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2022年09月14日21:05:24 熱門 1539

文如其題,我每年都會給大家準備一篇主動基金的乾貨,算是把全市場的主動基金精選一遍進行測評。

每一次耗時都長達近一個月,字數達到兩萬多字,內容堪比一本基金百科全書,如果大家一時半會看不完,那就先收藏了吧。

不過本文僅提供投資工具的選擇,不提供暴富路徑,基金有風險,各位務必對自己的錢包負責。

接下來開啟正文,action

2022年行情比較低迷,統計主動股基的平均表現,年初到3月份,收益是-10%,股票市場中位數是-7.8%。

以賽道為首的行業基們幾乎全線崩塌,主動基金的收益也是集體翻車。

但隨着核心資產估值回調和消化,現在的風險是要遠遠低於2021年的,甚至可以說是權益基金布局的黃金區間

尤其經過21年很多核心資產的大幅回撤之後,之前很火熱的醫療,從高位回調了45%,再比如中概股,從高位回調了60%,消費和新能源也回調20%~30%。

中概和醫療們要回到前期高位意味着需要漲多少呢?

中概互聯網:上漲150%+

中證醫療:上漲70%+

白酒、新能源:上漲40%+

這時才開始研究布局基金的朋友應該慶幸,你開啟投資的起點比大多基民強太多,畢竟你的成本要比他們低得多,盈利機會大大增加。

只要大家選在估值合理甚至低估時進行買入,等到下一波放水周期來臨,市場一定會給予我們豐厚的回報。

所以趕在這個性價比凸顯的階段,我想再認真好好寫一篇關於基金要怎麼買的文章。

內容主要涵蓋了泛主題偏股基金、行業主題基金港股市場,債券基金等多個板塊方向基金。

目錄如下:


一、泛主題類偏股基金與測評

二、行業主題型偏股基金與測評

三、債券主動基金與測評


先上一張2022年基金全市場優選基金風格圖,建議先收藏起來~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將開啟乾貨輸出模式~~


一、泛主題主動基金


泛主題板塊其實屬於最簡單的投資模式,對於99%的基民,我都盡量建議投這類。

泛主題主動基金,簡而言之就是交給基金經理來篩選行業和個股,盡量做到行業分散,個股分散。

而主題型基金,則限定了行業主題,由於行業也有估值和周期之分,如果不小心踩到高位就可能賠錢,因此行業主動基金的投資難度遠高於泛主題基金,選擇時務必要謹慎。

我自己個人的建議是:

新人先圍繞泛主題的主動基來構建底倉,作為核星配置,這部分配置比例可以佔100%,最低也建議在50%~80%,因為泛主題基金是最簡單的投資模式,不容易出錯。

而剩下的20%~50%,則可以篩選一些自己喜好的行業主題基金,作為衛星的配置。


1、主動基金最致命的誤區


對於很多小白第一次買基金的時候,犯下的一個誤區,就是根據支付寶這類平台的推薦,盲目的去買基金。

尤其是行業基金,很多小白覺得一些很熱的行業,比如看到新能源、醫療、消費,都是長期好賽道,漲的也好,就完全忽略掉估值,直接無腦殺入。

還有的人則是輕微回調就開始蠢蠢欲動,梭哈式買入,殊不知已被套牢在半山腰上。

舉個例子,今年被罵的最凶的葛蘭,在18-20年收益率為193%,入選支付寶金選清單,看起來很猛。

當它出現1~2成回調後,很多基民就開始抄底,中歐醫療規模逆勢繼續大增,可結果呢,跌跌不休。

在業績差的離譜之後,今年又被支付寶金選榜單中移除了。

同理,就好比13~15年的頂流任澤松管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業績也是同期no1,如果你在16年回撤27%之後無腦殺入,會發行17年還是墊底,慘成接盤俠。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但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哥們的基和大盤成長的走勢基本一致,買他差不多就是在買高位的創業板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這些案例都充分說明,平台推薦,漲的好的基金,未必靠譜,切勿盲目跟風明星基金經理。

實際上,很多更好的基金,反而是不需要平台去推薦的,俗話話說得好,人多的地方不能去,切記。

那選主動股票基金怎麼選呢?你只要在選基過程中加一步就對了。

先區分主動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

再在同風格內找出綜合業績最好的基金進行配置。

之所以那麼多基民踩雷,就是因為沒有區分出基金的風格,買入的都是同一種最近兩年漲的很好的風格基金,比如滿手基金都是持倉茅台、恆瑞寧德時代啥的藍籌股,風險完全集中在一起。

在高位接盤後,下跌時也是一起跌。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參考21年2月前後,市場跌的最慘的就是大盤成長風格指數,而期間以大盤成長為風格的葛蘭、曲揚張坤、簫楠、馮波、劉彥春們等人業績都是慘不忍睹。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再對標同期中小盤價值,會發現同期中小盤價值風格的基金經理業績卻十分的出色。

所以買什麼基金不重要,如果和市場風格不對路,幹啥都白搭。

那話說回來,基金風格又分為哪幾類呢?

根據選股市值和成長性來區分,主要有四種:

1大盤成長、2大盤價值、3中小盤成長、4中小盤價值

如果你區分不清楚風格?那我直接告訴你,謹慎買近兩到三年業績最頂尖的那一批基金的風格。

舉個例子,21年你能看到各平台推的最猛的基本都是大盤成長風格基金,這時候小白準備入場已經晚了,因為基金經理擅長的大盤成長風格已經走向一個極端了,這時衝進去大概率是高位接盤。

如果我們巧妙地避開大盤成長風格,去找中小盤價值風格里漲最好的基金,這樣就可以大大避開虧損。

列幾個例子,曹名長,他屬於中小盤價值風格,主要是買一些估值很低,高股息的公司。

如何區分的呢?

我們可以用典型的價值指數中證紅利,來對比他的基金,會發現他的風格和中證紅利很像,基本未曾漂移過,這就是典型的中小盤價值風格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中歐價值發現以低估值為核心的策略,大多年份都成功跑贏了中證紅利,在21年實現了26.67%的收益率,而大多大盤成長風格基金在2021年是負收益。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中歐價值發現PK大成中證紅利

所以咱們雖然看到老曹19、20年業績很差,看全市場基金歷史業績排名肯定選不中它,但一對比又會發現,21年他的業績竟然又很好,排名前列。

那到底是為啥?因為中小盤價值風格起來了。

就好比我是籃球運動員,今年舉行籃球比賽,雖然我比不過奧尼爾,但比一般的大爺還是厲害的。

咱討論主動基金的時候,也一定不能繞開市場風格去談業績。

張坤要找人比,就只能找曲揚,蕭楠,彥春,葛蘭,少醒們去比,他們都是大盤偏成長的風格。

謝治宇要比,就只能找董承非,饒曉鵬去比,他們是大盤均衡型的風格。

曹名長要比,就只能找徐彥、丘棟榮去比,他們是中小盤價值型的風格。


選基正確做法:

盡量分散配置不同投資風格下,業績穩定,且名列前茅的

錯誤做法:

只挑最近三年業績最好的。

首先選基金經理,先大致明白了他的風格,尋找低估的風格,再去談業績。


2、對基金經理不同市場風格的區分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如何區分基金經理的風格呢?如果你有炒股經驗,可直接看上面這副象限圖。

