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國產劇之殤。
魚叔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用「殤」那麼非主流的字眼,可能比較配吧。
不是懸浮,就是油膩,讓人沒眼看。
所以每次看到別家有優質職場劇,總是分外眼紅。
最近,隔壁泡菜國又出了部9分+作品,堪稱王炸——
《棒球大聯盟》스토브리그
這部劇是高開高走。
即便同期對手各個實力強勁,它的口碑照樣一路絕塵。
豆瓣評分從開畫的8點多,一路攀升至目前的9.3。
在韓國的收視率也是節節攀升,備受泡菜國民眾的歡迎。
才播到第五集,收視率已經破了12%,比大熱劇《愛的迫降》沖得還猛。
擔綱男一的南宮珉。
去年年初已經有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大熱劇《囚犯醫生》;
年底又迎來了這部評分逆天的《棒球大聯盟》,挑劇本能力堪稱一流。
《棒球大聯盟》,劇名略顯熱血中二。
其實不然。
英文名Stove League,意為——
職業棒球隊在兩個賽季中間,調整戰略,增強戰鬥力的儲備期。
它講述的並不是賽場上的正面作戰,而是賽場下的種種黑幕與角力。
更接近職業劇類型。
此次,南宮珉飾演的是球隊團長(職業經理人)白勝秀。
但凡他帶過的隊伍,無一例外,都從曾經的排名倒數,一路衝到了榜首位置。
領導能力極其出眾。
此次,他又有了新的挑戰。
負責帶隊職業棒球中連續四年墊底的球隊——夢想隊。
劇集開場,就是一場賽季收官戰。
聯賽倒數第一的夢想隊VS排名第二的海盜隊。
比賽伊始,局面尚算好看。
夢想隊王牌球員任東奎發揮了自己頂級球星的實力。
一記全壘打,引發全場歡呼。
但短暫的高光以後,場面就開始一瀉千里。
先是隊內其他球員的低級失誤不斷,丟分連連,士氣銳減。
再是夢想隊教練團內部爆發肢體衝突。
在對手球員和自家球迷面前,上演了一出全武行,顏面丟盡。
最後輸了比賽,幾名球員依然嬉皮笑臉,毫無戰敗的羞愧與難過。
甚至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意思。
惱得球迷們連聲咒罵,提前退場。
用解說員的話形容,這場比賽完美詮釋了夢想隊為什麼是最後一名。
從內到外的潰敗,從面子到里子的盡失,糟糕得相當徹底。
顯然,這是一支習慣並安於失敗的球隊。
要對它動手加以改造,難度不可謂不大。
新官上任,白勝秀還沒來得及燒三把火,又再次見識了球隊內部的眾生相。
首先,是有人急火火地趕來「教做人」。
任東奎,隊內的11年元老、數次金手套獲得者、夢想隊的心臟。
他在白勝秀剛上任不久,就以雷鋒般的熱情,要向新團長介紹球隊各成員的情況。
這個球員球速穩步提升,那個球員的打擊不行。
表面,他似乎是知無不言、急人所急,積極幫着白勝秀出謀劃策,展現友好。
實則,是在彰顯自己在球隊內的絕對影響力與權威性。
是在暗示,這個球隊,他才是真正的老大與領導者。
其次,教練團內訌嚴重,各自為政。
夢想隊的教練團,除了一位主教練外,還有幾位手下教練,暗自分裂成了兩個派系。
互相攻擊,玩小手段,搞得主教練實際毫無實權。
上一賽季再度以墊底成績告終後,主教練面臨下台。
底下的兩波人馬自然是虎視眈眈,都想順勢上位。
新團長上任,雙方都想套近乎,拉入自己陣營。
故意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分別邀請聚餐。
白勝秀兩頭都去了,被諷刺為「腳踏兩條船」。
於是他以一個軟釘子噎了回去:
「兩條船?我們不是同一支隊嗎?」
說的那個教練啞口無言。
明星球員在隊內稱霸,耀武揚威;教練團一盤散沙,內部撕裂。
夢想隊內部種種問題都被白勝秀看在眼裡。
那麼,他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次召開員工會議,新團長就傳達了三項指示。
第一,主教練繼續留任,並且將與他簽約三年。
第二,教練團內部的派系鬥爭他不會幹涉,原來怎麼樣,之後還怎麼樣。
what?
