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2022年09月28日20:30:14 熱門 1055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自「崑崙策網」。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近日,蓬佩奧叫囂要和佩洛西一起訪問台灣,美國有一股勢力是想急着搞事搞事,擾亂中國大局。佩洛西此前說來又取消,現在又要來,表明想搞事的人就是想製造事端讓中美走向朝他們方向發展,拜登政府及軍隊比他們冷靜些,但可能是「演雙簧」,也可能被可能被這股勢力挾裹。

這股勢力應該主要是以國會對華鷹牌為主。一旦他們搞事成功,中國又兌現地動山搖的誓言,中美就將走向這股美國極端勢力的預想的路線圖。不過我們也完全可以將計就計。但是確實需要做好準備,如此我們可以打有準備之仗,同時也能大幅減少代價。我們不僅要防拜登政府,更要防拜登政府被美國部分勢力綁架利用。

我們作為被動的一方,需要防範每一種聲音被最後作為決策使用的可能。我們防火防災都是寧可十防十空,更何況這種重大的涉及民族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不要過於樂觀,不要被別人牽着鼻子走。如果美國軍隊保護佩洛西訪台,那麼很明顯,美國就是擺明了要故意刺激中國。我們不能只能防拜登,更要防拜登身邊的和國會及軍隊的對華強硬之士。我們看美國,不能當作一張臉看。我們要防範美國政府被美國部分政客和勢力利用和綁架。二戰時的日本,本質上就是被部分極端勢力最後綁上戰車,包括對美開戰。

面對完全可能存在的暴風驟雨,中國需要精密準備,如此才能將計就計!我們要向解放軍英雄們一樣,一旦突擊,猛虎出山,戰之即勝。我們要兌現外交部對外鄭重宣誓的:嚴陣以待,迎頭痛擊……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筆者在前文判斷:美國極有可能在今年就在台灣各種挑釁故意刺激中國動武收台,並將叫囂中國收台渲染戰爭威脅拉攏西方世界對中國進行全面的封鎖制裁。美國以烏克蘭刺激俄羅斯的一幕,很大可能今年就將發生在台灣。美國可能已經在構思對中俄進行「打包式冷戰」,這一切可能就在今年發生,因為只有傻子才會給中國充足時間做冷戰準備。尤其是中國現在目睹了俄羅斯如何被美國及盟友被極端封鎖制裁的情況,美國認定中國肯定會對照進行各種準備(如撤回海外資產及外匯儲備)。美國不可能給中國充足時間去做被封鎖制裁(凍結外匯儲備海外資產)的準備,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在中國做好準備前,一不做、二不休,對中俄乾脆一起「打包式冷戰」的可能性極大。

個人認為:美國不是追求和中國打一仗。美國更想要的是自己能聯合西方世界封鎖制裁中國,隔絕中國,踢出全球體系。

美國不是期待打仗,美國只期待封鎖中國。

要認識到美國刺激中國收台,只有一個目的,拉攏西方世界聯合對華制裁。如果只是美國自己對華冷戰,不需要刺激中國收台。

但是,僅憑美國對我制裁,中國問題不大。美國如果帶動不了德法因為中國收台聯合封鎖制裁中國,美國將極可能對華冷戰信心不足放棄冷戰。所以美國能否對華發動冷戰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於德法帶領歐盟會不會像制裁俄羅斯一樣制裁中國。

西方陣營也在變化,當時和馬克龍競爭的法國勒龐,如果她勝選,並且按照她宣布的第一天就退出北約,美國可能直接因此不敢對中國輕舉妄動了。因為歐洲可能直接因此難以被美國帶領全面封鎖制裁中國。美國帶動不了歐洲,就大概率不敢動中國。

今後,這種變化還會存在的,也就是說,西方不可能鐵板一塊!