大致可分為四個象限:大盤價值、大盤成長、中小盤價值、中小盤成長。

最簡單就是看下基金經理大致有哪些持倉股,落在哪個象限,如果分不清楚,放心,後邊我也幫你們劃分好了。

我們可以簡單的把基金經理分為四個風格象限。


1、成長風格


就是典型的逆周期大藍籌,典型代表是茅台、恆瑞醫藥、寧德時代這類市值大,成長性很確定的公司。

比如茅台公司的茅台酒,雖然市場上零售價只要1499,但真實的市場價高達2000多,也就是意味着茅台有至少30%以上的提價空間。

所以茅台只要每年把出廠價提上去一點,加上本來就供不應求的行情,業績基本可以確定每年都能上漲。

因此我們把茅台拉長時間去看,終究會有回報,只是收益率多少而已。

只要預期收益率>資金成本,那麼資金就會繼續買入茅台,直到把這個差價給填平。

比如20年疫情背景下,美債利率下降,海外資金成本降低,因此不斷推動茅台持續上漲,外資+內資一波沖沖沖,茅台從19年初到20年末一共漲了150%。

但隨着放水,美聯儲意識到通脹愈來愈不可控之後,加上經濟也開始復蘇,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也願意去借錢投資了,於是美聯儲又開啟了加息的節奏。

加息意味着美債利率上升,海外資金成本拔高,資金成本上升後,預期收益率<資金成本。

一看茅台的預期收益率不如資金成本了,於是又集體撤,撤,撤。

因此以茅台為代表的諸多茅股今年都出現了殺估值的現象。

茅台從21年最高的2月至今已累計跌去28%。

而對應風格的基金經理們相繼撲街。

最典型的就是愛豆張坤和中歐葛蘭~

可以預料,接下來美帝那邊市場利率還可能會繼續走高,這些茅股們依然會有相當大的壓力。

因此如果你滿手都是一個風格的大盤成長基,需要隨時做好面對回調的準備。

代表人物:傅鵬博、朱少醒、劉彥春、劉格菘、曲揚、葛蘭。

2、價值風格


價值風格就是典型如萬科A興業銀行中國平安這類估值很低的股票。

價值風格的公司周期性普遍較強,經濟向好時,企業利潤就會快速增加。

比如上游做鋼鐵、水泥、有色的原材料公司,下游企業要開工,做產品,不得進材料才行啊?

另外經濟復蘇,銀行壞賬也少了,業績自然也會變好,派發的分紅自然也就變多了

而且價值風格在加息環境下也是受利好最多的。因為一般只有在經濟走強的背景下才會開啟加息,加息也可以提升銀行保險公司的息差。所以像21年全球經濟又開始復蘇,那麼價值股整體表現自然就強了。

代表人物:曹名長、徐彥、丘棟榮、姜誠、王海峰


1、大盤、中小盤風格

相比價值風格,大盤公司和小盤公司區別是市值不同。

一般投資者不需要對大盤和中小盤風格的基金進行過度區分,但市值風格也可以適當進行風險分散。

比如去年以來大盤成長的風格行情走向了極端,茅台、五糧液、恆瑞醫藥這些大市值公司都漲上了天,那麼這時求穩的話,避開大盤,選擇小盤風格的基金,可以避開很大回調的風險。

盡量別去人擠人的地方就對了。

那麼問題來了,2022年下半年到底哪一類風格的基金,風險相對更低,更加看好呢?

我認為接下來整體價值風格可能會佔據一些優勢。

接着我們繼續看價值風格和成長風格的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十年前大盤成長的估值普遍只有十幾倍,而現在估值去到了25倍,以消費為例,過去消費股的估值普遍十幾倍,現在普遍二十三十起步,相對大盤價值而言,大盤成長的估值依然是偏高的。

那麼如果是選價值,是小盤價值好還是大盤價值好呢?

我又做了一條曲線進行驗證,事實證明小盤價值目前和大盤價值的估值是相差不大的,整體上比較均衡。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不過參考歷史上美聯儲加息周期中,每一次大盤價值的表現都是略強於小盤價值,加上2021年大盤價值遠遠落後於小盤價值,從安全性和性價比的角度來分析,大盤價值或許比小盤價值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我們參考03-06,12-13,以及16-18三段美聯儲加息周期可見,三段周期里大盤價值都跑贏了小盤價值,並且具有鮮明的優勢。

考慮到22-23大概率也是加息周期,因此綜合來看,22年我更傾向於大盤價值風格的基金一些。

但我還是強調,不建議直接進行梭哈某個單一風格,盡量還是做多種風格的搭配,降低基金組合的波動性。

比如大盤成長+大盤價值+中小盤成長+中小盤價值,也可以增加相應的均衡風格,這樣就可以實現有效的風險分散。

舉個組合的例子。


神玉飛+銀河智聯主題(大盤成長)

馮烜+興業聚利(大盤價值)

楊曉斌+金鷹產業整合(大盤均衡)

張曉泉+平安新鑫先鋒(中小盤成長)

曹名長+中歐成長優選(中小盤價值)

王創練+諾安安鑫(中小盤均衡)


在配置時,這六類基金進行等權重配置,就基本實現了風格分散,走勢相比一個單一風格要穩健的多(如果我們特別看好大盤價值風格的基金,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倉位佔比)。

在對應一個風格里選擇最優秀的主動基金,構成組合,既更容易跑贏滬深300,而且也不用承擔太大波動。


2. 基金經理風格匯總表

我也把市場上大部分的績優基金經理,根據投資風格和行業風格,進行了一個徹底的分類:


1、大盤價值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看好的大盤價值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8位。

分別是:興業馮烜、安信袁瑋/陳一峰、萬家黃海/高源、諾安蔡宇濱、華寶蔡目榮、工銀瑞信楊鑫鑫

下面我挑幾個代表選手詳細說一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興業馮烜:最新納入金牛二十的選手之一,人大經濟學碩士,CFA,從業經歷近20年,基金管理年限9年半,現任興業投資總監,經驗十足。

代表基金興業聚利(001272),自馮烜2018年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每年均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是絕對收益風格的權益基金經理,回撤控制的很好,三年最大回撤11%,是深度價值里回撤控制最好的。

因為追求絕對收益,高估時會適當降低倉位,選股也很穩健。

目前他的行業選擇相對比較集中,大部分倉位都配置在金融地產以及消費上,算是典型的大盤價值風格。

他的基金規模小又有打新,且基金管理人團隊持有200萬以上,利益和自身高度捆綁一致,值得考慮。

安信袁瑋:也是今年納入的金牛二十選手之一,物理學博士出身,做過科研,進入基金行業後研究過計算機、鋼鐵、有色等多個行業,早期也買過成長股,2018年後開始專攻價值股,基金管理近6年。

代表基金安信新常態滬港深精選(001583),自2016年4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在完整的6年中,5勝1負,只有2020年一年跑輸同期滬深300。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的特點是對於價格和價值的把控要做極致的測算,選股標準為「價值顯著高於交易價格」,選擇具有足夠安全邊際的企業,實現資產的長期保值和增值。