主教練無法帶出成績,球迷怨聲載道,為什麼還要讓他留任?還一簽就簽三年?
教練團內鬥明顯,已經嚴重影響球隊運行,新團長不是該大刀闊斧地改革?
白勝秀這邊發表了指示,員工那邊就炸開了鍋。
看他們一個個臉上的表情,內心對新團長的不屑根本懶得掩飾。
但要知道,白勝秀可是曾有着一連將三支墊底球隊帶向勝利的輝煌戰績。
他這麼做自有他的理由。
首先,球隊連年輸球,早已沒有經費外聘大牌教練。
其次,如果是從內部兩個派系的首腦中提拔出一名升職,那得到的,勢必是一個只有一半人追隨的主教練。
主教練,換不得。
再者,現任主教練並不是沒有能力,只是受團隊內訌拖累。
續約三年,恰恰是給足他底氣與信心,讓他能夠放開拳腳,重新在團隊內樹立威信。
如果說前兩項指示,已經讓員工無法理解。
那麼第三條,在他們看來,簡直是失心瘋了。
白勝秀的第三個指示就是,要將當家球星任東奎交換出去。
消息一出,立馬有和任東奎交好的職員,將情報捅到了他那裡。
這可把這位更衣室霸主氣炸了。
要知道,任東奎可是聯賽勝利貢獻值排名前五的明星球員,影響力不可小覷。
在他看來,這就相當於自己一個一家之主,被保姆要求另立門戶。
出於報復,當晚他就砸了白勝秀的車窗,往裏面扔進自己的獎盃和一沓錢。
還安排混混將他打了一頓。
暴力威脅不夠,又玩輿論戰術。
請了一堆記者朋友吃飯,「委委屈屈」地控訴新團長要拿一個水平不過中等的投手來交換自己。
消息很快見諸網絡,點爆了輿情。
夢想隊球迷紛紛痛罵,這是哪來的豬腦子團長。
這一通操作下來,換作其他人,可能早就歇菜了。
但任東奎沒有搞清楚的是,自己的對手可是白勝秀。
情況當然是另一碼事。
原諒魚叔無法再多劇透。
白勝秀KO任東奎、說服所有職員的戲碼,必須大家親自去看,才能領會其中的戲劇張力。
他語氣溫和但態度堅定、氣場強大。
通過一系列的說事實、擺論據,讓所有原先對他不以為然、動不動就打斷他說話的職員們心服口服。
答案揭曉的時候,所有員工都瞠目結舌。
原來自以為了解到的內幕,不過是煙霧彈。
深信不疑的王牌球員,也不是無可取代。
國產劇中,這種主角逆襲橋段往往被拍得浮誇、尷尬。
但《棒球大聯盟》卻處理得相當有說服力。
配合利落的剪輯、熱血的BGM,讓人看了心潮澎湃。
僅這一個段落,就知道為什麼豆瓣網友們會打出9分+。
這部劇剛播時,製作方就放話,「全劇沒有虛假、戀愛線、演技漏洞」。
(但貌似還是有一丟丟戀愛戲份)
魚叔看到第七集,也認為此話大致不假。
說到這裡,必須表揚一下男主南宮珉的演技。
作為一個智珠在握、成竹於胸的人物,白勝秀的人設,某種程度上和《囚犯醫生》里的羅以帝有部分重合。
但在南宮珉演繹下,兩者又呈現出了明顯的區別。
身負血海深仇、黑化後的羅以帝桀驁不馴,鋒芒畢露。
只是上班族一枚、朝九晚五的白勝秀,卻是不動聲色、精光內斂。
同樣都是「面癱」表演,國產霸道總裁啥內心戲都傳遞不出來。
白勝秀波瀾不興的外表下,卻自有一股干大事的沉穩氣質。
無需豪車、墨鏡、旋轉門三件套,也不需要走路帶風之類的老套鏡頭。
《精英律師》里的靳東
演員依託細膩表演呈現出的大將風範,就已經是智慧人設的最好背書。
我們現在總愛討論「偶像」與「演員」之間如何天差地別。
但其實,這兩者並不必然是反義詞。
事實上,南宮珉年輕的時候也曾是「花美男」一枚,參演了不少6分左右的偶像劇。
曾經一頭厚重無比的劉海,就是無法抹滅的證明。
但人家顯然並不滿足於當一個花瓶。
蓄力修鍊後,迎來的是這一兩年的作品爆發。
相比起來,我們國產同年齡段的很多男演員,就顯得太不爭氣了。
三十五開外、四十歲往上的中生代,都仍沉迷於拍攝毫無邏輯的尬寵言情劇。
