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銀行雖然成立的時間很短,2007年才掛牌成立,但是發展的速度並不慢,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成了國有六大行之一,總資產規模高達12.59萬億。
而郵政銀行之所以能發展得這麼快,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在原來的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成立而來的,背靠郵政集團讓郵政銀行擁有了數量最多的網點,根據數據顯示,目前郵政銀行的網點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
因為郵政銀行屬於是國有銀行,所以也深受儲戶的信任,到目前為止服務的個人客戶就超過了6億人,很多儲戶存錢都會選擇郵政銀行,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儲戶,其他國有銀行很少會在農村地區設置網點,而中小銀行又擔心安全性,所以郵政銀行反而成了他們存錢的第一選擇。
那如果拿5萬元存郵政銀行,連存5年,再放2年,能取28萬,划算嗎?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5萬元只要存郵政銀行七年就能變成28萬,這不是很划算,利息翻了好幾倍,那現實真是如此嗎?
如下圖所示,這是2022年上海某區某郵政銀行網點推出的開門紅活動,單純從字面上來看,這項活動是相當划算的,可是如果仔細琢磨一下,你會發現裏面也都是坑。
它這款產品並不是說就只存5萬元,而是要每年都存5萬元,還要連續存5年,然後再放2年,也就是說第一筆5萬元要存7年,第二筆五萬要存6年,第三筆五萬要存5年,第四筆五萬要存4年,第五筆五萬要存3年,之後再等2年就能領取到本息28萬元。
這樣算下來我們總共要投入25萬元的本金,這25萬元的本金幾年時間獲得的總利息就只有3萬元,如果按照它這個來計算,那麼年化收益率還不到2.5%,這樣算下來你認為還划算嗎?
雖然近兩年銀行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調,但目前國有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還在3.25%左右,中小銀行三年或者五年期都還能達到4%左右,這種存款期限長達7年,年化收益率卻不到2.5%,你認為划算嗎?
其實存過定期的人都知道,銀行定期存款是不可能這樣的,存款的基本原則就是「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也就說儲戶想存多少就是多少,沒有一款存款產品是要求儲戶每年都要存5萬,並且還要連續存7年之久的,所以這款產品並不是存款。
每年有硬性規定要存多少錢的產品,更像是保險產品,而剛好這又是郵政銀行發行的,就讓我們更加確定這是保險產品了。因為近幾年不時能看到郵政銀行「存款變保險」的新聞,很多中老年儲戶都是深受其害。
保險是保險,存款是存款,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存款我們想什麼時候取款都可以,最多就是會損失一部分利息,但是銀保產品則不一樣,只要過了15天的猶豫期,想要提前支取,那麼不僅一分錢利息沒有,就連本金都要損失一大部分,並不是很划算。
存款變保險其實也並不是只有郵政銀行出現,其他銀行也同樣有這種產品。當然並不是說銀行就不能賣保險產品,只是賣的方式不對,很多銀行員工為了提成,往往都是誇大銀保產品的收益,可是實際收益經常都不如銀行定期存款,並且也未告知儲戶提前支取是會被扣除本金的,這也造成了儲戶對銀保產品的厭惡性。對於銀行銷售銀保產品,你怎麼看?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