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就不是什麼灰姑娘,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所謂的形象所累」。1995年11月,文雅麗嫁給小5歲丹麥王子,被媒體稱為「亞洲版灰姑娘」時,她如是回應。
文雅麗的一生堪稱傳奇,亦無法複製。
儘管出生平民,但她極其優秀,精通中、英、法、日、德五國語言,輾轉去過奧地利、日本、英國等進修學習,畢業後成功進入花旗銀行,3年後進入GT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任職,短短4年,她便晉陞副總裁,妥妥的女強人。
而31歲嫁王子,她又成歐洲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平民王妃,10年後王子出軌,她決絕離婚,「婚姻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一旦因為對方的問題,婚姻失去了自身的美好,不管對方的身份如何顯赫,對我來說他只不過是一個犯了錯誤的普通人。」
童話破碎又如何?42歲時文雅麗再嫁比自己小15歲的攝影師,8年後再次分開,她用一生證明了「一個男人在我生命中是錦上添花,而不是』不可或缺』」!
童話
「我從小就愛嘗試不同的事情。累不累?我情願累,也不願無所事事。」文雅麗的自控註定了她一生的不平凡。
1964年,文雅麗出生在中國香港平民家庭,父親是中英混血兒,母親是有着波蘭和奧地利血統的法國人,家中姐妹三人,她是長姐。
彼時,香港極度缺乏自然資源,文雅麗的童年生活過得很是捉襟見肘,「小時候香港缺水,每四天才能洗一次衣服和尿布」。
不過,即使生活條件艱苦,父母卻極其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寧可省吃儉用,也要保證孩子得到最基礎的教育。
而文雅麗也不負眾望,自小成績優異,1983年還拿下獎學金,遠赴維也納攻讀國際貿易,此後又先後去往日本和英國進修,自此還精通英,法,日,德四國語言,是真正「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女子」。
畢業後,文雅麗在花旗銀行任職證券經紀人,後跳槽到GT管理有限公司主管銷售及市場,30歲時,她已成為公司副總裁。
命運的轉折再次開啟。1994年,丹麥二王子阿基姆因公務來到香港,在一次酒會上,他和文雅麗相識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王子的眼中,文雅麗既有着東方女人獨有的典雅,又有西方的自信與活力,王子瞬間為她沉淪,無法自拔。
於是王子對文雅麗展開了瘋狂追求,每天按時按點接送她上下班,有時候還上門拜訪文雅麗的父母,空閑時幫文雅麗照顧愛犬,兩人一起散步遛狗,兩人自然而然的相愛。
其實,彼時的文雅麗並不知道阿基姆的王子身份,以為他只是商人。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五個月後,王子表明身份並決定向文雅麗正式求婚。
可文雅麗比王子大5歲,又無高貴的血統和顯赫的家世,皇室自然強烈反對兩人的婚事。
但王子一再對瑪格麗特女王軟磨硬泡,並且信誓旦旦地說:「我這輩子非文雅麗不娶,其他的女人我都不會看一眼!」
女王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而文雅麗優雅的氣質和淵博的才華也讓她讚賞有加,於是她半推半就地同意了這門婚事。
1995年11月18日,他們的婚禮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如期舉行,在當地四萬多人以及歐洲王室的見證之下,文雅麗成為了歐洲歷史上首位華裔平民王妃。
平民女子嫁王子,這分明是童話里才會出現的故事,於是媒體紛紛稱文雅麗「灰姑娘」,但她從不認為自己是灰姑娘,更不因此自卑。
婚前,她便與約阿希姆王子立下約定,「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婚姻出現了,無可挽回的危機,我們就會分手吧。與其同床異夢,不如一刀兩斷,讓各自都有權利開始新的生活」,還願主動放棄王子一般財產。
哪成想竟一語成箴!
