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花是一名16歲女孩,來自四川大涼山。為了圓自己的老師夢,在志願者的幫助下,獨自來到離家2000餘公里的安徽阜陽求學。吉花說,她學習的費用都是阜陽一些沒有見過面的志願者給捐的,為了表示感謝,在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她用了2個多小時寫了一封感謝信。「後期,我會勤工儉學,邊學習,邊打工掙學費。等我畢業了,打算返回家鄉做一名老師,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吉花全名叫爾石吉花,是一名少數民族女孩。問起她遠離家鄉來到阜陽求學的經歷,她說,都是素不相識的志願者叔叔阿姨在默默地幫助着她。「我家在大涼山的山裡,交通不方便,經濟條件差。在我小的時候,就想當一名老師,幫助家鄉的孩子們提高文化水平,用知識來改變家鄉,改變命運。」
去年,吉花在當地學校上九年級,因為家裡條件差,父母打算等她初中畢業後回家務農。吉花說,在知道自己面臨著不能繼續讀書的處境時,內心非常難受,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命運。「我想走出大山,去外面實現自己的夢想。剛好在上學的時候,我認識了到我們家鄉支教的阜陽志願者王廣建老師。於是,就把自己想繼續求學的想法偷偷告訴了王老師。後來,在王老師和其他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今天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自己的求學夢。」
8月31日,在志願者邴師傅的陪同下,吉花帶着行李來到了阜陽一所中專學校辦理報名入學手續。吉花說,從她老家到阜陽要轉三次,先是要坐2個半小時的小車出山,再換乘10多個小時的大巴,然後再坐了2個多小時的飛機。「我今天特別開心、高興!因為昨天晚上要給幫我的叔叔阿姨寫感謝信,差不多快到凌晨1點才睡覺;今天要到學校報名,在早晨4點左右就起床了,比往常早了一個多小時。我現在特別期待趕緊辦完入學手續,這樣離自己的夢想就更近了一步。「
由於是第一次外出學習,在報名的時候,吉花出現了報名手續沒有帶齊、費用不夠和找不到自己宿舍等突發的情況,十分着急。「我身上只帶了500塊錢,報名老師說,還差200。「在報名台前,吉花說完報名遇到的意外時,面露難色。不知是因為內心着急,還是天氣太熱,此時,她稚嫩的臉上布滿了黃豆般大小的汗珠。
當幫助她的志願者得知她遇到的困境時,在安慰她不要着急的同時,通過網絡轉賬的方式直接把700塊錢的食宿費轉了過來。在聽到報名老師說」已經辦理好了入學手續「時,吉花激動地雙眼閃出了淚花。她說,從長這麼大,就是父母也沒有對她這麼貼心關心過。
在宿舍里放好行李後,吉花從隨身帶的包里拿出了自己手寫的感謝信,雙手捧着彎腰遞給了幫她拿着行李,陪她報名的邴師傅。感謝信的開頭寫着:尊敬的叔叔阿姨你們好!吉花說,她一個人來到這所陌生的城市求學,是因為有很多和王老師一樣的愛心人在幫助,才使她實現自己的老師夢想。在這些幫助她的人中,有的根本就沒有見過面。所以,她也不知道該把這封信交給誰,現在只能交給邴師傅,幫她轉達對這些好心人的一片謝意!
問到將來的打算時,吉花說,前期的學習費用都是阜陽的愛心人士幫她解決的,她準備正常學習後,會勤工儉學,邊學習,邊打工掙學費。」我一定會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爭取早日完成學業,以優異成績來回報關心和幫助我的叔叔阿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