所以,要清楚美國對華冷戰最大的勝算是在拉攏歐洲一起。因此中國在做好自身一切準備的前提下,外交努力重點可放在德法身上。

如果我們有信心,中國收台後,歐盟主要大國不會全面參與對華極端封鎖制裁,那麼,美國對華冷戰的信心將大幅下降。中國收台出現的世界封鎖局面可能也沒有那麼悲觀。

至於僅發生在中美兩國之間的冷戰,我們完全用不着過於擔心。看看下面數據: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資吸收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接近30%。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貿易夥伴。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2021年3月介紹,我國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製造業的佔比比重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

打冷戰,核心比的是製造業。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顯示,我國2021年創造的GDP超過了114萬億元人民幣,製造業貢獻了313797億元,佔比27.44%。按美元計算,我國GDP達到了17.73萬億,製造業約為4.864萬億——無論是規模,還是比例都超過了美國。而美國製造業在2021年創造的GDP上漲至25633億美元(約2.563萬億美元),佔美國經濟比例提升至11.15%。

同時,中國是對美貨物的核心輸出方,美國只是擁有美元,而我們才擁有能使用的物品。美國只要發動對中國打冷戰,本質上卻是我們制裁美國,而不是美國制裁我們。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2021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25621億元。2021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2%。其中,出口4.61萬億元,增長38.7%;進口3.86萬億元,增長19.3%;貿易順差7592.9億元,擴大690.6%。美國2021年初印發1.9萬億美元,發給全體美國人,用於刺激消費,僅一個季度時間,一半多就流入到中國來。這個數字可怕!美國從中國進口貨物幾乎全部為各類消費品,按照美國3.3億總人口計算,那麼一季度,每個美國人平均消費了3萬元中國商品,這其中還包括孩子和老人,實際數字比這個更高。

而另外一張調查研究顯示,目前美國有近三分之一失業人口,他們其中94%人表示不想工作,因為政府每月2000美元救助金完全夠他們生活,而這些錢之所以夠花,完全是因為中國出口了大量質優價廉的商品,平遏了美國物價,使其不出現通脹。據調查,美國人目前(2021年一季度時)每購買10件商品,有9件來自中國。——這就是美國濫印濫發美元,卻熬過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的秘密。中國是用真金白銀的貨物,換取美元綠紙,為美國人續命罷了。

對美國多出口,這種局面不改變,就永遠是全球最大的美元霸權抬轎人。美元霸權福利最大的來源國就是中國,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有這麼賣力,八抬大轎抬美元霸權。

有些人一直主張做大中美貿易,說如此掛鈎才能防止對方脫鉤,本質上就是一直支持通過給美元霸權當最大抬轎人、給美國當長工,把美國伺候好、服務好,以換取對方不脫鉤的本質。

基於以上對中美貿易往來的認識,筆者認為,中美兩國之間的冷戰,對中國不見得是利小於弊的。

所以在中美兩國之間,冷戰並不可怕。在歐盟大國如能不參與中國收台後對華全面封鎖制裁的情況下,本着中國一直夢寐以求追求統一的情況,美國如真敢以台灣刺激中國發動冷戰,中國可以將計就計。

統一的決心怎麼能加速做出來,有時就需要對方刺激中國。如果我們可以將計就計,那麼我們真的更應該堅決打台灣牌。

中國更應堅決打台灣牌,不僅能實現國家統一,更能讓美國信服中國不惜和美國一戰的堅定決心。

敵人想打台灣牌,我們更應該打台灣牌,而且要比敵人更主動地打台灣牌。任何美日及盟友挑起的和中國的局勢失控戰爭衝突,都是中國收復台灣的絕佳歷史時機。

中國極大可能在十年內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對於如何收復台灣、完成統一大業問題,勢必將要提上日程。

2021年我國GDP總量為114.3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增速在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排名第一。2021年我國GDP增量達到12.76萬億元,超過韓國一年的GDP總量。根據台灣相關部門公布數據,2021年台灣地區生產總值約為7727.45億美元,按照平均匯率折算,摺合人民幣4.99萬億元人民幣。

2021年全球芯片緊缺,芯片市場供不應求。在這樣大環境下,台灣企業抓住了機遇。數據顯示,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6.7%,總產值首次突破4萬億新台幣,摺合1466億美元。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台灣省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大關。根據台灣相關部門公布,2021年台灣地區人口總數為2337.5萬人,人均GDP為3.3萬美元,摺合21.28萬元。2021年全國人均GDP突破8萬元大關,摺合1.25萬美元,超過全球人均水平。

