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迪拜馬拉松都因其高額的獎金(冠軍獎金高達20萬美元,世界第一)而吸引諸多世界好手前來參賽,單獨這一個優勢就足以讓這個賽事成為每年最受馬拉松運動員關注的幾大賽事之一。直白點,參賽者尤其來自非洲肯雅、埃塞俄比亞的高水平選手,就是奔着錢來波斯灣跑步的。
迪拜馬拉松的賽道非常不錯,與柏林馬拉松賽道很有一拼——賽道又平又直,沿着海邊的朱美拉海濱大道佔了絕大部分,全程只有兩個折返和一個直角彎道;1月份的迪拜天氣宜人,平均最高氣溫攝氏22度,最低14度。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4場馬拉松比賽中,有四名男子選手跑進2小時5分,三場都是迪拜馬拉松,另外1場是201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需要說明的是,那年波馬比賽,風還幫了選手不少忙)。然後只有3場馬拉松比賽中,有六名女子選手跑進2小時22分,這3場都是迪拜馬拉松。
金錢的刺激就是這麼直接!可以說是寸光陰寸金。
2018年的迪拜馬拉松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七名男子選手跑進2小時5分,第六名成績2小時04分15秒,與此同時,四名女子選手跑進2小時20分。這樣的成績歷史上任何一場馬拉松都難以企及。
今年迪拜馬拉松的比賽將在1月25日進行。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組委會將獎金砍掉了一半多。2018年總獎金81萬6千美元,今年直接削減到38萬5千美元。不過跟去年一樣,獎金池裡還會有9千8百美元獎金專門發放給阿聯酋本地出色選手。
下表是迪拜馬拉松去年和今年的獎金對比(單位:美元):

首屆迪拜馬拉松在2000年舉辦,但是賽事到2008年才突然火了起來,原因就是那一年迪拜政府把這個賽事的總獎金提高到了100萬美元(創造了世界紀錄),冠軍的獎金高達25萬美元。
埃塞俄比亞傳奇運動員海勒-格布雷斯拉西耶以2小時4分53秒的成績奪得2008年迪拜馬拉松的冠軍,將迪馬的賽道紀錄提高了將近5分鐘,PB了27秒。

(嘻嘻,我跑一場掙得錢夠你們跑一年)
100萬美元的獎金池持續到2012年,據世界路跑協會的統計,迪拜馬拉松從2008年到2017年都是世界上總獎金最高的馬拉松賽事。(目前這個統計已經不更新了,因為統計員在2018年2月去世了。)
另外,像跑進多少時間再獎勵多少錢,或者打破賽事紀錄獎勵多少錢,這些很多都不公開。不過還是能查到一些:
全球六大滿貫賽事里,歷史最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獎金和破紀錄獎分別是15萬以及5萬美元,倫敦馬拉松這兩項獎金分別是5.5萬美元、12.5萬美元,芝加哥馬拉松冠軍獎金10萬美元沒有破紀錄獎金,成績最突出的柏林馬拉松冠軍獎金4萬歐元破紀錄獎5萬歐元(總共摺合人民幣約66萬)。
國內賽事冠軍獎金最高的分別是上海馬拉松和廈門馬拉松,獎金4.5萬美元。上海馬拉松破賽會紀錄獎金是1萬美元,廈門馬拉松則分的比較細——破世界紀錄獎金100萬美元,破國內賽事紀錄獎金5萬美元,破廈馬賽事紀錄獎金3萬美元。
倫敦馬拉松的獎金與其他大滿貫賽事如紐約和波士頓相比都低,但是組委會用高額的出場費予以彌補(比如設定跑進2小時5分獎勵10萬美元)。所以可以看到,每年倫敦馬拉松幾乎都能籠絡到當世最高水平的男女子運動員來參賽,這個比賽的浮動獎金特別高,其他比賽基本上比不了。
但插一句題外話,倫敦馬拉松這樣的設置,更容易出成績。因為像迪拜馬拉松這一類的,選手可能更願意跑名次而不是成績。除非組委會把錢再向破紀錄上面砸一些。
今年迪拜馬拉松的獎金削減後,很明顯它也不再是世界上最壕的馬拉松賽事。取而代之的是波士頓馬拉松,上面已經提到,波馬冠軍獎金15萬美元,目前世界第一。
不過2018年12月同樣一場阿聯酋的賽事——阿布扎比馬拉松不容忽視,儘管是第一屆,冠軍獎金就有10萬美元,總獎金35萬8千美元。對於志在掙錢的馬拉松高手來說,這兩個比賽獎金高,又都在阿聯酋境內,重要的是比賽時間又非常接近,連續參加兩場是可行的。
另外,媒體也聯繫了迪拜馬拉松組委會,詢問為何削減獎金等問題,賽事新聞官Alan Ewens 沒有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