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哥哥要給春玲披麻戴孝!把她好好葬到咱們申家的祖墳里!」
1998年8月,嘉祥縣的采血站,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少女身影。
她瘦得皮包骨頭,看上去只有十來歲,但卻再三表示自己已經成年了,抽血的護士有些無奈,象徵性地抽了一點血,就把營養費遞給了她。
申春玲感激地對護士道了謝,便捏着幾百塊錢離開了,走出采血站,走向不遠處的郵局,但這時她還不知道,死亡的陰影正向她靠近。
在烈日的照射下,因為抽血暈乎乎的春玲感覺視線有些模糊,但看着馬路對面的郵局,她還是露出了期待的微笑。
「碰」的一聲,馬路兩邊的行人都尖叫起來,精神恍惚的春玲沒能躲開一輛載着鋼筋的大貨車,倒在了車輪之下,瞬間就沒了呼吸。
這個只有16歲的女孩,就這樣結束了短暫又充滿磨難的一生,而很快同情她的人們發現,她賣血的錢竟然是為了給四個哥哥,這下大家都將矛頭對準了這家人。
記者們也紛紛趕去調查,很快觸目驚心的真相出現了,網友們都為這個傻姑娘淚流不止。
那麼,16歲的春玲到底為什麼要賣血給哥哥們錢?她的父母是不是真得對她毫不在意呢?
挑起家庭重擔的少女
「春玲,你去找你媽吧,別讓這個家拖累你了......」
申樹平忍住心中的不舍,他看着坐在板凳上瘦瘦小小的女兒,無比痛恨沒用的自己。
春玲收起手裡的信,上來給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繼父蓋好了被子:「爸,你別再這樣說了,我是不會離開這個家的,想吃什麼,我現在去做飯!」
申樹平看着一臉倔強的女兒沒有再勸,只能把所有的愧疚埋在心裏,而春玲走出屋子,終於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她當然也想自己的媽媽,但是心中更放不下的還是這一大家子。
此時只有13歲的她已經成了家中的頂樑柱,等照顧着爸爸和爺爺奶奶吃了飯,她便頂着烈日下了地。
望着家裡的五畝小麥地,春玲心裏是滿滿的期待,只要把這些麥子賣了,家裡就有了糧食,哥哥們的學費說不定也能湊出來了。
連着好幾天,春玲都泡在麥田裡,可小小的她獨自一人即便每天幹上十幾個小時,卻還是趕不完的活。
眼看錯過了時間,就要影響麥子的收成,春玲急得坐在地里哭了起來,旁邊的村民們聽見連忙趕了過來。
在明白情況之後,大家也是忍不住嘆息,申家真是苦得很,現在只能靠一個小女孩,她自己哪裡能行呢?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好心的村民們便一起幫春玲收割麥子,在大家的幫助下,總算把幾畝地的活幹完了。
看着眼前一張張淳樸的面孔,春玲不知道該如何感謝,她想給大家鞠躬,但卻被人拉住了:「你也不容易,別客氣了,快回去歇歇吧。」
春玲心裏暖呼呼的,但她沒想到,更大的好事降臨了,二哥在高考中超常發揮,一舉考上了同濟大學!