2021年美國GDP突破23萬億美元,比2020年大幅增加2萬多億美元。總體來看,2021年中美GDP差距縮小至5萬多億美元,並且我國經濟總量已經佔到美國GDP的77%。而2020年時,這一比例僅為70%。

晶圓代工是中國台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台積電已經是全球半導體市值第一,市場份額超過50%,市場領先的5nm和7nmEUV製程讓競爭對手難以企及。除了台積電,台灣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還包括聯電、力晶,世界先進半導體等。在晶圓製造上游的原材料領域,台灣環球晶圓是世界第三大硅晶圓製造商,市場份額17%,僅次於日本的信越化學和勝高。台灣省的芯片企業還有很多,包括封裝測試企業日月光等。整體來說台灣省的芯片產業實力僅次於美國,韓國和日本。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2018年台灣省芯片企業約佔全球市場的6%,其中芯片設計產業約佔16%。

中國台灣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消費市場。根據SEMI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台灣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約113.4億美元,佔比約21.75%;韓國88.3億美元,佔比約16.94%;中國大陸地區為86.9億美元,佔比約16.67%;其次為日本、北美和歐洲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憑藉其龐大的晶圓代工廠和先進的封裝基礎,到2019年中國台灣連續第十年成為全球半導體材料的最大消費地區。

近年來,中國芯片進口額都超過石油,成為第一大宗進口商品。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的總進口量約為4451.3億塊,進口總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目前最被美國卡脖子的芯片產業,台灣正好能滿足。如今美國極端封鎖華為、中芯,基本上就把中國高端芯片產業的脖子直接卡死。如果完全自力更生,恐不是一年兩載能搞定。如任此被卡情形延續,五年內甚至十年內,中國需要高端芯片的產業都恐進入落後低谷甚至停滯狀態,這恐將帶來一系列的產業發展滯後和國家科技進步及國家高速發展。將嚴重影響中國的發展利益和前景。

先不說可能極端的十年停滯落後,就以五年左右的落後甚至停滯可能為計,那麼在未來五年內,本就一直想統一台灣的願望,因為需要高端芯片的產業的發展瓶頸的解決所需,無疑會成為本就有時間規劃的收復台灣行動的提前因素。這是可以想像,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事本來就要干,現在有些卡脖子難受的刺激因素,那麼乾脆就提前干,提前幹了,這些脖子就不會被卡。同時,這種提前去幹了的事正好把脖子解了卡,超萬億計的研發費用可能將省去,超萬億計的工廠建設費用也可能將省去,以前每年超萬億計的對台採購費用也將省去。這種每年數萬億計的費用省去,完全可以和一場戰爭費用相比,甚至遠超戰爭費用。更何況,這場戰爭早不打晚也得打,乾脆早打。

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的總進口量約為4451.3億塊,進口總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也就是說,可能僅芯片產業的自力更生解決卡脖子的研發費用,建設費用,購買費用就完全可比戰爭費用。

可以看一個研發投入數據,中國目前集成電路大基金累計已投出1188億元,集成電路大基金二期「保底1500億元」。

這還只是芯片,華為P40整機成本約305.88美元(含組裝費),約合人民幣2186.80元,其中主控IC成本約160.05美元,佔比52.47%。但是要知道,華為P40售價是4500元,那麼IC成本占售價就只要四分之一。

故一部手機芯片價值,帶動的是4倍於芯片價值的手機價值。2018年和2019年中國手機行業市場數據顯示,產量均突破17億台。以一部手機平均售價2000元計,這就是34000億的產值。

再看5G將來市場前景。根據中國信通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30年,5G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和10.6萬億元。5G的三大應用場景有望與娛樂、交通、製造、能源、安防、家居、醫療、教育等眾多行業融合滲透,催生眾多新的應用場景;從全球運營商探索來看,典型應用包括:超高清流媒體(雲VR/AR)、車聯網(自動駕駛)、無人機、智能製造、安防監控、無線寬帶等。預計2025年全球5G連接數為13.6億,滲透率14%,其中我國5G連接量預計為4.54億,滲透率預計在30%左右。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各種萬億級別的產業,都需要這麼一小顆芯片。