一句話就是,是一個喜歡買低估值的基金經理。目前他主要持有房地產及相關基建類行業,同時輔配銀行。

相比馮烜估值還有十幾倍,袁瑋的前十大持倉估值低到只有6.5倍,PB只有1.2倍,算是業內持倉估值最低的基金經理之一,目前他的基金自持也是百萬以上~

操作風格上,袁瑋的換手率也較高,偏愛交易輪動,比如四季度持倉中,增配了港股和地產龍頭。

他今年業績在幾位大盤價值風格中也是較高的,在普跌的情況下,仍然不錯的正收益。

交易型績優大盤價值風格基金經理也是比較稀有的,他的管理規模只有25億,靈活性也好,符合他的風格。

不足之處是它的回撤相對偏大一些,近三年業績相對也偏低。

諾安蔡宇濱:有IMI石化行業就業經歷,對化工很擅長,這方面能力圈突出,管理的基金業績、風控、打新等各方面表現都處於較優水平。代表基金諾安低碳經濟(001208),自2019年1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蔡宇濱的投資策略是秉承低估+基本優秀公司為主+估值合理的中小盤公司,長期持有估值合理的優質資產。

缺點是18年開始管理基金,生涯相對最短。

如果是想重點布局順周期方向,可以考慮諾安的蔡宇濱。

華寶蔡目榮:少數堅守大盤價值風格並且業績優秀的選手之一,也是資源類周期行業資深研究者,基金管理超9年,研究員、分析師、研究部總經理研究助理、基金經理助理、交易員等啥都干過,妥妥的老司機。

他的大盤價值風格的代表基金是華寶價值發現(005445),成立4年以來均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蔡的持倉風格非常注重估值,前十大持倉平均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市凈率1.2倍左右,主要以銀行、證券、地產為主。

在地產被摩擦了幾年的背景下,能夠相對滬深300取得一定的超額收益很不容易,也說明他的選股能力沒問題。

蔡的這隻基目前只有2億的規模,打新和靈活性方面都很不錯,作為大盤價值防守策略選項,值得考慮。

工銀瑞信楊鑫鑫:行業研究員出身,也做過投資助理,從業經歷近14年,基金管理8年多,也屬於老司機行列了。

代表基金是工銀瑞信創新動力(000893),自2019年2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3勝1負,只有2019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楊鑫鑫則屬於超級深度價值,極度注重行業分散和個股的性價比,在均衡的行業配置上優選個股,力圖獲取超額收益。

楊鑫鑫對估值的要求極為嚴格,前十大持倉平均9.6倍,持股的平均股息率甚至高達4.3%,屬於典型的高股息策略。

如果想追求純深度大盤價值,可以考慮工銀瑞信楊鑫鑫。


2、大盤成長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看好的大盤成長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9位。

分別是:銀華孫蓓琳/方建、銀河神玉飛、長安徐小勇、國泰林小聰、泰信吳秉韜、建信陶燦、工銀瑞信張宇帆、華安王春。

下面我再挑選3位代表選手詳細說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其中銀華孫蓓琳和銀河神玉飛都是金牛二十選手,建信陶燦則是金牛二十的前基金經理。

銀華孫蓓琳:經濟學碩士,CFA,行業+宏觀研究員出身,從業近18年,歷任大成和銀華兩家基金公司,基金管理9年,實力派女將。

代表基金銀華積極成長(005498),自2018年3月由他一手管理至2021年底,連續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孫蓓琳的投資風格比較類似於張坤、曲揚、劉彥春、蕭楠等,在大消費板塊有顯著的超額收益,屬於典型的藍籌成長風格。

但她的業績並不遜色這些明星基金經理,而且她的管理規模只有前面說的幾位不到1/20,更小更靈活。

銀河神玉飛:經濟學博士,07年入職銀河,有十餘年的投研經驗。

代表基金銀河智聯主題(519644),自2015年底由他一手管理至2021年底,在完整的六年中,4勝2負,在前期2016和2017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比較注重回撤控制,細分標的相對均衡,比如最新持倉有軍工、材料、芯片、醫藥、消費電子、軟件、白酒、汽車、電池等等。

他在大盤成長風格里不僅業績好,而且也是回撤控制的比較出色的一位,他的銀河智聯主題近三年最大回撤只有18%,小於同期滬深300。

另外神玉飛擅長長期持股,換手率不高,比如他長期重倉的立訊精密,從2016年至今,最高回報超10倍。

神玉飛的管理規模也只有23億,這隻銀河智聯主題的規模是2.7億,操作靈活性更強,不管是打新還是選股都非常靈活。

建信陶燦:北大金融科班出身,07年畢業即加入建信基金公司,從研究員一路做到現在的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從業14年,基金管理10年,也算是老司機一枚。

代表基金是建信改革紅利(000592),自2014年5月由他一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7年中,5勝2負,分別在2016和2018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長期回報穩健。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陶燦是最早嗅到並開始重倉新能源產業的老牌基金經理,當然他的能力圈遠不止新能源,還包含消費,醫藥,傳統製造等。

因此,我更偏向他的泛主題基金,怎麼選行業和個股,就看他了,主要看重他的經驗和業績。

比如他的建信鑫利(001858),規模只有4.2億,打新和靈活性方面也都比較合適。


3、大盤均衡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關注的大盤均衡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12位。

分別是:興全謝治宇/喬遷、新華欒超、建信王東傑、金鷹楊曉斌、國富徐荔蓉、博時陳鵬揚、鵬華戴鋼、交銀沈楠、華安高鑰群、工銀瑞信何肖頡、安信張競。

下面我再挑選2位代表選手詳細說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建信王東傑:金融科班出身,清華金融博士學歷,從業經歷14年,開始在高華證券(高盛中國)做了四年分析員,2012年加入建信,從研究員做到基金經理,業績表現非常優秀。

代表基金建信大安全(001473),自2015年7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5勝1負,只有2018年小幅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王東傑是從熊市裡成長起來的基金經理,2008年入行就遇到全球金融危機,15年開始管理基金又遇到股市大震蕩,所以他一直比較注重風險控制,近三年最大回撤相對也是最小的。

他的風控策略與謝治宇也比較類似,主要是行業分散,但他更注重勝率,選的都是大而不倒的行業龍頭,堅持「勝而求其戰「的理念。

他長期保持均衡穩健的投資收益,而且他的基金規模更小(總規模48億),他的另一隻建信戰略精選(005596),3億規模,還可以投資港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金鷹楊曉斌:研究員、分析師出身,從業年限也已經超10年,基金管理不到4年,實操年限尚短,但業績非常優秀,近三年業績相對是最好的。

代表基金金鷹產業整合(001366),自2019年2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均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楊曉斌說自己的風格最像朱少醒,都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投資分析框架。

但他早期是首席宏觀分析師,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型投資,喜歡先找到未來會景氣的行業再去選股投資,這點和老朱側重自下而上還是不太一樣的。

因為最早是先做固收+的偏債基金經理,所以他對風險把控做的比較好,屬於典型的行業分散+持股分散。

屬性上來說,我覺得他倒可以用來對標謝治宇,超額收益比較穩定。

另外,他的另一隻新基金鷹大視野(013209)規模只有3億,且可投資港股,也是也不錯的選擇。


4、中小盤價值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看好的中小盤價值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11位。

分別是:中歐曹名長/藍小康/袁維德、中庚丘棟榮、大成徐彥、英大張媛、國投瑞銀綦縛鵬、廣發唐曉斌/林英睿、中泰姜誠/田瑀。

下面我再挑選3位代表選手詳細說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先說一下,這三位選手都是金牛二十最新持倉中的基金經理哈。

