理、商業通識等話題。
關注我,看更多職場經驗、個人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