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2月21日,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440億,而從目前正在熱映的幾部片子的票房來看,今年最終總票房已經超越了去年441億,不過這離年初信心滿滿的600億預估實在差得太遠。
這兩天,關於電影惡評黑評這事一直在網絡上發酵,人民日報、豆瓣、貓眼都成為輿論的主角,「電影評分」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點,到底惡評是否傷害了電影產業,又或者說整個事件的背後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而回看今年的電影市場,從年初的《美人魚》以近34億的票房登頂今年票房NO.1;國慶檔《湄公河行動》以近12億成為今年的票房黑馬;再到備受爭議的《長城》和《擺渡人》票房目前也已經分別收穫破8億和3億的成績。或許我們從整體數字中可以直觀看到的是,電影的評分似乎並沒有過多的影響票房。
《百鳥朝鳳》:「跪」出來的排片率
上映日期:2016年5月6日
可查成本: 1500萬人民幣
豆瓣評分:8.0
票房:8069萬人民幣
《百鳥朝鳳》可能算的上是今年最「出位」的電影了。因內容題材偏小眾,排片問題、再加上撞檔《美國隊長3》,使票房7天僅過300萬。而《百鳥朝鳳》出品方之一、勞雷影業總裁方勵卻用「一跪」改變了這一慘淡的局面。方勵在直播平台呼籲全國各大影院 「能不能給中國電影一次機會」,隨後 ,他為懇求院線經理在周末為這部電影增加排片,在直播中下跪磕頭。這一事件迅速在電影圈發酵,並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討論。不過伴隨着質疑,電影《百鳥朝鳳》的排片和票房卻一路扶搖直上,迎來了激增。無論初衷如何,單從下跪事件之後的結果來看,從300萬到8069萬這一票房很明顯證明了方勵的「跪」是有很有效的。
回到電影本身,在電影被視作快速文化消費品的時代,這樣一部講述發生在黃土地上兩代嗩吶藝人間的故事,無論在內容題材、電影語言、演員的選擇還是影片的整體營銷,讓這部電影被貼上「文藝小眾」的標籤不為足奇。而主流觀眾的觀影需求卻主要集中在商業片和製作龐大的大片等,而如《百鳥朝鳳》同類型題材的藝術片的生存空間到底在哪裡,或許才是值得去思考的,畢竟方勵下跪這事不可複製。
《魔獸》:一部用十年情懷召喚來的「粉絲電影」
上映日期:2016年6月8日
可查成本:1.6億美元
豆瓣評分:7.8
票房:14.72億人民幣(中國)
《魔獸》,這個被稱為滿載「網生一代」青春歲月和回憶的IP大電影,就這樣靠着無數個玩家的支持,以首日3億,2天6億,成為內地影史兩日票房報收最高的進口片,而到了第5天,票房已然突破10億大關。最終以近15億的票房全國票房第三收官。這票房數字的背後,是《魔獸世界》在中國積澱十年影響力的表現,而對於遊戲改編的電影它成功率本身就很高,何況又是這一部製作較好的大電影,獲得這樣的票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超級IP的《魔獸》,除了與品牌的合作之外,早在電影上映前一年就已經開始布局周邊衍生品。電影相關服裝、電腦、汽車等大品類商品就已優先授權。據了解,《魔獸》周邊衍生品的一個品項授權金額都在10萬美元以上。就比如在魔獸中國衍生品合作夥伴時光網上,更是一次性就推出了100多個不同品類的授權衍生品,其中單價最高的是價值2500元「國王萊恩之劍」,以精品模式衝擊骨灰級玩家的小眾市場,再通過飢餓營銷的方式,這些忠實且購買力實足的遊戲粉絲自然會買單。
也許對魔獸玩家來說,電影質量的好壞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了,驅使他們走進電影院的主要動力,就是赤裸裸的「情懷」。
《美人魚》:欠星爺的電影票繼續還
上映日期:2016年2月8日
可查成本:4億人民幣
豆瓣評分:6.9
票房:33.89億人民幣
相比於《西遊·降魔篇》的12億票房來說,《美人魚》最終超過33億的票房已經打破了太多的紀錄。首日票房高達2.8億,單日最高出現在2月14日情人節,一天之內就破3.1億,首周七天吸金18億,將華語片的首日、單日、首周這三項票房紀錄齊齊打破。上映12天時,票房超過了去年最高票房24.39億的《捉妖記》、名列內地影史冠軍,上映19天時,成為內地首部邁進30億大關的影片。而這一個個數字背後,一大部分源自「周星馳」本身的號召力,而另一小部分則是春節檔,這個每年票房的制高點。