中歐曹名長:曹名長是國內低估價值投資派的大師,專註低估股票十餘年,從來不蹭熱點,以他的代表基之一中歐潛力價值(001810)為例,雖然前幾年他的業績一般般,但也是因為低估風格不受歡迎的緣故,不過你看他2021年的業績,還是很亮眼的。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之前我們也入選過老曹,但因為期間更換更優標的換出去了,現在再一次將他納入金牛二十,一是之前我們持倉的價值基規模都比較大了;二是看中他還有一個中歐成長優選回報(166020),只有2個億。

另外這隻基中歐自家也持有900多萬,說明也很看好,缺點是管理費有點高,要2%,但我覺得打新應該能夠覆蓋~

大成徐彥:碩士學歷,十五年+的行業從業經歷,基金管理年限8年,18-19年中間有一年多的空窗期,19年底才開始重新接管基金。

代表基金是大成競爭優勢(090013),從他完整管理的5年來看,4勝1負,只有2020年小幅跑輸同期滬深300。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徐彥是中小盤價值風格,與曹名長不同,主打方向是周期類行業,偏愛工業、能源和材料。

徐彥擅長深入研究企業價值,以判斷企業價值為出發點,研究行業趨勢、商業模式和管理團隊,挖掘低估值個股。

他的換手率很低,從不關注短期市場,也不跟隨板塊熱點,堅持以合適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並長期持有的理念。

徐彥的管理規模也不大,只有35億,而且風控能力也強,長期保持較低倉位運行。

國投瑞銀綦(qi)縛鵬:工商管理碩士,從業經歷19年,基金管理12年,行業研究員出身,後來做過證券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策略分析師等等,經驗豐富。

代表基金國投瑞銀瑞利(161222),自2016年7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5年中,4勝1負,只有2017年小幅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綦縛鵬的風格有點像徐彥和曹名長的味道,屬於深度價值風格,持倉畫風類似中證紅利,估值在20倍上下。

特點是回撤控制極為出色,兩年最大回撤只有11.1%,同期300為20.2%,比老曹、徐彥都更突出。而且他的業績比老曹和徐彥都強不少,綦縛鵬是金牛二十中持倉比較久的選手,風格穩定,規模也沒有擴大,今年仍然繼續持有。


5、中小盤成長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看好的中小盤成長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8位。

分別是:華商高兵/梁皓、萬家李文賓、平安張曉泉/神愛前、建信邵卓、中信建投欒江偉、中融甘傳琦。

下面我再挑選3位代表選手詳細說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其中,平安張曉泉和建信邵卓都是金牛二十選手,平安神愛前是前牛基主力。

平安張曉泉:是清華學霸出身,平安研究總監,有色化工優秀分析師,有逾六年的基金經理經驗。

代表基金是平安新鑫先鋒(000739),自2019年6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持續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作為研究總監,善於藉助投研團隊的實力,業績突出,近三年業績達221%+,在全市場排名前50,但目前管理規模僅4個多億,規模與其實力並不匹配,目前性價比較高。

建信邵卓:看過邵卓幾次專訪,他在西門子和IBM有過工作經驗,屬於實體轉行的基金經理,目前基金管理7年,業績優秀。

代表基金是建信創新中國(000308),自2015年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在完整的6年中,5勝1負,只在2017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由於有過實體工作經歷,所以他對科技和高端製造方面有更深的理解,但他的能力圈不僅限於科技,在消費、醫藥、金融等都有一定行業輪動能力。

目前國家發力扶持小而美和高端製造,這是他的強勢點,值得考慮配置。

平安神愛前:咳咳,愛前,不是愛錢,有五年多的基金管理經驗,十三年投研經驗,極致的成長股選手。

代表基金是平安策略先鋒(700003),自2016年7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5年中,3勝2負,業績波動較大。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神愛前擅長在大消費(含醫藥)、科技、高端製造等主要行業中進行均衡配置,在能力圈裡做性價比。

如他自己所說「我只想做一名純粹的投資人,不追排名,不求規模,不看重薪酬獎金,只希望能持續地專註於投資的本源,與持有人共擔風險與收益,不負信任,不負內心的責任與安靜。」

不足之處是神愛前的業績雖然相對較高,但波動和回撤都偏大,管理規模擴張也較快。

他的另一隻平安轉型創新(004390)規模不到20億,暫時也還可以考慮。


6、中小盤均衡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我比較看好的中小盤均衡風格基金經理主要有以上10位。

分別是:景順長城張靖、諾安王創練、國投瑞銀吳瀟、大成韓創、交銀楊金金、金元順安繆瑋彬、中歐王健、國泰程洲、興全鄒欣、廣發程琨。

下面我再挑選3位代表選手詳細說說: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其中,張靖是2021年一季度牛基選手,王創練和吳瀟是2022年一季度金牛二十持倉選手。

景順長城張靖:量化/風險/投資/基金/金融工程/行業等研究員出身,研究經歷相當豐富,基金管理10年,實力老司機。

代表基金景順長城策略精選(000242),自2014年10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7年中,6勝1負,僅在2017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業績穩定。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的特點是自己寫代碼設計量化策略,全市場選股,持倉行業分散度很高,長期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

另外,他近8年只管理了這一隻基金,非常專一,規模也只有不到20億,是一位非常低調的大佬。

諾安王創練:北大經濟學博士,從97年就開始干投研,現在也有25個年頭了,行業老炮,基金管理近7年,他早期在多家機構做過宏觀經濟研究,2008年加入諾安至今,現任研究總監。

代表基金是諾安研究精選(320022),自2015年3月由他一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6年中,5勝1負,也是只有2017年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長期業績穩定。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王創練屬於均衡風格,擅長把握經濟周期,注重個股估值性價比。

他有自己的一套投資流程,即:觀氣象→選土壤→播種子。

方法就是先判斷經濟周期階段,然後確定高景氣賽道,最後再精選個股。

在估值和價格合適的時機買入,直到基本面發生變化或者高估時賣出。

比如他2020年底重倉日常消費,但在2021上半年大幅減倉,及時分散到了工業、可選消費、能源等行業。

近三年最大回撤只有不到18%,漲幅199%,管理規模29億,是中小盤均衡風格裏面表現最好的選手之一。

另外,他的諾安安鑫(002291)規模只有1.8億,打新和靈活性更好,性價比可能更高。

國投瑞銀吳瀟:海歸金融碩士,從業經歷近8年,基金管理5年,中堅派實力選手。

代表基金是國投瑞銀瑞盈(161225),自2017年3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完整的4年中,3勝1負,只在2018年小幅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他也是和謝治宇類似的均衡風格,核心投資思路還是分散投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他認為中國擁有全產業鏈優勢,可投資的板塊很多,關鍵是要精選好賽道,並在裏面挑選好公司持有。

他的換手率很低,2021上半年只有52%,而且回撤更低,近三年只有16%,但他卻靠這個風控獲得了三年176%的收益。

目前管理人團隊自持近500萬,對於這隻一個多億的基金而言,佔比算是業內前幾名了~


二、主題型主動基金測評


九大板塊主題基金介紹

首先咱們得明白,全市場28個行業里,有幾個行業是長期表現最優的,那就是醫療、消費、科技。

這三行業不管是在美、日、歐,還是中國,在近二十年歷史中業績均排名行業前五。
而其他的一些行業,或許並不一直是最優秀的行業,但在出現低估機會時,也具備配置的價值。

比如金融地產、軍工、有色、化工、農業等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需要視行業估值和投資邏輯,來決定當前是否投資。
我們來一個個分析。