二哥激動地抱着妹妹,喊道:「春玲,等哥哥上了大學,以後就能賺大錢給你花,你再也不用這麼累了!」
家裡人也都樂壞了,連身體不好的申樹平氣色也好了起來,這個家似乎終於要時來運轉了。
不過可惜的是,參加高考的三哥卻名落孫山,他故作堅強地說:「沒事,以後正好我在家和春玲一起幹活,家裡也輕鬆一些。」
但春玲卻板起了臉,她早就看出三哥的不甘心,便嚴肅地勸他:「三哥,你還是復讀吧,這是大事,不然之前的辛苦才是白費呢。」
她明白哥哥的顧慮,一方面是心疼自己,一方面是擔心復讀的費用,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春玲決定自己來想辦法。
二哥的學費和三哥的復讀費加起來要3000塊,而這個家甚至幾百塊都拿不出,而在90年代,也很少能找到臨時的工作能賺這麼大一筆錢。
這時,春玲聽說有人靠賣血能換來一些營養費,她便瞞着家裡人來到了采血站。
醫生看着這個瘦小的姑娘,十分懷疑她是否成年了,但春玲卻謊報了年齡,堅持要賣血。
儘管如此,醫生也不敢多抽,只是抽了200毫升,然後給了她400塊營養費,讓她回家好好休息。
捏着這筆錢,春玲激動不已,如果多賣幾次血,豈不是就能湊夠錢了,因此雖然她有些虛弱,隔了一天還是又跑到了采血站。
醫生對這個賣血的小姑娘印象很深刻,更何況這間隔時間也太短了,於是他堅決不同意:「小姑娘,這麼短的時間是不能賣兩次血的,最少也要等3個月。」
春玲一聽這話就急了,她不知道不賣血還能去哪賺錢,於是撲通一聲就給醫生跪下了。
「醫生求求你讓我抽血吧,我沒事的,如果沒有這些錢,我哥哥上學的錢都沒有了......」
聽着女孩的哭訴,醫生也十分不忍,但他還是不能拿人的性命當兒戲,於是他象徵性地給春玲抽了50毫升的血,然後自己拿了700塊錢給了她,並告訴她真得不能再來了。
春玲明白,這是好心的醫生在幫助自己,於是她給對方磕了幾個頭,發誓以後有錢了一定要報答他。
等到晚上回到家,春玲拿出了這一千多塊的營養費,家裡人都驚呆了,當他們得知這是賣血換來的錢時,忍不住罵了起來。
「怎麼也輪不到你賣血賺錢!下次再敢去就打斷你的腿!」
春玲明白家裡人這是在心疼自己,她笑了起來,只要能讓哥哥們上學,自己的身體早晚會養回來的。
但這些錢還是不夠,為了不讓孫女再干傻事,爺爺奶奶也狠下心,把準備用來打棺材的樹給賣掉了。
就這樣,一家人終於湊夠了學費,二哥和三哥都離開家,踏上了求學之路,此時的他們儘管心中擔憂,但也認為,等自己學成歸來,就是一家人過好日子的時候。
但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他們想要報答的妹妹春玲在嘗盡了生活的苦之後,卻沒來得及品嘗一絲甜。
在春玲意外身亡的噩耗傳到幾個哥哥耳中時,他們都嚎啕大哭,連夜往家裡趕,這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他們虧欠了太多太多......
賣血背後的感人親情
也許在看春玲賣血的行為時,大家會很氣憤,為什麼她這麼傻,要如此無私地為這個家奉獻呢?他們甚至都沒有血緣關係啊!
這就要從春玲隨着改嫁的母親來到這個家說起,1982年,春玲出生在一戶姓王的人家裡,雖是長女,但父親卻不怎麼疼愛她。
尤其是等到弟弟出生之後,重男輕女的王家人就更是忽略了春玲,只有母親會照顧着她。
這樣的生活持續到春玲12歲就夏然而止,1994年6月,因為過度勞累,父親突然離世了,而後不久,為了養活兩個孩子,她的母親選擇改嫁到嘉祥縣的後申庄。
來到新家庭的春玲非常敏感,過早懂事的她明白,自己是個「拖油瓶」,而且還是大家不喜歡的女孩,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幹活才行。
但事實卻與她想像的完全不一樣,繼父申樹平原本有四個兒子,卻沒有女兒,對她是格外的疼愛。
這個性格老實又憨厚的男人把春玲當成了親生女兒,雖然家裡也不富裕,但還是堅持送春玲上學,還日日接送,期待她也能成才。
這在當時的農村來說是多麼難得啊,對一直不被重視的春玲來說也是格外溫暖。她不想辜負這份期待,從此不僅在班裡努力學習,還幫家裡做着各種家務。
而幾個哥哥也是很喜歡這個貼心的妹妹,正在上學的他們每次回家,都會帶一些小禮物送給她,一家人其樂融融,春玲過着12年來最開心的日子。