那麼再看看戰爭成本,美國打的幾場戰爭的成本如下:朝鮮戰爭3040億美元,越南戰爭,7380億美元,反恐戰爭1.6萬億美元。

以上各種數據的對比,相信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清楚,一場戰爭的費用,和芯片產業的自主研發投入,建設,購買,及其帶動的手機、5G等各種大產業的的總市值總規模是難以比及的。

如果我們因為芯片產業的被卡脖子,導致我們這些產業五年甚至十年內得不到快速發展,那麼我們的損失將遠超數場戰爭的費用。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提前統一,將輕鬆節省數場戰爭費用……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一場聽證會上警告稱,在半導體製造鏈上,該國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廠商,而由於缺乏半導體生產能力,美國正在面臨「國家安全風險和經濟安全風險」。報道提及,雖然美國在芯片設計方面仍居全球領先地位,但製造很大程度上還需在海外企業進行。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去年披露的數據顯示,全球芯片製造75%的產能已轉移到東亞地區。相比之下,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產業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37%降至12%。與此同時,美國工業使用的半導體芯片有88%是在該國以外地區生產的。

美國很清楚,台灣被統一,中國將反過來全面封殺美國芯片產業,美國目前的芯片基本也都是靠國外代工。所以美國很迫切地在轉移海外芯片製造產業,明確要求台積電等在美國建廠。所以,如果在美國成功轉移前,中國能夠統一,美國的芯片產業則將被有力封殺,那麼,美國的產業將出現比中國還大得多的停滯和損失。美國高科技行業哪個不需要這麼小顆芯片……

所以,如果中國提前收台,僅隨之而來的對美國進行全面芯片封鎖,美國的代價都將至少是幾場中國收台戰爭的費用。

在芯片上,我們是節省數場戰爭費用,對方是可能付出遠超數場戰爭費用的代價,這筆賬相信誰都能看清楚。那麼這是不是我們收台後對美國的封殺制裁呢?肯定算。收台後就是我們在芯片上全面封殺制裁美國,而不是美國帶着台灣制裁我們……

所以如果台灣因為中國提前統一,經濟和科技等方方面面的體量和力量併入中國,中國體量和國力將直接有一個大台階提升。這是我們要看到的統一的「1+1」的變化。

美國現在傾盡全力打壓遏制中國崛起,也在加速亞太圍堵中國。怎麼破解美國聯合盟友對中國的圍堵?筆者認為,台灣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以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張王牌。

統一台灣將是中國以攻為守化解美國圍堵的最好辦法。中美接下來幾十年的你來我往,中國不可能幾十年內一直把台灣孤懸海外,淪為美國鉗制中國的一枚核心棋子,成為美國沒完沒了地挑釁、拿捏和遏制中國的一張大牌。台灣,作為美國亞太圍堵中國的核心棋子和大牌,中國完全可以以攻為守。中國收復台灣,是必定要完成的民族統一大業神聖使命,也是能讓美國不得不信服的中國最大的決心和能力。這種拿收復台灣進行的「攻」,將極大可能讓中美兩國共處的太平洋安安靜靜。並且,中國打台灣牌可以大膽去打,我們無需顧忌。

在俄烏戰爭前,美國傾盡全力打壓遏制中國崛起,也在聯合北約及亞太盟友在加速亞太圍堵中國。北約被美國捆綁,用來對付中國。筆者認為,台灣是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以化被動為主動的一張牌。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貧弱中國,中國現在已經無懼西方聯軍聯合來犯。面對可能的美國帶領北約的各種軍隊捲入中國的南海、台灣等各種內政,中國只需要全力以赴做好一場戰爭準備:收復台灣的戰爭。中國以攻為守打收復台灣牌,可以破解美國軍事圍堵。

美國將來帶領北約在任何區域主動挑釁對中國開戰,或因為擦槍走火危機管控失敗,中美髮生軍事衝突,都是中國武力收復台灣的絕佳歷史時機。中國應趁機直接攻台,一舉拿下台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中國防範美國帶領北約在任何區域動武挑釁中國的戰爭準備,核心是時刻做好武力收復台灣的戰爭準備。