1、消費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消費行業比如酒、軟飲料、食品、零售、日用品、餐飲、紡織服裝、休閑用品、娛樂傳媒、傢具、家電、車子等都算消費,消費是是一個很大的板塊。

消費行業的投資邏輯很簡單,我們生活都離不開消費品,肉你得吃,榨菜零食得吃,奶得喝,醬油醋得放,視頻電影要看,遊戲要玩等等。

從最簡單的衣、食、住、行,到文娛服務,美股圍繞消費品的細分行業,大部分都是牛股集中營。

而且美國標普可選消費品精選指數,過去十年上漲339%,是僅次於標普信息科技的第二強指數。

消費行業聚集了市場最多的資金,主動基很多也很雜,也正是這樣,行業定價比較有效,消費類基金想跑贏消費指數比較難,所以如果不想花心思挑選的話直接選中證消費50(008975)指數基金也可以。

如果一定要選主動基金的話,那就得優中選優了。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交銀消費驅動(519714):

交銀韓威俊是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碩士,消費行業資深分析師,深研大消費16載,擔任基金經理6年。

他的研究範圍很廣,包括食品飲料、家電、零售、醫療等等,是國內少數把大消費領域研究的頗為透徹的基金經理之一。

他的核心理念正是研究,他認為將投研工作從擅長到極致,是投資的唯一捷徑。

另外,韓威俊的業績和選股能力也是這幾隻基金裏面相對最好的,綜合表現最優。

不過他的管理規模也偏大了,接近200億,可能會影響後續基金的超額業績。


嘉實消費精選(006604):

吳越是復旦應用數學專業碩士,畢業及加入嘉實基金,8年多時間,從消費行業研究員做到了現在的大消費研究總監。

吳越是消費投資的堅定信仰者,特點是擅長通過理論研究+實際調研,挖掘黑馬股,比如他經常通過自購買體驗,以及觀察身邊年輕群體的消費喜好等方式來分析消費行業的趨勢和演變。

他的缺點也很明顯,基金管理年限尚淺,只有2年半時間,沒有實際經歷過大的牛熊市轉換。

對於2022,他也並不悲觀,認為消費行業將迎來結構性牛市,部分優質標的迎來基本面和業績的好轉,具有黑馬潛力的個股值得期待。

大成消費主題(090016):

大成齊煒中是2021年消費行業基金的黑馬選手,與傳統偏白酒的消費基金經理不同,齊煒中在農業、醫療、交通運輸和輕工方面的涉獵比較成功。

主要跟他早期在輕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方向的研究經歷有關,這也導致他的持倉更分散,最大回撤相對是最小的,穩定性更好。

齊煒中的持倉偏中小盤風格,換手率也較高,說明他偏愛交易,從持倉行業分佈來看,主要在日常消費、可選消費和醫療這三個行業內輪動。

不過缺點也是基金管理年限較短,剛滿2年,還需市場的磨礪。


富國品質生活(006179):

富國王園園是富國內部消費投資明星女將,17年最開始接手的是富國消費主題(519915),至今業績全部跑贏同期內地消費全指和滬深300指數,可以說出道即巔峰。

王園園從業經歷9年+,基金管理接近5年,從業以來就一直耕耘在大消費領域,業績不錯,也比較年輕,更富有活力。

王園園當前的管理規模已達234億左右,不過她的基金規模擴張主要來自2021年發行的新基,新基就不推薦考慮了,選擇的話比較建議上富國品質生活(006179),可以投資港股。


2、金融地產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關於投資金融地產的邏輯,咱們可以從3個方面看:

1、行業估值低,安全邊際較高,金融地產股目前基本都均處在歷史估值底部,利空也已基本消化充分,結合現在經濟有復蘇態勢,可能22年行業會有不錯的表現,相比於消費、醫藥、科技等行業,金融地產目前的風險回報比不錯。

2、金融地產的商業模式穩定,存續期長,尤其是銀行、保險等行業都是搶手的生意,巴菲特長期重倉也是銀行股為主,而地產雖然受政策限制較多,但人們長期生活改善的需求仍在,龍頭地產公司依然可以穩健發展經營。

3、金融地產龍頭股具有較強盈利能力,尤其是銀行,前兩年在1.5萬億政治任務下,多數銀行仍然能夠反虧為盈,說明銀行本身盈利能力較強;另外地產的龍頭公司,今年萬科、保利等業務也增長強勁,並沒有出現業務驟減的情況。

在配置選擇方面,金融主題內部個股分化也很嚴重,部分龍頭蒸蒸日上,一些小的公司就在地上打滾,所以,配置主動基相比單獨配置指數要更好。

比如近三年來,中證金融地產全收益指數漲幅僅為20%,而優秀的金融地產主動基收益都在50%~70%,長期看差異還是挺明顯的。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中銀金融地產(004871):

目前市場上金融地產行業基金中,超額業績非常突出的一隻。

基金經理劉騰業績出色主要是因為長期重倉持有白馬行,招商和寧波銀行是過去三年始終的第一大成分股,說明選股能力尚可。

不過最近加倉了券商東財和地產保利,說明他也開始注重非銀金融和地產的均衡配置。

基金經理劉騰是金融學碩士學歷,從業經驗9年+,最近幾年主打偏債混合型基金,同時也管理這隻金融基。

中銀金融地產規模4.5億,規模也很不錯,不過如今的管理規模也還有100多億,且管理多隻債基,精力方面可能有限。


工銀瑞信金融地產(000251):

目前市場上非常有名的金融主題基金,13年成立,比其他幾隻基金的資歷都老,且一直以來都是由基金經理鄢耀和王君正管理,老CP了。

基金經理鄢耀是碩士學歷,曾任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審計員、中國國際金融分析師等,從業經歷10年+,對銀行、券商、保險、地產等行業有着長期的深入研究。

這裡也介紹下王君正,與鄢耀同時開始管理工銀瑞信金融地產至今,兩人可以說合作相當融洽,王也是碩士學歷,從業經驗10年+,他管理的工銀瑞信美麗城鎮業績也是超級牛基。

目前工銀瑞信這隻基的規模已達72億,而且也有63%的機構持有,市場認可度很高

雖然他倆能力很強,支撐得起這個規模,但因為規模太大導致打新收益稀釋太多,建議可以考慮另外一隻可投港股且規模較小(規模9.6億)的工銀瑞信精選金融地產(005937)

總的來說,專做金融地產主動基也就那麼幾隻,而且這兩隻都可投資港股,都可以考慮。


3、醫療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過去半年多醫療板塊回調很大,自2021.7月高點回調了45%左右,醫療確實左側看相對便宜了,前期下跌明顯有點過頭,拉長看這個位置還是可以的。

但是短期很難說,成長板塊大漲需要放水來支持,全球收緊預期下,短期指望不上,業績方面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概率上來說,接下來可能會和中概一樣橫一段時間來築底。

這個期限多長誰也說不準,可能幾個月,也可能一年以上。

我認為建倉的話可以分批開始建,收集籌碼等待下一輪行情,但注意倉位控制和行業分散,切勿買成重倉。(22.2.13)

