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2月5日上午,遂寧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遂寧要加強智慧文旅等基礎配套設施,促進「文化+」「旅遊+」多業態融合,加大重大文旅品牌創建力度。
長期關注文旅產業發展的遂寧市人大代表騰雲建議,對全市範圍三線建設文化資源進行普查梳理和價值評估,將有基礎的遺址打造為紅色旅遊文創小鎮,以旅遊效益促進紅色文化保護、發展、傳播,同時可帶動周邊地區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振興,形成遂寧新的文化名牌和文旅消費熱點。
三線建設時期,當時隸屬綿陽地區管轄的川中地區蓬溪、射洪、遂寧三縣成立了支援重點建設辦公室,遂寧、蓬溪主要進行以石油天然為主導的能源建設,射洪則是興建解放軍總後勤部所建的三廠(3533廠、3536廠、3537廠)和柳樹區國家棉花倉庫(312庫)以及東風電站、棉紡織廠等6個重點項目。
在三線建設的帶動下,遂寧不僅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產業得到大力發展,建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3536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7449廠,又新建和遷建了一批企業,使地方企業產值比重逐步增大。

在騰雲看來,挖掘、整理、保護、開發和利用好三線建設文化遺產,既是對紅色建設文化的傳承,增強遂寧文化軟實力,又增加了新的文旅項目和消費熱點,對於推進遂寧鄉村振興和全域旅遊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此,她建議對遂寧全市範圍三線建設文化資源進行普查梳理和價值評估。既要加強對文化遺產的遺址、實物、文獻等各種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的收集、整理和保護,也要對三線建設歷史脈絡、基本情況、價值意義等進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挖掘遂寧三線建設文化遺產的主線、內核、驅動力及其核心引爆點,形成相應的遺產知識和研究成果體系。
「摸清資源後,應該對保存完善、功能齊備的工廠舊址進行重點打造。」騰雲建議,比如位於射洪瞿河鎮中皇村的3536廠舊址,作為三線建設中的川中地區樣板,對於遂寧市及周邊地區,具有其獨特性和稀缺性,完全可以利用舊址進行文旅開發,打造三線建設紅色旅遊文創小鎮,結合鄉村振興,以旅遊效益促進紅色文化保護、發展、傳播,帶動周邊地區鄉村旅遊,促進鄉村致富發展,形成遂寧新的文化名牌和文旅消費熱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