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2022年09月29日20:13:11 熱門 1005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遇事不能退縮,越是重擔臨身,肩膀越是要能挺住!

——台灣「水泥大王」、 嘉新水泥創辦人 張敏鈺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泥少帥亂局接班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剛綸

嘉泥少帥張剛綸的辦公室里,懸掛着祖父、台灣「水泥大王」、 嘉新水泥創辦人 張敏鈺的照片。自打他亂局中接棒家族企業嘉新水泥5年以來,念茲在茲的要擦亮家族的嘉泥招牌。每逢困難之時,他就想起祖父那句話:「遇事不能退縮,越是重擔臨身,肩膀越是要能挺住!」

2017年1月21日晚間,台北晶華酒店參加喜宴的首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次子、台泥董事長辜成允,不慎從3樓樓梯摔落2樓半平台,送醫急救無效,於次日凌晨過世。台泥掌舵者突遭意外,辜成允的妹婿張安平臨危授命,接手台泥。當時,執掌台泥的張安平,身兼數職,同時還是自己家族企業嘉新水泥集團副董事長。

去年,就嘉泥張敏鈺家族的傳承故事,「一波說」微信公眾號連續發表了多篇文章,比如《從跑街到「水泥大王」 賺錢要靠隨「機」應變》、《債要自己還 ,留個清白在人間》等。不少一波說讀者詢問,台灣「水泥大王」張敏鈺第三子到岳父家族企業後,本家族的嘉新水泥(以下簡稱「嘉泥」)辦得怎麼樣啦,有何新的動向?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台泥董事長、雲朗觀光執行長張安平

寧波籍台商、「水泥大王」、 嘉泥創辦人張敏鈺去世至今已過十年(2008年6月23日),去世時享年95歲。作為「寧波幫」風雲人物,張敏鈺的一生充滿傳奇,也是躬勤人生;尤其是他的創業故事、經營才能、以及人生中的處世智慧,值得後學者好好琢磨和細細品味!

傳承無小事,作為一代巨商,張敏鈺很早就開始布局接班事宜。可1983年,長子張東平經營的嘉新電子(即「兆麒實業」)因債務危機,避走美國,逃避留下的20億債務。上世紀80年代,「兆麒案」已成台灣島內一大社會熱聞,任由兒子背信跑路?張敏鈺斷然發話:「張家的債自己還,不會留給別人!」

為了清償債務,張敏鈺一手創建的嘉新水泥差點被搞跨。債要自己還,誠信傳子孫,最後危機終究過去。此後,家族企業二代接力的重擔落在張敏鈺次子張永平的肩上,也就是如今家族第三代接班人、嘉泥少帥、董事長張剛綸的父親。

2007年6月,也就是嘉泥創辦人張敏鈺過世的前一年,嘉泥與台泥決定,其雙方的香港子公司「嘉泥中國」和「台泥國際」併購。未料不及的是,2011年,台灣老字號嘉泥董事長張永平,被控「涉內線交易」;交保後,張永平被迫辭去嘉泥董座,由他的三弟,也就是辜振甫小女兒辜懷如的老公張安平,「火線接棒」,出任嘉泥董事長。張安平是繼父親張敏鈺、二哥張永平之後的家族企業嘉泥的掌門人。

2013年底,張永平的「內線交易」官司定案,因認罪及繳回275萬新台幣不法所得,獲判緩刑3年。(注,檢方指控張永平在合併案後,用秘書林敏愷當人頭買賣股票獲利。)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泥少帥、董事長張剛綸

嘉泥第三代張剛綸,是張永平的獨子,現年47歲。2013年6月19日,台灣老牌水泥廠嘉新水泥召開股東會,會後董事會選出由原董事長張永平獨子張剛綸擔任董事長,其三叔張安平完成「救火隊長」任務,18月後交出董座權杖,改任嘉泥副董事長。

讓張剛綸出任董事長,意味着張敏鈺家族提早啟動家族第三代的接班布局,另外,企業戰略定位上也開始轉型,即由水泥製造商轉入資產管理商;因此,嘉泥內部也把家族第三代張剛綸正式接班的2013年,定為「新嘉泥元年」。

不少人不解一點,張安平在台灣商界,素有「企業最佳救援投手」 佳譽,也深得其岳父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及辜家信賴與倚重,從某種角度而言,其決策思維、商業格局、以及經營水平絕對是上乘,也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家族企業掌門人,為什麼要交由其侄兒張剛綸來掌舵呢?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張士柏及夫人與父親張東平(右1)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無論是 鹿港辜家 ,還是嘉泥張家,均已橫跨百年,富過三代,至今仍興盛不衰。嘉泥創始人張敏鈺,是與董建華父親董浩雲同一代的「寧波幫」風雲人物。 鹿港辜家 也好,嘉泥張家也是如此,傳承過程中,「兄弟連」、「父子兵」已是常態,其中, 辜家 已進入第四代接班;他們都還有一個相類似的傳承模式,那就是「不分家」模式,另外,還有一個傳承傳統,那就是長子長孫繼承製。

