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是流感高發期,
有人說「流感不就是感冒」嗎?
不,流感真的會死人!

在上一個冬季,四川省人民醫院的ICU(重症監護)病房曾住進13位流感患者,儘管全力救治,卻只有3位患者被搶救回來。
其中一位47歲的患者,耗費百萬治療費,最後仍然不幸離世……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有一位醫生同樣是流感,5天痊癒。
一位患者花費百萬元,三周後去世
一位42歲汽修工,有咳嗽、發熱的癥狀,按照普通感冒的方法處理,癥狀未緩解,在當地的醫院救治了兩周,病情絲毫不見起色,呼吸困難,肺里全部是水……隨即用體外膜肺ECMO被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確診為流感,最後全身感染,雖經百般努力,仍然不幸離世。
另一位醫生及時應對,5天完全恢復
一位醫生下夜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發熱,自行服藥處理後,仍不見效,到醫院檢查,發現有低氧和淋巴細胞低,CT掃描發現右肺有白色斑片影,疑似流感。他立即口服抗病毒藥,休息,隔離,經過專業人員的指導和進一步檢查確診患有流感後,進行治療,3天癥狀好轉,5天就痊癒出院。
一死一活的區別在於「早期識別」!
醫生介紹,同一種病,兩位患者結局卻是一生一死,區別就在於是否掌握這四個字——【早期識別】。
「如果懂得預防,學會早期識別,結局完全可以不同。」醫生說。
當感冒後發現有呼吸困難加重、乾咳無痰、發燒>38.5℃,並且在感冒5天後癥狀仍然無緩解,一定要警惕了,這可能是流感。
這樣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病程5~7天,表現為咽部干癢或灼熱、打噴嚏、鼻塞、流涕,或僅有低熱、頭痛。不傳染。
•流感:持續高燒>38.5℃,咽痛、畏寒、頭痛、全身酸痛、劇烈咳嗽、呼吸困難。通過飛沫傳播。
區分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最終還要依靠醫院的病原學檢測。
醫生打敗流感的「五步防治法」
逝者已去不可追,生者當從悲劇中吸取教訓。患流感痊癒的這位醫生的「五步防治法」值得借鑒,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學會了,或許能自救或者救他人一命——
第一步:判斷感冒癥狀是不是越來越重;
第二步:醫院系統檢查,拍胸片或者CT、查血,採樣檢查來確診流感;
第三步:口服抗病毒藥,如達菲,具體用藥需諮詢醫生;
第四步:隔離患者,避免傳染。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幼兒及慢性病患者時。隔離時休息一周最好,增加自身抵抗力;
第五步:對症治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早點就診,警惕病毒性肺炎。
高危人群及時接種疫苗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簡而言之,流感最容易盯上的,就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們大體包括:
1. 65歲以上老年人;
2. 孕婦;
3. 嬰幼兒;
4. 需要口服激素藥物、移植病人;
5.慢性病患者,如慢阻肺患者、糖尿病患者和感染高危人群;
6. 特別肥胖的人群,特別是BMI≥40的肥胖人群。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建議高危人群提前注射流感疫苗進行預防。接種時間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北方地區接種最佳時間為每年10~12月份。
覺得有用,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