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感受到全國範圍內零售大連鎖入侵帶來的危機,山西普麗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智勇,決定攜手山西化妝品專營店來打造本地連鎖平台。2014年,山西普麗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在太原註冊成立。

當時,率先加入普麗生系統的店鋪有太原龍生、陽泉佳麗寶、長治順達、忻州鑫鵬、大同千姿彩、呂梁天馬、運城百合等7大山西化妝品終端。到目前為止,隸屬於普麗生股東自營店鋪84家,加盟店鋪30家,覆蓋整個山西地級市,從南至北都有普麗生店鋪,儼然已是山西省連鎖店鋪的標杆企業。
時間一晃五年過去,普麗生壯大的同時,全國多個省份也湧現出類似普麗生的連鎖聯盟,如江蘇大店聯盟、福建完美組合、甘肅澳亞系統等。保持獨立運營的普麗生,在統一門店形象後,將為門店聯盟模式帶來什麼啟發?
形象統一樹品牌,獨立運營保活力
成立初期的普麗生雖為聯盟,但實際上內部成員仍是各自打理店鋪。去年,在完成整體形象改造之後,店鋪現在統一是藍白相間的「普麗生」門頭。杜智勇表示,早期聯盟主要是打造一個交流平台,希望成員彼此間對生意、行業有更多交流。「如今,在實現形象統一後,將走上規範化管理道路。」
「在加盟店的運營上,會最大限度放權給店鋪。」他表示,每個地市的消費市場不同,放權給店鋪的最大好處就是,店鋪可以根據自己的門店特點、地域屬性等因素,調整品牌、品類結構,靈活度很大。「如果普麗生從南至北的店鋪都在賣相同的產品,那就是沒有把握好市場。」
縱觀其他省份的CS聯盟,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聯盟要麼以股份制形式統一規範運營,要麼整合資源發展利潤空間更大的自有品牌。相比之下,目前,普麗生系統自有品牌僅有紙品和日化類品牌。對於利潤空間較大的護膚和彩妝產品,杜智勇堅決表示不考慮發展自有品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在做自有品牌上並不專業,不會涉及這一業務。做實體店多年,我們的強項是怎麼賣貨,做好這一件事情就行。」他強調。

在他看來,高利潤意味着風險也大,做實體店需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這和懸掛於他辦公室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台,起於壘士」信念吻合。「再者,從消費者層面來說,當前的消費者是認可名品的,貿然推出自有品牌,未必能被消費者接受,反而得不償失。」
渠道競爭加劇,「名品戰略」吸客
採訪中,站在零售商的角度,杜智勇也誠懇地談到了本土品牌如今在CS渠道的癥結。
「某本土品牌的線上銷售佔比已達40%以上,這些消費者都是從哪裡來的?大部分是CS渠道培養起來的。品牌發展線上,勢必對代理商投入減少,這又造成代理商對終端門店的服務減少,形成了一種非良性循環。渠道不被品牌重視,門店賣不出貨,最後品牌就逐漸消失在CS渠道了。」他分析道。

雖然渠道競爭加劇,杜智勇卻並不急躁,他堅信,CS渠道仍會有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只要把消費者想要的東西推薦到她們手上,實體店就會有生意。」
據他對當地消費者的觀察,當前,消費者對名品的需求度較高。「名品自帶流量,本身就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可。普麗生持續推出名品戰略,就是為了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杜智勇強調,名品戰略是普麗生髮展方向之一。
「雖然一些國際名品在CS渠道利潤空間較小,但普麗生受眾群對該類品牌認可度較高,一直在普麗生系統銷售前列。」這也使得杜智勇明白,不能因為毛利的高低,而選擇性地去推薦產品,普麗生一定要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據他透露,普麗生的店員禁止給顧客推薦高客單產品,只能推薦適合消費者的產品。

記者觀察到,目前的普麗生店鋪在服務體驗上,以「輕體驗」為主。杜智勇坦言,服務體驗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然而受困於沒有專業的人員、技術和品牌,「前兩年開始增加服務體驗項目,但是目前來看,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開業4家純進口品店,試水新模式
洞察到消費者需求,普麗生也開始嘗試探尋進口品類。從去年11月開始,普麗生陸續開了4家專註進口品的化妝品店。杜智勇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試水這類店鋪,是為了抓住高端消費群體。
在試水過程中,杜智勇發現,該類型店鋪在產品服務上並不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比如一些高端大牌,消費者往往會選擇百貨專櫃,專櫃本身也會有更多的會員服務。「目前,我們發展這類店鋪只是一種嘗試,雖然效果不太理想,但我們正在調整往更好的反向發展。」杜智勇說道。
在山西市場,消費兩級分化的趨勢也越發明顯。「現在的消費者,要麼選擇高性價比的國產品,要麼選擇頂尖國際大牌,對於中間品牌的接受度很低。追求進口品的消費者會一直追求進口品,追求國產名品的消費者會買很多年的國產名品。」這是杜智勇觀察當地消費者後得出結論。

不過,不論店內銷售的是哪類型產品,杜智勇都認為,專業和服務將是專營店未來的兩大「王牌」。「就像屈臣氏和嬌蘭佳人的成功,是勝在專業上。未來,CS渠道會往專業化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