情懷,一直以來都是周星馳電影繞不過去的關鍵詞,「周星馳」本身就已經是一個超級大IP。他裝載着幾代人的記憶。《美人魚》的整體營銷也以星爺的情懷為主,並配合著「星女郎」海選的話題熱度。 最終,近34億的票房數字,讓我們看到了星爺的實力與號召力。或許我們更應該期待下一個「周星馳」。
《湄公河行動》:自來水高歌的主旋律啊
上映日期:2016年9月30日
可查成本: 2億人民幣
豆瓣評分: 8.1
票房:11.84億人民幣
《湄公河行動》應該算的上是今年的票房黑馬了,由「湄公河10.5販毒大案」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中國特別行動小組替國家和十三名事件中遇難同胞洗凈屈辱,沉冤昭雪的精彩故事。主旋律的內容題材,又選擇了定檔國慶這個特殊時期上映,再加上主演張涵予和彭于晏的硬漢形象,最終以近12億的票房收官,這樣數字相比以往警匪題材的影片來說算是不小的突破。
細數這幾年,主旋律題材的電影口碑越來越好,在內容選擇和製作水準上有很大的提高,從之前的《集結號》到去年的《智取威虎山》,再到今年《湄公河行動》,這三部電影口碑和票房都讓人驚喜,而這三部電影除了主旋律這個特點之外,還都是由張涵予主演。
《大魚海棠》:想做第二個"大聖歸來"
上映日期:2016年7月8日
可查成本:3000萬元人民幣
豆瓣評分:6.5
票房:5.65億人民幣
去年一部《大聖歸來》9.56億的票房讓人們對國產動畫重新燃起了信心。而今年在接檔的國產動畫中,被定義為第二部《大聖》的《大魚海棠》在還未上線時,就獲得了較高的關注。一部醞釀了12年,在2013年眾籌158萬,創造了史上眾籌數額最大的動畫電影項目。隨後,在光線傳媒3000萬的投資下這部極具情懷的動畫電影才得以籌拍完成。電影的主題曲還邀請陳奕迅特別演唱。也許因為前期製造了大量的噱頭,讓廣大網友對這部電影期待太高,以至於在影片上線後,評論呈現差評與抄襲等口碑兩極化的觀點。
有人用「最失敗的情懷營銷案例」「 這是一部典型的被「情懷」玩死了的電影」來評價《大魚海棠》。不可否認,與《大聖》的自來水及好口碑相比,人們對《大魚海棠》的挑剔也情理之中。作為《大魚海棠》出品人的光線總裁王長田在採訪時這樣說:「動畫電影將逐步佔據中國電影票房的15%左右。2019年我們會有石破天驚的重磅影片出來。2019年以後,我們有能力一年出三個《大魚海棠》、《大聖歸來》這種級別的動畫片。」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內外一起撕
上映日期:2016年11月18日
可查成本:5000萬人民幣
豆瓣評分:6.8
票房: 4.8億人民幣
獲得多倫多電影節國際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費比西獎)、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斬獲最佳影片「金貝殼獎」,由馮小剛執導、范冰冰主演的《我不是潘金蓮》算的上是今年比較高聲量的話題電影了。就目前4.8億的票房成績來看實在算不上太高。相比於票房,《我不是潘金蓮》在宣傳上或許更有看點。除了預熱階段,那一幅幅創意爆棚的主題海報,有人物場景的復古海報、導演內心戲海報、倒計時海報和不同版本的預告片。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電影上映前,馮小剛在微博以潘金蓮的口吻給萬達王健林寫了那封信,斥責萬達影院因私人恩怨排片率低,譏諷其壟斷行為。隨後,王思聰也做出回應,兩者的這一「撕」可謂是給票房又一重磅催化劑。一場撕逼,給電影帶來的效果是直接可觀的。
經歷了排片撕逼,口碑兩極等不同程度的問題後,《我不是潘金蓮》目前的票房並沒有破5億。事實上,《我不是潘金蓮》早前就和耀萊影視簽下了5億的保底發行協議。而這近2000萬的票房缺口最終如何處理,就不得而知了。
《荒野獵人》:為了「小李子」多年的影帝夢
上映日期:2016年3月18日
可查成本: 1.35億美元
豆瓣評分:7.8
票房:3.7億人民幣(中國)
小李子終於結束了陪跑多年的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一直被提名卻始終無緣奧斯卡的萊奧納多終於憑藉《荒野獵人》奪得影帝。而「陪跑22年,小李子終於拿下奧斯卡了!」這一消息也在國內眾位吃瓜群眾的朋友圈廣為流傳。2月29日獲得奧斯卡影帝這一消息,對於即將於3月18日在國內上映的《荒野獵人》來說應該是最好的一劑營銷手段。