醫療行業從長線上分析,我認為長線是確定性很高的行業,它的長線配置邏輯主要有3點:


1、中國與美國相比,醫療行業發展還不成熟,美國醫療股市值佔比12%左右,A股佔比9%,國內醫藥行業在全市場佔比較小。

而且發達國家在醫療行業的GDP比重在13%左右,發展中國家約6%,中國目前僅佔比6.6%,相比發達國家醫療支出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2、人都會生病,生病肯定要就醫,年紀越大就醫概率越高,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非常嚴重,根據相關預測,2035年中國就會進入超級老齡社會,在此之前,醫藥行業都有望持續維持高景氣度,來滿足老齡人佔比日漸增加的需求。

3、醫藥行業在全球而言都是長期優質的行業,過去20年來看,標普500醫療在十一個子行業業績排名第四,僅次於可選消費,科技,材料;在標普歐洲行業指數中業績排名第一;在標普日本行業指數中業績排名第二,僅次於通信;在恒生行業指數中排第一。

考慮到醫藥是一個長期值得投資的優質賽道,但行業內部分化較嚴重,好的差的參差不齊,沒有專業性的研究很難選出優質公司,所以,把這些事兒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工銀瑞信醫藥健康(006002):

工銀譚冬寒是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實力強悍。

譚冬寒從業經歷超10年,基金管理5年半,早期在中信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2013年加入工銀瑞信,2016年開始管理第一隻基金,合作夥伴正是趙蓓。

因為從業時間比趙蓓短一點,咱也可以理解成趙蓓的師弟~

他的醫藥健康成立以來是169%,而趙蓓同期前沿醫療是177%。

雖然業績略遜於趙蓓,但目前他倆的前十大持倉股有八隻是一樣的。

加上工銀共享的醫藥投研團隊,譚冬寒規模更小,預計後續他反超趙蓓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中信建投醫改(002408):


中信建投謝瑋是經濟學博士,雖說專業不搭邊,但他在碩士、博士期間都有參與過醫藥行業一級市場的投資,所以也不算門外漢。

謝瑋的投資策略是極致的成長投資,超額收益可以,不過他的風控能力偏差,而且他的基金管理年限也比較低,沒有經歷過大的牛熊市切換,所以選謝瑋建議可以適當分散持倉一下。

建信高端醫療(004683):

建信潘龍玲早期在醫藥企業做過研究員和藥品研發,而後加入基金公司從事行業研究員工作。

潘龍玲是偏愛交易輪動的選手,2020年換手率高達939%,比如2021年四季度就來了波大換血,前十大持倉新進8隻。

目前管理規模只有6個億,也不會影響她的輪動策略。

不過擇時交易並沒有讓她的業績很突出,但回撤控制的較好是其優點。


4、科技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科技行業的投資邏輯,主要有三點。


1、美國過去二十年上漲最好的行業指數就是標普科技,雖然科技相比消費、醫藥競爭更劇烈,但一旦競爭格局形成,長期看龍頭股就是一台「印鈔機」,過去納斯達克的主要上漲力量就是由FAMMG五大科技股貢獻。

2、目前中國與米國差距最大的行業就是科技,尤其是在半導體、芯片、電子等領域,是推動產業轉型最重要的一環,科技的研發和發展也算是國家級戰略了。

3、中國的經濟需要科技產業帶動實現新一輪升級,目前互聯網、5g、通信、新能源我們已處於世界前列,有這些獨角獸企業的帶動研發,高端科技發展也會提速。

不過科技板塊和醫療同屬高估值板塊,而且科技的不確定性比醫療更高,尤其是硬件,高投入,低產出,風險更大,相對之下比較實現穩定容易盈利的行業還是以騰訊、阿里、美團為代表的在港股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金鷹信息產業(003853):


金鷹樊勇是西南財經金融工程碩士,2013年入行,電子、通信、新能源等行業研究員出身,從業經歷近9年,基金管理3年,業績突出,科技行業黑馬選手。

樊勇是一位泛科技綜合性基金經理,長期保持對電子信息相關產業的精細研究,包括計算機、電子、芯片、5G、新能源、互聯網、智能汽車等等。

他的特點是擅長挖掘能力圈內各細分領域的牛股,且持倉相對分散。

不足之處是2018年下半年才開始接手基金,正逢科技牛市,且管理年限尚短,沒有經歷過大的牛熊轉換。


中銀智能製造(001476):


中銀王偉是上海交大工學學霸,擅長高端製造行業投資,中小盤成長股獵手,基金管理7年的老將。

與樊勇不同,王偉早期的研究方向是機械、汽車和軍工,所以目前主打方向是汽車、機械、電子、光伏、新能源等行業的硬科技設備製造。

王偉的換手率很低,屬於長期價值持股理念,而且選股能力突出,說明他對相關標的研究非常深入,最新持倉主要包括高端家電、鋰電池、果鏈、光伏/風電設備、智能包裝、光伏玻璃、半導體功率器件等。

當然,他的科技屬性並不在電子或芯片上面,如果你對高端製造領域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下王偉。


融通新能源汽車(005668):


融通王迪是計量金融碩士,早期的研究經歷與王偉類似,主做方向是機械、電力、設備、軍工等行業。

但他做基金經理後,主打能源汽車方向,以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公司為主,輔配光伏、風電和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相關標的。

王迪的風險偏好較低,注重估值和配置均衡,回撤控制是這幾位中最好的。

另外,他生涯只管理了這一隻基金,非常專一,也取得了「2年2倍+3年3倍+5星全滿貫」的業績稱號。

王迪算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崛起的新秀,看好這方面的話可以考慮,但後續也難免面臨規模擴大帶來弊端,有待時間的檢驗。


寶盈人工智能(005962):


寶盈張仲維的能力圈覆蓋港股互聯網,同時在科技方面超額收益也非常明顯。


張仲維之前在台灣做過信託基金經理,具有一定的全球投資視野,後來做了多年研究之後先在華潤元大基金做基金經理,再去到寶盈基金。

他的強勢方向主要是科技,包括傳媒、互聯網、高端製造、硬科技等等。

他對泛科技板塊輪動的嗅覺能力很強,比如在2021一季報之後減持美團、騰訊,調倉硬科技,在年初持有不少中概股的情況下,2021年基金收益率依然達到了20%以上。

現在中概股處於價值窪地,張仲維或許會有更多能力去把握買入的機會,他的另一隻基金寶盈發展新動能(010128)規模只有4.1億,可能更加靈活。


5、軍工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強國必強軍,軍工雖然不如消費熱門,但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也是個長期向上的行業。

尤其是現在烏俄衝突情況,全球充滿不確定性因素的背景下,咱們對軍事裝備的需求量大概率也是會穩步提升的。

但軍工行業有個特點,很容易受熱點概念炒作,易暴漲暴跌,比如12-15年,咱們新班主初上任,軍工強國概念推動下,中證軍工指數一度上漲近5倍。

但因為自身缺乏基本面的支撐,隨着熊市來臨,跌的也很慘,幾乎膝蓋以上都斬沒了。

軍工行業因為波動大,需要緊跟政策面變化,投資難度還是很高的。

另外需要提示一下,這個行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長期以來自身盈利能力不佳,非常依賴政府客戶下達的訂單,幾乎沒有什麼定價權,導致利潤率低下,這個行業長期的銷售毛利率只有15%左右,凈利潤率不到5%。

