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護士和丈夫並肩抗疫:
提前給半歲女兒斷奶,守護疫情「後院」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陳煒 供圖:受訪者
在常德市石門縣,隨着連續多日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零增長」,周煒對口醫療支援的石門縣中醫醫院內,每天前來就診的患者,探視、陪護的患者家屬也多了起來。
在醫院四病區,一張粘貼有「憑工作證、陪護證、腕帶入內」標語的單人桌,就是周煒的工作台。過去的一周里,這個27歲的「湘妹子」每天有近7小時重複上演着這樣的畫面:為病區流動人員登記信息、全身多部位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噴洒84消毒液……
「跟之前比起來,現在算比較輕鬆的。」3月3日晚,剛結束一天工作的周煒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講述起她「抗疫」一個多月的經歷…
「落選」的哺乳期媽媽守護後防
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
對於周煒來說,這原本是辭舊迎新、家人團聚的一天,可平靜的生活卻被驟然吹響的防疫號角打破——當天,石門縣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很快,她的微信工作群里出現了「緊急召集令」。「現招募自願抗擊新冠肺炎,進前線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請速速報名。」看到信息後,周煒第一時間報了名,但最終「落選」。
「當時女兒出生才6個月,我還在哺乳期。」為避免母嬰交叉感染,周煒所供職的石門縣紅十字會醫院隨即將她安排至發熱門診科。不想,隨着輸入性病例逐漸增多,被「重點保護」的她不得不再次被「轉崗」到疫情監測組。
儘管沒能與新冠病毒「面對面」對抗,但在周煒看來,守住疫情「大後院」同樣重要。
「當時,為了防止疫情傳播、擴散,我們每天都要上門對從湖北返鄉人員及其家屬,還有與他們密切接觸的人員進行居家隔離監測、防疫宣教。」周煒介紹,雖然每人每次多部位測量體溫只需半分鐘,但更多的時間卻是耗在了路上。「有時從一戶到另一戶,開車就要二十多分鐘,經常忙到午飯都來不及吃。」
直到2月25日,隨着從湖北返鄉人員及密切接觸者全部解除隔離觀察,周煒才被重新調派至醫院病區工作。
僅有的一次「回家」
與女兒隔窗「見面」
周煒的丈夫侯沖,是石門縣秀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醫護人員。在夫妻倆的心底,「醫者仁心」就是他們的座右銘。
2018年8月30日,在國道227線青海省門源縣路段,當時正享受蜜月旅行的侯沖、周煒夫婦親眼目睹了一次重大交通事故。「兩車相撞,造成1死7傷。」
出於職業敏感和應急救護的本能,周煒很快下車,與幾位途徑的遊客對傷員進行緊急施救。其間,她和丈夫還將攜帶的衣物蓋在傷員身上保暖。直至當地的救護車、消防車等救援車輛到達現場後,兩人才悄然離開。
周煒當年手寫的文字
這感人的一幕被網友拍下來發佈在抖音上,讓周煒一夜之間成為了「網紅」,被各大媒體和廣大網友讚譽為「最美護士」。同年9月,周煒榮登「中國好人榜」,獲評「見義勇為中國好人」。2020年,周煒獲評湖南省三八紅旗手。
然而,這對正能量滿滿的「90後」夫婦,卻感覺對尚在襁褓的女兒滿是虧欠。
「『抗疫』這一個多月里,我和他(指侯沖)都沒回家,晚上都住在各自的醫院,見面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清,女兒就更沒顧得上了。」周煒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從1月26日起,她就給孩子斷了奶,並讓父母帶回鄉下照顧。「有時候太想孩子了,就在微信視頻里看看她。」
一天,侯沖、周煒恰巧同時調休,決定回趟鄉下老家。這是疫情期間夫妻倆僅有的一次「回家」。為了不將病毒帶回家,他們也只能隔着車窗與孩子和家人揮手打招呼。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到那時,我要好好盡一下作為母親和女兒的職責,彌補一下對父母和女兒的虧欠。」周煒如是說。
小編:喜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