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局地將有降雨
總體旱情形勢依然嚴峻
湖北省氣象局繼續保持
氣象乾旱四級應急響應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通訊員 竇亦然
持續旱情下,水成為湖北受災地區最需要的甘泉。8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水利廳獲悉,目前全省有4939座水庫參與灌溉抗旱,每天提供的水量約為0.92億立方米,相當於0.7個東湖的蓄水量。
蓄水
搶了25億立方米庫容
未雨綢繆一樣適用於抗旱。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旱情到來前,全省水利部門就已經積極準備積極應對。
前年起,省水利廳着手推動全省3000多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驗收一座,投入一座。這項工作於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這項工作對抗旱的意義是,只有通過竣工驗收的水庫,才能進入可滿蓄狀態。這3000多座水庫,可恢復的庫容總量達到25億立方米。這也使得今年旱情到來前,湖北水庫有了更充裕的容量。
除搶抓水庫驗收增加庫容量,省水利廳還利用汛期間歇的時間差,精準調度儘可能多蓄水。位於黃石陽新的王英水庫實行一小時一次測報。全省每天還針對水位、流量等數據,結合天氣預報對水庫的水位和蓄水量作出預判,精準調度各水庫及時關閉泄洪閘蓄水。到今年4月底時,省內各水庫蓄水量已超過正常年份的23%,這為今年的抗旱提供了充足水源。
補水
超常規辦理跨界開閘
8月17日10時,應天門市石家河鎮政府申請,京山市吳嶺水庫開啟溢洪道2號閘,以10立方米每秒向天門的清水壋水庫應急補水,為當地農田抗旱和群眾生活飲用水紓困憂。

吳嶺水庫通過溢洪道向天門市補水 圖片由吳嶺水庫管理局提供
吳嶺水庫管理局水旱災害防禦科科長龔建朝介紹,這次調水是「非常規」操作,清水壋水庫並不在吳嶺水庫灌區內,常規的調水渠道不能把水輸送到這裡,且溢洪道補水涉及到沿途的防汛安全。得知地方抗旱的需求後,吳嶺水庫管理局迅速向省水利廳、吳嶺水庫防汛抗旱指揮部彙報,並對行洪河道沿線、清水壋水庫蓄水實地踏勘,擬定應急補水方案。從申請到開閘,整個流程僅用24個小時。
這次調水,吳嶺水庫向清水壋水庫補水150萬立方米,解決了石家河鎮先豐、龍嶺等4村近1.5萬畝農田的無水灌溉問題,並為群眾的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增水
抓住降雨時機再蓄水
省水利廳水庫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前期設法增加蓄水量,但今年旱情持續較長,目前全省水庫總蓄水量還是低於往年同期5%左右。複雜的旱情下,更要多措應對。
省水利廳堅持每天更新信息,結合各地實際和水庫蓄水量的變化科學調度,做好跨區域調水的管理。如王英水庫,通過陽武乾渠途中流經100多個涵洞和閘口,經36個小時翻山越嶺、總長52公里的傳輸,將水送到亟需灌溉的武漢市江夏區。
隨着天氣變化,8月底湖北將出現一次降水。省水利廳也在調度各水庫,利用降雨和人工增雨機會,儘可能多蓄水保水,抗大旱,抗長旱,力保今年秋糧豐收。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