周密精心準備武力攻台,能解中國其他爭議區域之隱患,這本質上是可以起到圍魏救趙之功效。故防美國各個區域挑釁威懾,不要隨美起舞,應該橫下一條心,什麼美國圍堵和威懾都少管別管晾着它,全心全力做好收復台灣之戰爭準備。這種準備,將能極大遏制美國對中國的各種軍事威懾和圍堵,也能讓中國在國際鬥爭較量中爭取主動。中國收復台灣的準備越充分,決心越大,美國就越不敢南海挑釁,越不敢刺激中國,越不敢讓美印日澳聯盟輕舉妄動。周密精心準備武力攻台,反倒能解中國其他爭議區域之隱患,這本質上是可以起到圍魏救趙之功效。這樣一種局面,也才能為中國完成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大業贏得更充裕的戰略空間和時間保證。

所以,如果美國真敢故意刺激中國收台,中國在準備周全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計就計。很多事,敢幹其實比利弊權衡計算有時更重要。

如果中美真在台灣干一仗,可能對中國是極大利好。美國如介入中國統一之戰,我個人認為此戰將直接奠定中國新的世界老大地位。中國應考慮打主動仗,先對美冷戰,再收台,美日如敢介入,中國還應考慮把琉球一併收回。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中國收台戰爭中打敗美國,可能中國將因此直接奠定中國在全世界的新的老大地位。對於中國來說,一場美國又介入又沒有太大決心又不願付出太大代價又不會全心全力去投入的中美之戰可能於中國是利遠大於弊的。

美國敢於介入中國統一,中國付出全力不惜代價統一的決心,一定能讓美國輸掉這場規模不是太大(美國不可能有中國這麼大的戰爭決心和付出一切代價的意志)的戰爭,在此戰爭打敗美國後,中國將因此直接奠定中國在全世界的新的老大地位,將極大加速中國被世界認為為超越美國的超級強國。

戰爭,尤其是老大老二之間的戰爭,有時是直接在全球樹立誰是新的老大的最好辦法。

如果沒有這種直接的彼此之間的戰爭,反倒是後面幾十年都各種遏制各種不放棄扼殺,將一直難受……

所以,美國介入台灣,可能對中國是好事,這種美國又介入又不會投入全力(為保衛台灣付出和中國大決戰的代價完全不值當,可以肯定不會像中國一樣傾盡全力願意付出全部代價)的戰爭,是中國打敗美國全球立威並一舉奠定超美全球地位的最好機遇。

反正是統一既然都得戰爭,中國乾脆一方面實現統一,一方面打敗美國樹立全球大格局。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中國收台引發的中美互相封鎖制裁將極大推動美國衰敗可能將讓中國加速超美,也將極大糾偏和改正中國當前過於追求和依賴出口的不良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型。領土拿回來是永遠的,經濟一時萎縮是臨時的和股票曲線一樣。

有人現在唱衰俄羅斯。而我看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現在看,得到的大於失去的。在開戰前,普京也肯定認定了只要打這些制裁都會到了。死了點人損失些裝備都不是大事。而且付出的代價是俄羅斯自己的事,並不影響戰爭結局。對烏克蘭來說,俄羅斯付出的代價不影響自己失去的多少。

中國如果拿下台灣,經濟一時被遲緩,其實是可以付出的代價。所謂的會被西方集體制裁的代價沒有那麼悲觀,中國離不開出口是一個偽命題,中國就不應該太過追求出口。

彭勝玉:將計就計!歡迎佩洛西、蓬佩奧一起來台,實現偉大目標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出口大都是中國工人打長工掙點美元給西方日夜加班提供優質的加工產品而已,得到只是一些美元而已,這種給人打工的出口型經濟模型不能成為中國永遠追求的模型。美國所謂的轉移在華供應鏈,對中國其實是好事,將加速推動中國改變打長工型的加工貿易型經濟發展模式。也將極大改變中國過度出口造成的中國國內物質財富外流的現狀。

出口本質是中國國內物質財富的流失,換取的美元沒有更多服務於國內經濟的時候,得到的是財富流失國外的惡性循環結果——用美元繼續服務於國外。

出口換得美元,對中國起到的正面作用現在幾乎只有兩點:一,一部分美元換中國缺的物資;二,幫助了中國的分配及循環。其他的,沒有太多有價值的益處。中國需要的物資很大一部分其實也是服務於出口。幫助的分配及經濟循環,其實可以不通過出口來促進。