所以我不建議散戶去投資軍工板塊,如果一定要投資,盡量選軍工行業主動基金。

主動基金超額收益還是很明顯的,軍工指數基金近三年漲幅81%,但多數優質主動基都在130%以上,所以這也是一個需要交給基金經理投資的行業。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長信國防軍工(002983):


這隻基金2018年由宋海岸接手,是近兩年超額收益非常顯著的軍工行業主題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長信宋海岸是應用數學專業碩士,量化研究員出身,擅長策略交易,其所在的長信基金量化團隊,也是國內公募做中低頻量化投資非常出色的團隊之一。

他的特點是擅長從基本面+技術面,也就是通過行業投研+量化模型交易獲取超額收益。

他認為軍工天然具有高波動的特點,基本面透明度較差,無法看的太遠,非常適合技術性的量化交易模型。

作為國內公募量化基金崛起的新勢力代表,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博時軍工主題(004698):


這隻基17年成立,由於軍工的本身波動就非常不穩定,所以業績時好時壞也沒辦法,但20年翻倍的業績也說明了基金的選股能力。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基金經理蘭喬是清華碩士學歷,從業經歷10來年,基金管理經驗6年+,博時軍工這隻基自成立以來全權由他操刀,他擅長的方向也是偏向製造業,算是比較對口。

博時軍工當前規模55億,已是他管理最大的一隻,但從他的主攻方向看,更擅長工業製造業,導致有一定的分心和不專一,這點需要注意。


6、有色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有色行業,顧名思義,就是有顏色的礦產產業,比如,銅、黃金、白銀、鋁、鋰、鐵/鎳等礦產,也包括煤炭等資源類。

這類行業的周期性很明顯,受原料供需關係的影響很大,比如近兩年我國銅的儲量持續下行,一度較年內高點降低8成,再加上國外疫情嚴重,進口受阻,供不應求導致國內銅價猛漲,也帶起了整個有色板塊。

另外,新能源產業向好也擴大了需求,多家獨角獸企業宣布造車,對鐵/鎳、鋰、銅的需求量大增,也是帶動有色上漲的重要原因。

但有色行業屬於強周期性行業,經濟復蘇以及全球大放水影響下,享受到了順周期紅利,不過如果放水停止或經濟復蘇節奏放緩,也會最先受波及。

所以,選這個板塊的主動基,不僅對基金經理的能力考驗大,更要有很強的擇時和擇股能力。

這個板塊我強烈不建議選擇指數基金,是因為指數基金里的成分股過於分散,選主動基金更容易獲取超額收益。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華寶資源優選(240022):

12年成立,華寶老牌周期行業基金,長期重倉有色、採掘、化工等行業,可以長期穩定跑贏中證有色指數和中證內地資源全收益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之前蔡目榮管理的另一隻華寶價值發現我們已經提及過他了,但他也多年從事着資源類周期行業研究,可以說是周期行業的「活化石」,管理的第一隻基金就是華寶資源優選,也是成為了他的代表基,基金持倉有色、採掘等行業純度高。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不過華寶資源優選的業績起伏波動挺大的,關鍵還是要實時擇時進場才行,難度很大。


7、化工行業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化工行業屬於強周期行業,又稱化學加工工業,主要生產工業品的原材料,比如,塑料、合成橡膠、染料、酸鹼、高分子新材料等等,在傢具、服裝、建築、汽車、電子器件等方面應用很廣。

與有色類似,受原料的供需變化對產品價格影響較大,比如,2020年受疫情影響,MDI(一種重要化學原料)供不應求,以致價格全年超40%,像萬華化學這種行業龍頭就很受益。

另外,國家對化工類企業審核很嚴格,也使得行業護城河較高,龍頭公司更吃香。

不過,行業本身也具有很強周期性,需要對行業周期有深入的研究,小白慎入,可以等行業出現歷史性低估的機會再介入。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易方達供給改革(002910):


2017年成立,年限不長,早期持倉有色、鋼鐵、採掘等周期行業比較分散,19年楊宗昌接手後,全部轉向能源+材料等化工行業,目前佔比超85%,已是純種化工基。

從19年至今的業績看,穩定跑贏滬深300指數和中證化學原料全收益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楊宗昌是化學博士,管理基金雖然還不滿3年,但在易方達任化工行業研究員近8年,對化工類行業研究很深,所以現在專投化工,就類似蔡經理的諾安成長專投芯片一樣。

不過區別是,蔡經理的基金跑不過芯片指數,但楊宗昌卻可以大幅戰勝同期的化工指數,這3年業績非常優秀。

這隻基目前38億規模,不算高,值得考慮,但是重倉化工周期性行業,同樣考驗我們投資者的擇時能力。


8、農業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①行業投資邏輯

民以食為天,大家都要吃飯的,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也是國家比較重視的行業。

農業可以簡單分為種植業和養殖業,其中養殖業佔比較大,上市公司中,比如牧原、海大、正邦、新希望等等基本都是搞養殖為主。

影響農業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自然災害,比如,旱澇災害、蝗蟲侵食、非洲豬瘟等導致產品供不應求,價格隨之升高,可參考19年豬肉那一波;二是通貨膨脹增長,物價上升,行業受益。

現在豬肉價格基本在底部開始企穩,農業板塊的表現也是比較穩的,不過市場上關於農業板塊的主動基金比較少,純度較高的行業基金更少,我就列一隻相對比較優秀的。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國泰大農業(001579):

農業板塊穩定性最好的基金,在18年股災中回撤控制很好,且自成立以來,業績穩定跑贏滬深300和中證大農業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程洲碩士學歷,CFA,是一位有21年的從業經歷,基金管理近14年的老將,代表基是國泰聚信價值優勢,這隻農業基也是由他一手管理至今。

程最主要的風格特點就是穩定,控制回撤方面非常優秀,不過,他目前管理的基金數量達9隻,總規模達168億,這一點不太好,精力可能不夠集中。

國泰大農業當前12億,還是比較合適的,選他主要看重他的投研經驗豐富。

那麼以上幾大行業我們就聊到這。

接下來咱們再聊聊海外的基金。


9、港、美股主動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利益相關,我目前持有比較多的是QDII基金,這塊我會把QDII基金和滬港深基金放在一起來講。


(1)QDII基金

QDII基金,簡單說就是在國內成立,可投資國外證券市場的基金,比如,港股、米股、歐股等,由於各地交易時差,QDII基金買賣周期也比較長,更適合長期投資,不適合短線操作。


①投資邏輯


先說大背景,其實港股在底部盤旋已有三年之久,19-21年全球各大市場漲幅都不小,唯獨港股慘不忍睹。

港股以國際資金為主,機構化較高,定價也比A股更偏理性,現在A股的估值整體還是比港股更高一些的。

尤其是各大獨角獸企業都在港股上市,比如,騰訊、阿里、美團、農夫山泉等,還有企業逐步回歸到港股上市,比如京東、網易、快手等,未來還有拼多多、抖音等等。

經歷了2021中概的斷崖式下跌之後,這些核心資產的配置性價比也已經非常高了,接下來港股市場還是有很多投資機會。

同理,美股的話,比如知乎,貝殼,好未來,B站等等,也是很不錯的新興產業公司。

另外美國的龍頭股,FB,亞馬遜,微軟,谷歌,蘋果等等,都是一些很不錯的優質標的。

所以港美股配置方向的基金依然值得關注,接下來我會重點從主動基金方面來講解: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目前布局全球的QDII基金: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國富大中華精選(000934):