也許您會問,嘉泥張家二代長房是張東平,張剛綸的父親張永平是二房,那家族第三代掌門人為何不是張東平一脈呢?這裡其實有個緣由,1983年,張東平再度赴美艱苦創業時,其夫人劉黎芬,女兒張士梅、大兒子張士柏和小兒子張士常都已移居美國。

寧波人,對張士柏可能會熟悉一些,每年,寧波北侖區都會頒發「張士柏獎育金」。 張士柏13歲時,在美國少年游泳隊做賽前的最後一次練習時,由於起跳時用力過猛,頭部觸及池底,遭遇嚴重的意外事故。坐在輪椅上的張士柏,身殘志堅,曾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最年輕的博士,還獲頒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布殊頒發的「學業成就獎」。上世紀90年代,回到故鄉北侖的張士柏,把父母留給他的20萬美元生活保障金,全部捐獻給北侖區教育局,設立張士柏獎學基金會。

眼下,張士柏已自主創業,從事教育領域;故而,嘉泥的接班重任也就交由二房第三代的張剛綸來接手,且張剛綸系家族第三代中的長孫。以辜家為例,辜家第四代、辜振甫長孫、辜啟允長子辜公怡,繼關注台泥後,現已在接掌信昌化、中橡董事長、台泥副董事長,這也意味着辜家世代傳承中,辜振甫長孫辜公怡已站穩接班地位,未來將形成辜公怡領軍、其姑父張安平輔佐的治理形態。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泥三代拼轉型:三度壯士斷腕,期待「浴火重生」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新水泥董事長張剛綸

嘉泥第三代掌舵者、董事長張剛綸,生於1971年,是在美國紐約出生的。他先是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1999年,他又獲得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管理碩士學位。

2003年6月,作為家族第三代成員,張剛綸首次進入嘉泥董事會,被委任執行董事,而2013年接棒叔叔張安平職務,出任嘉泥董事長,中間整好相差十年。

作為家族第三代長孫,張剛綸從小被賦予傳承使命,當初,赴麻省理工學管理,就是為了接掌嘉泥而做準備,接班是他的宿命,也是使命。已經進入嘉泥20多年的張剛綸,2013年接手比他年齡還大的嘉泥時,可謂步步兇險,危機四伏。一方面,島內外包括大陸市場在內的整個水泥業環境已發生新的變化,競爭更為激烈。嘉泥西進大陸的腳步,比台泥還要早。

1996年,嘉泥在江蘇興建嘉新京陽水泥廠,這是中國水泥業第一家外企;彼時,25歲的張剛綸,大學剛畢業,就被父親張東平從美國召回,到大陸工廠「蹲點」3年,其實也是一種接班歷練。令嘉泥沒有想到的是,大陸水泥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且多具國企背景。幾家一整合,很快就是億噸產能,單兵突進的嘉泥,在競爭中無疑處於劣勢。加上當時島內當政者「戒急用忍」,也影響嘉泥西進的開拓力度。

另一方面,台灣島內對水泥業環保問題也是爭議不斷。困局之中,嘉泥想到的是與台泥「強強聯合」,整合併購,卻未料及埋下「內線交易案」導火線。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張剛綸接班後凈利潤變化數據。注,圖表來源:《商業周刊》

亂局中接棒的張剛綸,上位後啟動了大刀闊斧的轉型變革。

首先,是人事架構上的變革。張剛綸是2003年出任嘉泥董事總經理、CEO,2015年,其兼任的總經理一職,改由家族旗下的嘉新資產管理開發總經理祁士鉅擔任,另外,嘉泥主要業務也逐漸轉型為不動產開發。另一方面,集團新設一名執行長,由張剛綸兼任,原副總經理王立心升任為執行副總,王立心系張剛綸的姑表親,是其父張東平的外甥。

以上人事布局,既是嘉泥戰略轉型的需要,也大大提升了職業經理人參與企業管治的力度,祁士鉅是嘉泥資深高管、職業經理人。也就是說,家族企業架構高管團隊,其特徵必須與企業治理及戰略需求相互吻合,相互匹配,要適應市場及企業戰略環境的變化。