2021年上半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8.64萬億元,增長35.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47.8%,較去年同期提升2.8個百分點,持續位居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61萬億元,增長19%;國有企業進出口2.75萬億元,增長23.8%。

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到,2021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及外商投資企業,占我國外貿總值約85%。所以說得到的美元85%都流進了民營企業主及外商口中。而這些民營企業及外商拿到的美元,有多少服務中國國內百姓?而出口的貨物資源確實是國內的,這就很明顯地可以看到,中國的對外出口,我們失去的是國內的物質財富,得到的美元從出口一開始,就進入了中國財富外流的惡性循環(用美元繼續服務西方--外匯存在美國及西方,購買大量美國國債,對外投資(要是能投中國窮苦地區不更好嗎)),得到的美元沒有多少服務於國內百姓。

所以,我們要強調:國家統一就是統一了,領土拿回來就是拿回來了,沒回來就不是自己的。經濟和股票一樣,一時跌一時漲,一時的萎縮意義不大。領土拿回來是永遠的,經濟一時萎縮是臨時的和股票曲線一樣。

給人打工出口貿易的經濟模型因為統一,改變了也就改變了,沒有什麼不好。中國可能還就需要極端情況下,才能徹底改變過於依賴出口的發展模式。美國的在華企業不在中國生產,中國自己的企業將更有競爭力,更有生存力,美國的企業不在中國產,更不能在中國賣時,對中國眾多企業都將迎來重大的市場利好,美國產品全部退出中國的市場,將養大眾多中國自身企業。

此外:中國只要下定決心,一切應當打主動仗,可以先主動對美冷戰,後再收台,順序顛倒,可能將讓歐洲難以介入,如此將美國聯合西方封鎖制裁中國如意算盤打破,讓冷戰只發生在中美兩國之間。

國家只要下定決心,一切都應該打主動仗,不要被動反應,對美應該率先主動沒收資產封鎖制裁。大家可以思考,中國先下手為強,先制裁美國,後再收台,可能的局面。可能和被動收台,人家再主動聯合制裁中國完全不一樣。

我們主動出手,就是我方先做準備,再以借口全面禁止美國在華資產轉移,我們動了後中美之間的互相封鎖制裁都可以先打一段,之後中國再收台,如此程序可能將完全打亂美國聯合西方制裁中國的如意算盤,讓歐洲及眾多國家難以下定決心參與對華冷戰。

中國如果覺得中美冷戰不可避免(美國主動對華攤牌或中國決心收台),中國主動出手,找個借口率先全面封鎖制裁美國,沒收美國全部在華資產,先把單獨的中美兩國之間的互相封鎖制裁的冷戰打起來 那麼這種冷戰後,美國後面可能難以再帶動西方一起對華冷戰,而可能只是中美之間的冷戰互相沒收制裁而已。

中國率先對美冷戰,先中美冷戰,後中國收台,可能將完全打亂美國的算盤。讓中美攤牌的結果成為:只爆發中美之間的冷戰(不出現美國以中國發動戰爭為由聯合西方全面對華封鎖制裁的冷戰)。

而且中國收台前,應主動先下手為強對美冷戰,將中美冷戰先打起來,後面再收台。如此,歐洲可能難以加入中美冷戰,冷戰將可能只局限在中美兩國之間。而美國就可能失去了以中國收台拉攏整個西方對華冷戰的先機和理由(因為中國收台前中美已經發生僅在中美之間的冷戰(互相凍結沒收資產及封鎖制裁)。

在美國遏制中國的路上,如果中國遲早被迫和美國及其盟友干一仗,中國應戰不能只為了維護國家尊嚴,收穫國家統一是我們這場戰爭最值得去追求的……

這場收復之戰,也必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重回世界之巔的一個關鍵性標誌……

我們追求民族復興和崛起,必然要追求國家統一。如果我們能通過收復台灣,加快中國的崛起複興,那是我們最希望也完全應該有信心看到的結局……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