國海富蘭克林旗下全球投資的明星基,15年成立,主要投資國外上市的中國優質企業為主,比如騰訊、大唐新能源、華潤電力、金蝶國際、比亞迪等,倉位基本都集中在港股,偏向於大盤成長風格。

基金成立以來也是每年均能戰勝滬深300指數。

國富徐成是英國布茨茅斯金融決策分析碩士,從業經歷15年+,現任國富QDII投資總監,他的投資特點是覆蓋面廣,靈活度高,不會只買某一種風格的公司。

他選擇優質企業有兩個硬性指標:一定要有核心競爭力、管理層要優秀,主要通過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兩方面來獲取超額收益。


匯添富全球移動互聯(001668):


2017年成立,基本全部投資港美股移動互聯網公司,業績可以對標同期納斯達克100和中概互聯網指數,但成立以來均大幅跑贏這倆指數。

總結就是這基有點中概互聯+納斯達克100的主動增強版的味道~

匯添富楊瑨是清華工程學碩士,匯添富TMT分析師,我看好他是因為他是長期的價值投資風格,堅定持有較好賽道的好公司,賺取企業盈利,選股能力較強,有嚴格的風險回撤控制,基本都對我胃口。

不過,楊瑨也有一些缺陷,還比較年輕,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牛熊轉換,且他的投資範圍較廣,涉及全球多個國家,可能在研究上有所欠缺;另外,這隻基費類相對高一些(管理費1.8%,託管費0.35%)。

但綜合評價仍是最優的選擇,QDII基金選他我比較放心。


(2)國內滬港深基金


①投資邏輯


滬港深基金,簡單說就是投資港股不受限制的基金(最多可以95%),但前提是要在港股通範圍之內選股票。

如果說QDII基金是可完全投資境外公司,這類基金則是可以自主選擇是不是要投資港股,投多少比例。

一般這類基金特點是都比國內的基金要穩健,波動小很多,如果膽子小,建議先從滬港深基金里淘金試試。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通過多輪篩選,主要篩選出兩名基金經理: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③基金經理評價與解析


交銀滬港深價值精選(519779):


交銀陳俊華是上交大金融碩士,行業研究員出身,曾在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向國外機構投資者提供研究服務,也曾獲得2006年新財富 「最佳分析師」電力行業第一名稱號。


從業經歷近17年,主投港股,算是交銀的海外扛把子系列。

陳俊華在風格上屬於均衡型,對於成長和估值的匹配把握也比較準確,回撤控制也非常好。

比如在2020年超配的食品飲料,但在2021年上半年及時轉變到電子和汽車行業。

她也是2021年港股基金中少數取得5%+正收益的基金經理。

但不足之處是,她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偏差,且在2021年年初趁熱度發了多隻新基金。


華安滬港深通精選(001581):


華安高鑰群,代表基金華安滬港深通精選(001581),自2017年4月接手管理至2021年底,穩定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高鑰群是研究員出身,有多年的行業研究和全球投資研究經驗,對行業趨勢把握是比較準確的。

而且具有較強的行業輪動能力,比如2020年中,超配材料和醫療保健,21年超配工業和信息技術。

她也能夠緊跟政策導向,及時做出調整。

缺點是她的基金管理年限略有不足,沒有經歷過牛熊市切換。


三、債券主動基金測評


債券基金一般分為純債基和混合一級、二級債基,其中純債基還分為短、中長期純債基金。


短、中長期純債基金: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債券基金,除了流動現金配置,所投資的資產均為短期或中長期債券,這一種風險最小,當然收益也不高,年化5%左右。

混合一級、二級債基金:之前一級債基可以打新股,但現在被叫停後已經和純債基金沒啥區別了,而可以選擇直接投資股票市場的債券基金,則被稱為混合二級債基。

純債基金受市場利率影響較大,債券牛市的延續,主要取決於市場利率的下行預期,熊市則相反,取決於市場利率上行的預期。

比如13年是債券熊市,利率上行,債券基金能保持不虧就算很不錯了,那時銀行理財的收益率紛紛提高到5%,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很高,導致本身利率差不多的債券就無人問津,價格下跌導致虧損。

所以歷年以來債券基金的凈值走勢,和市場利率的變動呈負相關。

比如14、15年十年國債利率不斷下降,債券便迎來大牛市,而16、17年開始國債利率觸底反彈,債券便進入熊市。

所以,投資純債基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當前美聯儲在加息背景下,美債利率就有上行風險,如果我們的無風險利率也跟隨一起提升,那麼債基也可能階段性收益不佳。

但作為低風險產品,從中長期的角度看債基還是可以配置的,畢竟,目前全球經濟復蘇,股債雙殺的情況大概率也不會出現。


②業內優秀基金篩選與對比


2022年最全主動基金投資指南,奉上 - 天天要聞


其中,前兩隻為純債基,第三隻為混合二級債基。


鵬華豐融(000345):

鵬華劉濤是純債基里的業績王,鵬華豐融5年年化是7.8%,全市場第一,不含股票做到這個業績就有點離譜。

不過鵬華豐融是一年開放一次申購,現在還封閉着,開放日為每年的11月19日左右。

一般封閉債基的業績普遍要更好一點,因為倉位更高,所以債基封基一般業績都好於開基。

如果不追封基的話,他還有一隻鵬華普利(009483),也是開放申購,可以考慮~


興業定期開放(000546):


興業周鳴是清華學霸,金融從業近21年,基金管理12年,專註固收+領域的實力女將,現任興業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監,團隊優勢更強。

不過這隻基金是定期開放型,每年開放一次,靈活性較差,可以考慮她的另一隻興業收益增強(001257),混合二級債基,業績也很優秀。


財通資管積極收益(002901):


宮志芳是數理金融碩士,外匯和債券交易員出身,特別注重絕對收益。

她在任職期間也拿了不少獎項,尤其2018年,在債基普遍較弱的行情中,獲得了一年期開放式債基金牛獎。

宮志芳的這隻基金非常的穩,是近五年(2017.1-2022.2)唯一一個以混合二級債基取得連續21季度為正的選手。


五、2022年展望


在全球流動性收緊的大背景預期下,2022年預期再有大規模牛市是比較難了~

市場更多會以內卷的形勢展現。

內卷最大的特點是指數震蕩不漲,內部板塊分化明顯,賺錢效應一般。

如果還是只會簡單粗暴的買某寶上首頁推薦的產品,很可能沒法獲得比較好的收益。

從趨勢上看,我預估價值風格的基金很可能在2022年還會相比成長風格延續相對強勢的一段時間。

配置上,我更建議做主動基金均衡配置,尤其對於泛主題類的基金,多個風格板塊平衡持有,適當側重價值。

另外還可以適當配置一些債券基金,如果市場跌出黃金坑時可以把債基賣出來進行加倉。

如果資產量比較大,除了股和債,在黃金ETF和國內發行的reits上也可以做一些拓展考慮,限於篇幅就先不展開來說了。

好,能一字不落堅持讀到這裡的朋友,我只能說你是真的牛,2萬多字竟然被你讀完了,覺得內容有幫助,記得點贊收藏關注轉發~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