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8日,2022年度最魔幻的國際性政治事件在日本突然發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髮表演講時,被現年41歲的山上徹也使用自製槍支近距離攻擊,雖然其在第一時間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但最終因傷勢過重救治無效而身亡。
7月12日,安倍晉三的葬禮在東京增上寺舉行。由於屬於私人葬禮,因此出席的基本上都是安倍家族的親朋好友。在11日晚開始的守夜儀式上,包括現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內的2500多名政界、經濟界和國際要人前往悼念。
儘管安倍晉三本人已然「入土」,不過日本政界卻並不希望這位二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就這麼突然告別政壇,徹底喪失影響力。於是在其個人葬禮過後,也開始籌劃國葬事宜。
北京時間8月26日,日本內閣會議經過商議最終決定,同意給安倍晉三舉行「國葬」,並特別撥付2.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48萬元)作為國葬經費,於9月27日在位於東京的日本武道館內舉行。
現任和前任元首的葬禮,始終都被認為是國際間重要的政治活動,特別是享受國家規格的國葬,更是東道主與其他國家間關係好壞的直接證明。
根據日本政府內部人士表示,日方已經向包括195個邦交國發出邀請,希望各方參加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活動。考慮到安倍晉三生前在國內和國際上的重要影響力,屆時出席葬禮的人數或將超越日本政府的預期,因此日方正積極協調,希望將出席人數上限設立在6400人左右。
援引各方媒體報道,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前總統奧巴馬基本確認出席,印度總理莫迪有意出席。至於曾經考慮出席的法國前總統馬克龍,則臨時宣布因「內政方面的日程安排」,計劃放棄赴日之行,改派前總統代表出席,至於是薩科齊還是奧朗德,還需要法方的進一步確認。
馬克龍的臨時變卦,並不讓人感到意外。首先,日本國內屢屢飆升的新冠疫情確診病例以及糟糕的安保狀況,極易威脅到馬克龍的安全狀況。其次,國內居高不下的通脹率,俄烏衝突的蔓延等等一系列考驗都急需馬克龍去解決,千里迢迢趕往日本「送別」安倍,似乎沒那麼必要。
如果說馬克龍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普京則是完完全全沒有出席安倍葬禮的心思。早些時候,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表示,普京沒有出席安倍國葬的計劃,並且俄方也沒有考慮派遣官員參加安倍國葬。按理來說,普京和安倍有着多年打交道的經驗,雙方即便算不上「老朋友」也屬於「老熟人」,但普京的態度卻如此決絕,很明顯他並非想和安倍晉三這麼一個「死人」叫板,而是不滿俄烏衝突期間日方一意孤行跟隨美歐無腦制裁俄羅斯,再加上日俄之間的領土爭端,俄羅斯更不會給日本好臉色。
反之,如果普京此次選擇出席安倍國葬,那麼等同於向國內外宣告,俄羅斯已經無力應對俄烏衝突爆發後的危急局面,寄希望於同西方國家「改善關係」。
那麼眼看各方對出席安倍國葬的不同態度後,中方是否會選擇出席呢?雖然外交部還未就此問題做出明確回應,但是從目前的中日關係態勢上分析,大概率會和俄羅斯一樣,不出席安倍國葬,原因無外乎三點:
1、在執政期間,安倍對中日關係所做的「貢獻」基本上以負面為主,慰安婦問題、釣魚島問題、台海問題等等,都是右翼出身的安倍晉三用來攻擊中國的議題。中日關係陷入如今的歷史性低谷,安倍本人「功不可沒」。
2、在其下台後,安倍晉三也沒停止對涉華議題的炒作。參拜靖國神社、叫囂「台灣有事等同於日本有事」,甚至於妄想竄台為李登輝掃墓,徹底暴露其軍國主義分子的面紗。
3、在邀請各大邦交國之外,日方甚至還將台當局列入受邀嘉賓名單中,將「邦交國」與我國台灣地區置於同等地位,赤裸裸挑釁「一中紅線」。安倍葬禮後的9月29日,正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方如此不顧及影響在台灣問題上踩雷,那就別怪中方拒絕出席。
話又說回來,如果安倍晉三聯想到日本政府將其國葬當成一筆政治交易,不知道他內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