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聯儲的日子並不好過。
特朗普不止一次在深夜裡「催」美聯儲降息。如果對手不「遵旨」,還會奉上「敵人」的標籤。但自從特朗普離任後,美聯儲與白宮似乎逐漸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但有經濟學家警告稱,這種融洽的合作下醞釀著另一種風險。
2月27日,美國眾議院以219票對212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總統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並將其上交給參議院。該計劃包括直接經濟援助和針對新冠疫苗和檢測的財政援助。若這項計劃最終通過,很多美國人將直接收到1400美元的支票。
這項外界視為「大水漫灌」的延續政策引起了通脹預期。一些經濟學家警告稱,由於新冠疫情期間許多美國人積累了一筆儲蓄,社會解封后反彈的需求可能會推高消費價格。而美聯儲官員卻傾向於「下注」地相信這種物價上漲是一次性的,而非持續性的。

(圖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圖/Reuters)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上周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說,目前「無需憂心通脹」,因為美國就業市場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曾任美聯儲主席、現任財政部長的耶倫也表示,希望國會議員們「着眼於大格局」才有助於經濟恢復。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聯儲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其成員的任期為14年,比任何一位總統的任期都長,並且獨立於白宮運作,其法定使命是穩定物價和保證民眾充分就業。自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沃爾克擔任主席時期起,遏制通脹就成了美聯儲制定經濟政策的基石。
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總統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總是「針鋒相對」。特朗普曾多次深夜發推要求美聯儲降息,以增加經濟流動性,而扛住了來自特朗普的壓力的鮑威爾卻因此被稱為「敵人」。《華盛頓郵報》指出,由於現在鮑威爾深得拜登政府信任,他在評價經濟刺激方案時越來越小心,也越來越少公開表態呼籲財政援助,與特朗普時期截然相反。
與此同時,鮑威爾多次公開談及增加政府開支,並提供經濟學基礎:2月初,鮑威爾表示,今年美國的物價會有上行壓力,但「預期規模不會很大,也不會持續」;上周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說,一次性的財政支出突增並不會改變引發通脹的動力。
而鮑威爾的話多次被拜登內閣官員和民主黨人引用,為經濟刺激政策「背書」。
俄勒岡大學微觀經濟顧問中心的經濟學家杜伊則認為,鮑威爾與耶倫等財政部官員的「一唱一和」是有意為之,目的是為了把美國經濟「送上天」。

(圖說:美國總統拜登(左)和財政部長耶倫。圖/AP)
《華盛頓郵報》指出,若耶倫和鮑威爾的預期正確,美國經濟將進入「金髮女孩時期」——意味着高增長、低失業率、低通脹、低利率,是經濟周期中最美好、最溫和的時期;但如果判斷失誤,美國經濟或進入通脹、高利率和高負債的循環。
上周,由於市場預期經濟將在幾個月內迅速復蘇,美債收益和利率迅猛拉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收於1.41%,今年迄今累計上漲55%,處於52周高點附近。但華爾街擔心,債券收益率是通貨膨脹造成的,而非與經濟復蘇有關的暫時需求激增。
高盛近日預計,美國經濟增長率今年或達到7%,是里根時期以來最高的增速。由於美國經濟過去20年來一直處於低速增長中,今年的「密集增長」被視為突破經濟增速的絕佳時機,但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桑默斯此前警告稱,若經濟復蘇過熱,或開啟一輪新的衰退。
桑默斯是反對「大放水」式經濟刺激計劃的經濟學家之一。他與同僚們經常引用的一份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的報告指出,經濟刺激計劃或將使美國經濟達到發展預期,但一旦計划走偏,會導致四十年未經歷的通貨膨脹。通脹會迫使美聯儲加息,遏制經濟復蘇的速度,還將增加償還不斷增長的國債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