一張圖根本放不下
對演員工作的敷衍(懶惰)和懈怠(撈錢),簡直不加掩飾。
不過話又說回來。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有演員自身的問題以外,還有國產劇本不行的鍋。
大量外行編劇閉門造車,導致我們的職業劇完全沒法看。
就算是高口碑好演員,也能給生生拉低路人緣。
在這點上,《棒球大聯盟》又可以教國產編劇做人了。
劇本夯實,節奏沉穩,台詞高光,衝突精彩。
別看魚叔誇獎那麼多,大家以為肯定又是哪位大編劇的手筆。
但實際上,編劇老師是新人出道,這才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根本韓網的爆料,這位李新華編劇35歲之前都一直在打工。
可能也正是因為有豐富的社會閱歷,才能將職場中的蠅營狗苟,描寫得如此繪聲繪色。
不懸浮,不虛假。
要論劇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情節,還不是白勝秀如何力挽狂瀾。
而是夢想隊全隊上下的陳腐與墮落。
以往職業劇在揭露職場黑暗時,都偏愛聚焦領導是如何濫用職權、不可一世。
《棒球大聯盟》當然也有類似的刻畫。
但更多的,卻是偏重於展現基層的懶散推脫,甚至於暗箱操作。
就說其中一場戲。
球隊失利以後,運營組、營銷組、宣傳組、球探組、戰力分析組聚餐喝酒。
大家聊到這難看至極的賽季成績,在哀嘆連連之外,不忘互相甩鍋。
宣傳組組長怪球員不爭氣。
營銷組組長覺得都是沒錢鬧的。
球探組組長怪教練沒有培養好新人。
大家都有理由,一推四五六,只把自己撇的乾乾淨淨。
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自認曾經勇闖天涯。
都是怪別的雪花不爭氣,才把自己拖下水。
人人都有問題,所以人人都不必擔責,無法追責。
只能惡性循環,一起抱團爛下去。
有工作經歷的人,想必更能理解這荒謬的邏輯閉環。
既然能甩鍋,那就更加不怕破罐破摔了。
日常摸魚划水,插科打諢。
有聚眾說上司閑話的,有溜須拍馬球員的,反正就是不認真工作。
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球隊連年輸球、效益變差,為什麼這些人還能安之若素?
白勝秀在開場就點出了要害:
因為棒球在韓國是商業價值很高的熱門運動,所以「就算倒數第一,大家也照樣餓不着」。
任東奎也曾揶揄宣傳組組長,「我不常常拿幾個獎,你們還有事做嗎?」
組長的臉掛不住,回以一句,「沒事做我也有工資」。
所以他們其實根本不在乎球隊成績好不好,反正錢照拿,誰認真誰吃虧。
這些看似隨意、實則犀利的台詞,已經很難在懸浮的國產劇中看到了。
《棒球大聯盟》舉重若輕地將這些痛擊要害的大實話,散落在許多不經意的角落裡。
使得整部劇的觀感層次更加豐富,情節也更耐人尋味。
說到底,一支球隊,就是一個小職場,更是一個小社會。
因為集體制度的不完善,導致人浮於事,甚至中飽私囊。
因為一群利益既得者的存在,如白勝秀這樣想干實事的,辦點事總是千難萬難。
這二者互相纏繞,導致惡性循環。
往小了說,可以讓一家企業每況愈下。
往大了說,可以讓大家能想像到的最大的一種集體,江河日下。
大家看這部劇里的情節有多親切,現實狀況就有多糟糕。
如果哪天我們能看到國足拍成電視劇。
那就是真的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