其次,是壯士斷腕,殺出一條血路。張剛綸上位,嘉泥適逢一甲子,更是處於經營寒冬期,有點「老態龍鍾」之感。轉型是有陣痛的,張剛綸先對主業「動刀子」,針對水泥業市場變化,2017年解散江蘇聯合水泥廠,同時出清台泥國際股份,並轉入餐飲及旅遊業。其中,嘉泥在意大利、日本沖繩蓋起了飯店,還在台灣開了第一間做月子中心。

對於侄兒此舉,前董事長、叔叔張安平5年前交棒時也表示,「嘉泥未來只有資產活化一路可走。」多年來,台灣公共工程一直呈銳減之勢,水泥產業需求自然會縮減,中小企業更是生存不易。接掌嘉泥後,張剛綸左手狂砍「賠錢貨」,右手就是資產活化以及轉型其他領域。5年來,張剛綸解決台北港官司、解約大安區地上權、以及解散江蘇水泥廠這三大棘手的難題。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泥旗下飯店

酒店業拓展方面,張剛綸與叔叔的雲朗觀光集團聯手,合資收購意大利HOTELVALLE DEI CASALI商務酒店,去年5月,嘉泥在日本沖繩的國際通飯店動土,另外,在沖繩的豐崎濱海,還投資一個有購物中心、酒店的海濱度假中心。為了管好在日本投資項目,張剛綸已苦練起日文,當初,為了接手水泥事業,大學學文學的他,攻讀起管理碩士,一切都為了傳承大計。

除此之外,張剛綸還投資入股「人之初」 產後護理中心。

資產活化,也是張剛綸帶領嘉泥轉型的一項重任。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嘉新大樓,是嘉泥總部大廈,按張剛綸的規劃,大樓將重建,並更名為台北世紀城中城(TAIPEI CENTURY CITY)。嘉泥集團旗下涵蓋的領域很多,比如「嘉泥建設」,主業就是地產開發,張氏家族持股近5成,由於之前水泥是主業,其僅是零星的地產開發。如今,張剛綸已把擴大房地產版圖,作為集團另一個核心事業。

嘉泥創辦人張敏鈺,給嘉泥定下的經營理念是四個字:「誠信勤樸」。所謂「誠信」,就是對人對事要誠實守信;「勤樸」,就是不怠惰、不浮華、處事要腳踏實地。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嘉泥旗下水泥廠

從5年來嘉泥的年度財報上看,應該說,嘉泥第三代「少主」 張剛綸的轉型,還是初見成效,起碼在漫長「黑暗隧道」中見到亮光;但如何將創一代張敏鈺開創的事業重返榮耀、推動基業長青,困難與挑戰還是不少。其間,張剛綸也繳了不少「學費」,吃了不少苦頭。

傳承與轉型,是很多家族企業的痛點,也是難點,尤其是老牌家族企業,更是站在轉型與傳承交疊的十字路口,生死攸關。傳承層面,不少家族二代有意願接班卻能力不足,也有的是有能力卻對接班沒興趣,於是,出現了「要不要傳」、「傳給誰」、「怎麼傳」的困窘之難。

嘉泥家族企業,如今已是三代接力,台泥的辜家已進入第四代,相比之下,國內家族企業普遍還處於一、二代傳承階段,前人踏出的路,就是後者向前的征途,海外及港台華人家族企業成功傳承軌跡,值得細加研究與借鑒。

台灣「水泥大王」家族第三代在亂局中接班,20多年卻只做一件事 - 天天要聞

2013年,寧波幫博物館舉辦《躬勤人生——張敏鈺誕辰一百周年特別展》

當今,不少二代一提起接班,往往以缺乏意願一推了之。不是每個人都對家族企業有興趣的,嘉泥張剛綸讀大學時,興趣點是打太極、彈吉他,尤其喜歡看武俠小說,否則他也不會去讀文學專業。可後來,為了接班,他又重新到麻省理工學技術管理,投資日本後,他又學日文,原因是什麼?使命感。

一個家族擁有的強大核心凝聚力,一個家族企業能否持續長青,最關鍵的地方就是要喚醒家族成員的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家族企業靠什麼成功?要看代際傳承的接班人,那接班人看什麼呢?相比於能力、治理體系、創新及人脈等諸要素,首先要看使命感強不強。家族企業傳承,要先從培養使命感開始,使命感和責任心是保證家族企業歷久彌堅的內在因素之一。

最後,轉型是家族企業傳承的另一個痛點,也是代際交替中必須邁過去的坎。尤其是製造業,市場及環境變了,先進也會變為落後,尤其是商業模式、管理及生產模式的落後,很容易使一家原本光芒四射的企業在競爭中缺乏競爭實力;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創新、轉型要克服的第一關,就是先改變自己。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82)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