不做王妃
「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王妃的含義,我不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一整個丹麥國,我要為國家負自己的責任」。
原來婚禮當天,瑪格麗特女王嚴肅地對文雅麗表示:「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丹麥人了。」而王妃這個頭銜不僅是榮譽,背後還有責任和義務。
其時,文雅麗暗自下定了決心:「身為王妃,我不能讓國民失望,絕對不能。」
文雅麗不負厚愛,適應力驚人,據路透社新聞報道,她僅用幾百個小時就掌握了丹麥語,並且能夠熟練應付各種採訪。
她一改往日丹麥王族的高冷作風,以親民的形象獲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還積极參与當地的公益事業,先後擔任了丹麥紅十字青年團、丹麥視障人士協會、動物基金會、丹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21個公益組織的監託人,成為歐洲所有王妃積極效仿的楷模和教科書。
瑪格麗特女王對文雅麗非常滿意,她甚至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自己的長子好好學習一下弟弟挑選妻子的眼光。
可在文雅麗完美融入丹麥王室和人民時,她與王子卻漸漸生出嫌隙。
或許是沒有王位繼承的壓力,每當文雅麗忙與外交,公益等公共活動時,王子卻在與其他女子夜夜笙歌。
他經常去參加派對,被拍到和其他女人勾肩搭背去夜店喝酒,夜不歸宿,甚至還有謠言傳他有固定的性伴侶而且不止一個,被媒體戲稱為「派對王子」。
作為妻子,文雅麗一度十分痛苦,她曾經勸說年輕的王子殿下,希望他私生活檢點一些,平時多花一點時間在治國和處理對外關係上面,但是王子畢竟年輕、喜歡玩,根本就把文雅麗的良言當作耳旁風。
在反覆勸說無果之後,文雅麗果斷決定:離婚,放棄一切皇室特權與尊貴地位。
丹麥王室覺得虧欠於她,仍保留了她的王妃頭銜,丹麥人民也一邊倒地站在她這邊,但一場令無數人羨慕的王室婚姻就這樣結束了,難免令人唏噓。
眾人不免對文雅麗的遭遇表示同情,她卻用自己的行為向世人展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不是所有的童話故事都必須快樂,但沒關係,生活在繼續!」
此時的文雅麗40歲,雖然恢復了單身生活,卻仍在積极參与社會活動,在2008年,一個爆炸性新聞震驚世人,文雅麗再遇真愛,嫁給和她相差15歲的丹麥王室御用攝影師馬丁。
在婚禮上,丹麥王室通過社交媒體對她表示祝福,前夫王子和兩個孩子還給她準備了禮物。
再婚後,文雅麗一度過得非常幸福,雖然馬丁只是繼父,卻對文雅麗的兩個兒子視如己出,經常被人拍到接送兩個小王子上下學。
夫妻兩人在工作之餘,經常帶着兩個孩子,一家四口外出遊玩,一家人其樂融融,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然而8年後,兩個人的婚姻還是走到了盡頭,被詢問離婚的理由,文雅麗給出的理由相當彪悍,「我們價值觀不一樣,在一起已經不說話了,我認為這不是我追求的人生和愛情,寧願單身。」
對待愛情和婚姻,文雅麗看得很開,適合就在一起,不適合就各奔東西,無論是金錢,權力,甚至是觀念都無法阻止她活成自己的女王。
「結婚也好,離婚也好,都是自己的人生,而自己人生的這艘船,舵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你可以自己做決定,而不再詢問別人的意見。」
結尾
如今,文雅麗已經51歲了,她積極從事着慈善事業的同時,還開始從商。
而文雅麗此前接受訪談又一次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里,相比於那些嫁入王室的問題,她更願意去談一些如何掌握自己命運的話題。
「我用三個詞定義自己:好奇,世界公民,母親。好奇使得我內心開放,是智慧也是勇氣;世界公民是對自己的定位,不以國籍約束自己;母親是我的職責,力量源泉。」
她的故事還在延續,她依然自信,依然相信愛情,依然有責任心,熱衷公益……她活成了自己的女王。
正如楊瀾所說:「最好的女人,不是明艷動人,也不是雍容華貴,而是一種經歷過人生起伏之後的淡定,一種閱盡世事後的恬然,不要害怕悲傷,因為一切的傷痛,都會讓你變得更好,心裏的傷疤,是女人知道如何更好地做自己的指向標。」
#文雅麗#、#丹麥王妃#、#離婚#
作者:炸胡牌
責編:z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