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顏多薄命,不許人間見白頭。
近日,25歲的韓國女星崔雪莉在家自殺身亡的消息頻頻佔據微博熱搜榜,甚至一度引起新浪微博的堵塞癱瘓。這件事重新將抑鬱症和網絡暴力赤裸裸的展現在人前,引起人們的廣泛討論。近年來,因不堪其擾(網絡暴力)選擇離開的人越來越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最早死於「人言可畏」的女星——阮玲玉。
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廣東一個貧苦的家庭中,父母親在上海做工。
1916年,阮玲玉6歲,這一年父親積勞成疾,死於肺癆。
1917年,母親迫於生計,帶着7歲的小玲玉在上海的一家張姓大戶人家做幫傭。這一年,小玲玉認識了比她大7歲的張達民。
1918年,高瞻遠矚的阮媽媽將小玲玉送到了張家附近的一家私塾讀書。
1919年,得益於張家老爺的幫助,阮玲玉得以以半價的學費到崇德女校讀書。
1925年底,15歲的阮玲玉輟學與「青梅竹馬」的張達民同居。愛情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卻總是給人當頭一棒。張達民的母親知道兩人同居後,斷了張達民的經濟,張達民是張家最小的兒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享受慣了。
即便是與阮玲玉同居後,也並沒有什麼責任心。同居生活僅僅幾個月,張達民就暴露了自己紈絝子弟的本質,花錢如流水,最後甚至拋下阮玲玉母女(阮玲玉收養的孩子)回家蹭吃蹭喝。阮玲玉跟着張達民,除了幾句甜言蜜語,生活都無法保障。
1926年,迫於無奈,阮玲玉不得不自己出來找工作。張達民的大哥在電影行業有所建樹,他認為阮玲玉的形象非常適合當演員,於是將她引薦給當時正在為《掛名夫妻》尋找演員的卜萬倉導演。
也許阮玲玉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子吧,藉著這部作品一炮而紅。不得不說有些人是沒有羞恥之心的,張達民不但不思進取,反而覺得阮玲玉是自己的搖錢樹。可憐阮玲玉被張達民的花言巧語蒙蔽,一直養着他。
1928年,阮玲玉與蝴蝶共同出演了《白雲塔》,當時的蝴蝶憑藉著《火燒紅蓮寺》中「紅姑」的形象成為熾手可熱的大明星,相比之下阮玲玉顯得平淡無奇,在片場導演經常無故沖她發脾氣。張達民慾望越來越大,經常向阮玲玉索要巨額生活費,如果不給張達民就會去電影公司鬧事,甚至捏造阮玲玉出軌偷情的新聞。
生活和事業的雙重打擊,使得阮玲玉一度自殺,索性被救了回來。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阮玲玉,重新睜開眼睛看到自己的母親和養女時,決定好好生活。
1930年,阮玲玉憑藉題材為「復興國片」的《故都春夢》一舉成名,紅極一時,在影視圈不僅僅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更收穫了大批忠實的粉絲。
1932年,震驚全國的「一▪二八」事變爆發,阮玲玉去香港躲避戰火。在這裡,阮玲玉結識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唐季珊。唐季珊和張達民是完全不同的男人,唐季珊事業有成,博學多才,加上其對阮玲玉的窮追猛打,阮玲玉很快陷了進去。
在回到上海後果斷地離開張達民,搬到了唐季珊的住處。22歲的阮玲玉並不知道,這個男人是有家室的,而且他的事業不過是外表光鮮,其實都是靠着他妻子的娘家生意,他有家室且不可能離婚。單純的阮玲玉再一次全身心的將自己投入到一段新的感情生活中。
1934年初,影片《神女》(被國際影壇譽為中國電影黃金時代的最佳影片)的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阮玲玉爐火純青的演技,鞏固了她在影壇中不可撼動的地位。事業如日中天的阮玲玉卻再一次遭受到了情感上的打擊。唐季珊有了新的相好,開始厭棄阮玲玉,甚至會到手。
屋漏偏逢連夜雨,貪心不足的張達民再次敲詐阮玲玉,更是假模假樣的向法院狀告阮玲玉偷竊張家的財產,典型的惡人先告狀。因為張達民連帶唐季珊一同告了,告唐季珊妨礙家庭罪,如今想來真是可笑。可是唐季珊認真了,他居然為了自己的名譽,逼迫阮玲玉在報紙上公開聲明,與唐季珊只是同居關係,經濟是相互獨立的。
可想而知,這對當時大紅大紫的阮玲玉是多大的打擊。可是她還是照做了,不知道是因為愛情,還是徹底的絕望了。之後阮玲玉深陷「醜聞」之中,媒體更是肆意放大,阮玲玉一度崩潰。現在想來,這就是最早的網絡暴力了吧。
1934年,蔡楚生帶着《新女性》找上了阮玲玉。也許就是命中注定吧,此時阮玲玉的境況與劇本中女主角可以說完全一致。影片上映後,一些無良媒體伺機而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蹭熱度」,只要報紙賣得出去,哪裡管消息的真假。那些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不明真相的「鍵盤俠」將阮玲玉徹底推入不見天日的深淵。
1935年,不堪其擾的阮玲玉將三瓶安眠藥下在自己的面中。
1935年3月8日,一代佳人阮玲玉因為兩個渣男和一群不知所謂的吃瓜群眾,香消玉殞。同一天上海5名少女自盡,留下的遺書都表達了大致相同的意思:阮玲玉不在了,我們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呢?
1935年3月14日,相送阮玲玉的隊伍擠得馬路水泄不通,據說人數多達30萬,靈柩由費穆、金焰、黎民偉、鄭君里、孫瑜、吳永剛、蔡楚生等十二位影界大佬抬上車。被美國駐上海的記者稱為「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葬禮」。
最後套用雪莉在接受電視台採訪時的一段話:雪莉接受電視台採訪時說:如果是了解我的人,應該知道我是沒有惡意的,感覺有很多的人唯獨對我戴着有色眼鏡,所以還是很難過。也更了解我一些吧,觀眾朋友們也更疼愛我一些吧,記者們,也更疼愛我一些吧。
文/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