《荒野獵人》是一部冒險題材的影片,在國外上映時還因太過血腥而被定為R級限制級。整部電影可以用「太血腥」「太暴力」這兩個關鍵詞貫穿,在推廣時期這也成為最大的宣傳點。隨着影片在國內上映,小李子還特意來到中國為電影跑宣傳。在內地突破3.7億票房成績,對《荒野獵人》也算是個還不錯的成績。而這3.7億主要歸功於「小李專業陪跑多年終於拿到奧斯卡影帝」的話題效應,增加了影片的關注度,大家走進影院的理由也許只是 「小李子獲奧斯卡影帝的一部電影」,也或許大家看的並非是這部電影,只不過是要湊個小李子的熱鬧而已。
《瘋狂動物城》:萌力征服一切
上映日期:2016年3月4日
可查成本:2億美元
豆瓣評分:9.2
票房:15.3億人民幣(中國)
以15.3億佔據年度總票房第二的《瘋狂動物城》成為首部票房達到 10 億的動畫電影。作為迪士尼第55部動畫長片,它不僅在豆瓣上刷出了9.4的高分,爛番茄新鮮度也達到99%。迪士尼的票房號召力自然是一部分,影片中的樹懶也成為社交營銷的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點,這隻萌萌的樹懶竟然與國民老公王思聰撞臉,二者的對比圖片紛紛在社交平台流傳。
除了電影本身的話題,《瘋狂動物城》的營銷相比於其他電影也是比較有亮點,無論是植入還是和品牌聯合推廣,都是基於電影為基礎,根據劇情需要特別設計,像裏面的「just zoo it」其實就是基於NIKE 的 slogan「just do it」改編等等。上映之前還恰逢奧斯卡,《瘋狂動物城》也追了把熱點,惡搞了參賽影片,用電影中的角色做了各種奧斯卡影片的海報;還有H5的互動小遊戲以及電影周邊產品。其實可以看到,《瘋狂動物城》成功的原因,是基於好的IP與營銷共同的產物。
《長城》:張導開啟「中國式好萊塢」模式
上映日期:2016年12月16日
可查成本:1.5億美元
豆瓣評分:4.9
票房:目前8.9億人民幣(截至到12月29日)
《長城》自上映以來,一直爭議不斷。但不可否認的,票房說的過去。張藝謀的首部英文片、斥資1.5億美金,迄今為止成本最高的中國電影、好萊塢牽手中國製作出的最大規模的合拍片,以及馬特·達蒙的首部亞洲題材電影,《長城》的主演團隊陣容也比較強大,除了馬特•達蒙的加盟外,還包括威廉•達福、景甜、劉德華、張涵予、鹿晗、彭于晏等等都是集實力、偶像等多類型的演員。這一個個看似足夠有噱頭的標籤似乎並沒有拯回《長城》的口碑。相比於對電影的無視,有話題點對電影本身來說也是一種潛在且免費的營銷。或許「他究竟有多糟?」「景甜到底是誰?」也可能成為人們願意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的理由。
《擺渡人》:超級卡司雲集的年終押寶大戲
上映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可查成本:3億左右人民幣
豆瓣評分:3.7
票房:3.4億人民幣(截至12月29日)
由王家衛監製,張嘉佳執導的《擺渡人》自12月23日公映以來,遭遇口碑爭議。雖然口碑並不高,可畢竟打着「王家衛監製」五個金字招牌,並集結了集齊了王家衛、張嘉佳、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鹿晗、大鵬、Angelababy、大鵬、熊黛林、李宇春、杜鵑、馬蘇、賈玲、柳岩、安又琪、張榕容、崔志佳、李璨琛等一眾大咖明星,讓影片在上映後的前三天一直蟬聯票房冠軍。
其實早在影片還沒上映前,作為主演的梁朝偉和陳奕迅在天貓雙十一狂歡夜高調亮相,為《擺渡人》佔台。可上映後口碑與票房形成了巨大反差,讓一向在微博上甚少露面的王家衛發了一條微博對自己這部新作遭遇的爭議進行回應,並用「擺渡人,渡人渡己,我喜歡」這樣一句話發表了自己的態度。隨後,包括星爺等一眾明星也紛紛轉發跟隨回應「我也喜歡」。
而關於近幾天惡意影評、故意刷低分引發公眾的輿論,把《擺渡人》和《長城》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可不管真假如何,口碑這事對於各位看官來說都是比較各人和主觀的,而作為年終國產電影的底牌,衝擊600億的希望,還差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