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檔綜藝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不管曾經有多火、收視率多高,都難逃「盛極而衰」的自然定律,《快樂大本營》如此,《天天向上》亦是這樣。
《快本》和《天天向上》曾是湖南衛視兩大長青王牌節目,更是內地綜藝圈當之無愧的標杆。
很遺憾《快本》於去年底宣布停播,被《你好星期六》所取代。
而《天天向上》的境遇也沒好到哪裡去,近幾年像踢皮球一樣屢次被調檔。
冬奧會期間,《天天向上》一度挪至周五晚十點檔。可惜好景不長,五一的時候又重新回到了周日。
沒想到還不到三個月,又被調整到了周四晚上十點。
對於綜藝節目來說,周五、周六晚間是黃金檔,周日也還過得去,周四則是炮灰時段,關注度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又一次遭遇調檔就夠慘了,誰曾想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季度的冠名商已於7月3日結束合作。
7月10日到7月17日這兩期,加上本周四播出的新一期,已經連續三期沒有冠名。
如此一來,只能跟隔壁的《你好星期六》一樣「裸奔」了,堪稱難兄難弟。
曾幾何時,《天天向上》不僅收視率高居同時段第一,冠名費用更是超過一點三億,創下當時綜藝節目最高價。
時移世易,如今不但收視率撲街屢屢刷新底線,還落得無人問津的境地。
《天天向上》之所以走向沒落,主要是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檔綜藝做了十幾年,網友們早已經失去了新鮮感,審美疲勞在所難免。而觀眾一旦流失,想要再吸引回來可就難了。畢竟現在不像十年前,可選擇的餘地太大了,沒有誰是不可取代的。
第二點是對綜藝的限制越來越嚴格,這些年來《天天向上》多次面臨整改,結果卻是越改越差。
過去節目形式偏娛樂性,現在推廣、宣教的意味似乎更濃,最新兩期又「炒冷飯」做起了「美食季」。
大家追綜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喜歡的明星。
《你好星期六》至少時不時還請一些流量明星和當紅藝人助陣,反觀《天天向上》,只有「兄弟團」在自說自話,嘉賓絕大多數都是素人。
特別是王一博離開「天天兄弟」之後,又流失了一大票年輕觀眾。
回顧一下昔日的「天天兄弟」,令人唏噓不已。多年來人員幾經更替,人數是越來越少,更有甚者惹上醜聞被迫退出。
為了補充新鮮血液,《天天向上》設立了「好好學習團」,但是效果並不好。
五月份舉行的「芒果招商會」上,全新的「New-Tro兄弟團」首次集體亮相,八位成員為汪涵、胡海泉、沙寶亮、潘粵明、齊思鈞、張顏齊、吳澤林,以及丁真。
八個人已經合作好幾期了,新成員的表現讓人有些失望,沒有一個能像大張偉那樣輕鬆接住汪涵拋出的梗,冷場的狀況時有發生。
對於《天天向上》目前的窘況,網友主要持兩種意見。
一部分人覺得要堅持做下去,不能像《快本》一樣停播。
另一部人則認為不破不立,與其苟延殘喘,不如推倒重來,只要汪涵在總歸能東山再起。
收視持續低迷、拉不到廣告、被台里放棄,《天天向上》確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要想「起死回生」,真的需要一次徹底改頭換面的大動作,否則恐重蹈《快本》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