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俄羅斯27日報道,「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由於壓力驟降,出現了泄露事件,同一天,「北溪1號」兩條管道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這也引發了德國方面的關注,德方表示,三條管道同時失去壓力並不是巧合,並稱這極有可能是來自烏克蘭方面「有針對性的攻擊」。
(「北溪2號管道」)
三條管道同一天出問題
據外媒表示,丹麥海事管理局發現在波羅的海的島嶼附近,出現了天然氣泄露事件,在核實後發現泄露點為「北溪2號」管道。丹麥方面稱,泄露主要是由於該段管道壓力驟降導致的。隨後,丹麥方面立即發出警告,稱泄露將為過往船隻帶來安全隱患,將禁止所有船隻進入事故區域5海里內。同時,丹麥政府還向民眾保證,稱此次事件並不會威脅到丹麥的能源供應。
(一艘船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上方工作)
然而,當天下午,「北溪1號」管道的運營商表示,「北溪1號」有兩條管道也出現了壓力下降問題,原因尚且不明。運營商表示,同時出現三條管道發生損壞的情況是前所未有的,現在還無法確定管道恢復正常運作的具體時間。
對此,深受此次事件影響的德國方面表示,三條管道同時失去壓力絕對不可能是巧合。隨後,德國各界還就管道損壞原因展開分析,稱這很有可能是來自烏克蘭方面的攻擊,或是俄羅斯方面的行動,以此來提高歐盟能源的價格。德方還有猜測稱,這種攻擊只有經過訓練的人員才可以做到,比如說是潛艇或是潛水員。
(「北溪2號」當前還未啟用)
「北溪2號」還沒用就漏了?
在「北溪2號」管道發生泄露後,有網友不禁發出疑問,稱為何這條管道還未使用就漏氣了?是不是俄羅斯和歐洲暗中進行交易了?
對此,運營商表示,儘管當前該管道還未正式投入使用,但是由於管道處於水下,為避免遭水壓破壞,所以仍儲存着一些天然氣。
今年八月下旬,在俄方因渦輪機事件停止通過「北溪1號」向德方供氣後,德國和歐洲國家只能通過波蘭和烏克蘭的舊管道來接收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前段時間,俄方還表示,建議德國啟用「北溪2號」管道來緩解其國內的能源危機,但是這一建議遭到了德方的拒絕。
有意思的是,在俄烏衝突發生前,美國總統拜登還曾表示,稱若俄烏髮生衝突,將結束「北溪2號」項目。事實上,儘管該項目掌控在德國手中,但是其建設一直都受到了美方的阻撓和干涉,德方也因跟隨美方對俄羅斯展開制裁,而拒絕為「北溪2號」發放許可證。
(德國民眾當街抗議,呼籲政府啟用「北溪2號」管道)
柏林氣溫驟降 民眾當街抗議
雪上加霜的是,當前德國國內正處於雨季,柏林氣溫驟降,已經下降到了10度左右。而就在管道出現問題的前一天,大量德國民眾還當街進行了抗議,呼籲德國政府儘快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並立即啟用「北溪2號」管道。民眾表示,當前能源價格非常不合理,只有結束制裁,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而面對本國民眾的呼籲,德國政府當前也是騎虎難下,此前德國還可以將「北溪2號」作為退路,而現在,這一後路也將被完全堵死。
對於管道損壞這一事件,俄方表示,對於具體原因尚不清楚,還稱這一事件的發生將對整個歐洲大陸的能源安全成威脅。並且俄方既然可以直接停掉「北溪1號」,又為何要通過破壞的方式來阻止輸氣呢?
所以說,德方猜測是烏克蘭方面的行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烏克蘭是否有能夠單獨對天然氣管道進行破壞呢?背後真正的兇手是誰已經不言而喻了。
就算如此,德國也只敢將矛頭對準烏克蘭。德國若真正想要從這場漩渦中抽身出來,就應堅持獨立外交,基於國家利益與民眾需求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這樣才能擺脫困境,贏得民眾的支持。
(編輯:沁芸 審核: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