但好景不長,不幸再次降臨了,1995年,原本是一名木匠的申樹平在外做工時,不小心從高處摔了下來,半身癱瘓了。
這個家的收入原本就基本靠着申樹平,現在不僅沒了收入,後期的醫藥費也是個大問題。
於是幾個哥哥商量着,要有一個人放棄學業,來照顧家裡,因為大哥在外面上大學,所以二哥就率先開口:「我退學吧,反正大哥畢業就有出息了,我留在家裡剛好。」
但申樹平卻堅決不同意,二兒子學習一向優異,又已經到了高三,怎麼能前功盡棄的。
老三和老四也是連連勸說,搶着表示還是自己留下,但申樹平卻已經有了死意,自己反正已經沒幾年好活了,幹嘛拖累孩子們。
但這時春玲卻站了出來:「哥哥們,還是我退學吧,你們要給家裡爭臉面,我本來就是個女孩子,沒到咱家的話也壓根上不了學。」
她心裏想得很清楚,如果沒有來到申家,根本就沒人送自己上學,現在也是時候報答家人了。
在春玲的堅持下,最終大家同意了這個辦法,她就此輟學,開始照顧一家老小,在田地和家裡忙碌不停。
但沒過多久,一個打擊又來了,母親在這樣的日子裏看不到希望,也不想自己和孩子如此辛苦,便提出要離開。
申樹平並沒有阻止的意思,而是沉默着答應了,但春玲卻不願意跟母親離開。
「媽,如果你真想走,就帶着弟弟走吧,但我要留下來,人不能忘恩負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小的她十分堅定,最終母親也沒有辦法,只能帶著兒子離開了,看着母親離開的身影,春玲狠狠地哭了一場,便收拾好心情,從此獨自撐起了這個家。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申家人和春玲的感情更加深厚,這才讓她做出賣血換錢的事情。
但這樣的感情,在春玲去世後,變成了申家幾口人無法忘記的傷痛......
感人的下葬儀式
前面說過,春玲曾經賣過兩次血,家人也罵過她不許再這樣做,本來她也確實沒了這個想法。
但田地的收成難以把控,嘗試過種棉花、種蘋果的她都沒賺到什麼錢,家裡也一直過得很窘迫。
1996年,四哥退學選擇了參軍,減輕了一些家裡的負擔,繼父的身體也在慢慢好轉,大哥考上了研究生,二哥三哥也學業十分順利,春玲覺得生活終於要好起來了。
但1998年春節過後,先是奶奶過世,隨後四哥也因為考軍校的費用愁眉不展,春玲便又動了賣血的想法。
她再一次來到采血站,賣掉了300毫升的血,換來了600塊錢,但身體瘦弱、長期營養不良的她這次扛不住了。
走在路上就開始感覺暈乎乎的,最終在去往郵局寄錢的路上,悲劇發生了......
而外地的幾個哥哥得知消息後,都悲痛欲絕,他們總以為馬上就能讓妹妹和家人過上好日子了,但命運卻是如此無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個哥哥從外地連夜趕了回來,大哥實在無法回來,只能哭着給妹妹寫了悼詞。
1998年8月24日,春玲的葬禮在村裡舉行,三個哥哥披麻戴孝,跪在墳墓前不願起身。他們腦海中是父親的哭訴:「你們要給春玲披麻戴孝,要把她好好送進咱們的祖墳里。」
我們都知道,一般只有為長輩才能披麻戴孝,對小輩是不能穿孝衣的,但申家人卻堅持要這麼做,只有這樣,心中的悔恨似乎才能少一些。
而且在當地,是不允許未成年人舉行葬禮的,而春玲這樣的「外家人」也沒有葬入祖墳的規矩。
但申家人苦苦哀求,而村民們也早已對朝夕相處的春玲有了感情,因此不僅同意了這件事,還都自願戴上黑紗,來送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一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事件被報道了出去,申春玲這個名字,讓許多人為之落淚,而發生在她和家人之間的故事,大家也是褒貶不一。
但不管如何,沒有人會不敬佩這個至純至孝的女孩,大家也都深深地懷念着她......
結語
如今,幾個哥哥也早已成家立業,但逝去的小春玲卻是他們心中永遠不敢提起的傷痛。
面對很多網友的指責和懷疑,他們也無法為自己辯解,只能期望如果有來世,可以彌補這些遺憾。
最後想說,如果我們身邊也有無私奉獻的人,比如父母,那我們不要去忽略這份付出,不要總想着之後再去報答,最好的行動時間永遠是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