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自從被蔡英文任命為「駐日代表」後,經常發表「反中」言論被痛批,還被外界諷為「助日代表」,拿台灣工資的他,竟屢屢幫助日本說話。如今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定向大海排入核廢水,台灣地區首當其衝,謝長廷不去抗議,反幫日本緩頰,還稱台灣三座核電站也是向海中排核廢水,消息傳來,島內輿論紛紛痛罵其「漢奸」,有島內專家直言,聽謝長廷的話,還以為他是日本籍的。
「媚日」、「反中」如今已成為貼在謝長廷身上的標籤,不過把時鐘回撥到20多年前,他則被視為黨內開明派。2000年,時任高雄市長的謝長廷還曾提出「一國兩市」概念,主張高雄、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並欲訪問廈門,不過因為時任領導人陳水扁的阻撓未能成行。
2008年民進黨「大選」慘敗後,謝長廷主張民進黨應修改「反中」的兩岸政策,要跟國民黨拼「內政」政績,這樣才有重返執政的可能性。2012年10月,謝長廷回福建漳州祭祖,並稱「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一個好風俗。」在祖祠中,他一度潸然淚下。在與廈大座談後,謝長廷則表示,兩岸要包容、面對、處理、超越差異。
不過,謝長廷回去後漸漸變了腔調,2013年他妄稱「兩岸在政治現實上是兩國」。在蔡英文上台前後,他為了獲得一官半職,在兩岸議題上更是趨於保守,張口閉口「中國」,而非他過去「登陸」時用的「中國大陸」。2016年6月,年過七旬的他,被蔡英文提拔為「駐日代表」。
謝長廷本來在政壇有一定的實力,並有屬於自己的派系「謝系」,但他「駐日」後,謝系已漸漸名存實亡。從派系角度看,掌門人外派日本得不償失。但謝長廷削減腦袋往日本跑,有一個合理的推測是為了錢。畢竟台當局的「外交官」待遇優渥,幹了幾年後餘生基本上衣食無憂。謝家這幾年還是比較差錢的,其養子謝維洲因為賭博欠下外債,一度鬧得沸沸揚揚。
謝長廷當上「駐日代表」後,絞盡腦汁討好日本,畢竟以民進黨的傳統和島內社會氛圍,媚日並不會讓謝長廷丟官。但放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他真不介意留下「漢奸」的罵名?歷史終究是由人民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