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2022年09月05日19:18:37 熱門 1369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鍾薛高創始人

文 | -17

編輯 | 嘈坊

這年頭,超市都已經不是大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得」的地方了!

因為說不定哪個冰櫃里,就會跳出一個「刺客」。

——「雪糕刺客」。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雪糕刺客」?

顧名思義,就是指看似平平無奇,實則賣出天價的雪糕們。

首當其衝的自然便是,火爆全網的「鍾薛高」。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3日,鍾薛高上了熱搜。

原來是有人不滿鍾薛高的高定價,甚至衝到鍾薛高的直播間,刷起了「我愛雪蓮」、「我愛老冰棍」等留言。

這讓直播間的尷尬氛圍,久久不能平息。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一個雪糕品牌,卻在微博上佔據3億多的閱讀量。

足以可見民眾不滿情緒有多高漲。

當然,這也不是鍾薛高第一次登上熱搜榜首。

就在去年,也是這個時間點。

鍾薛高林盛創始人林盛一句「成本就40,你愛吃不吃」

就把鍾薛高送上了風口浪尖。

林盛到底何方神聖?他憑什麼這麼狂?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01南下上海,開啟冰雪奇緣

1978年,林盛出生在中國福建。

1999年,林盛自歷史系畢業以後,屢投簡歷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只有一家廣告公司回復了他,也就此成為一名廣告人,北漂大軍中的一員。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大量外資企業湧入北京,也就此催生了廣告業的發展,在廣告公司的五年里,林盛從一個職場菜鳥成長為了行業老人。

眼看着中國的經濟日益蒸蒸日上,當時的林盛在廣告已經算是翹楚,因而也不甘於在公司只做一個小小的員工,想要外出做一番大事業。

於是,在2004年林盛結束了北漂之旅,並在上海創辦了自己盛治廣告公司,預備在經濟特區發展自己的事業第二春。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然而和做職員不同,當老闆的必先得有人脈,公司才能轉的過來,

初次當上老闆的林盛並沒有多少人脈,只能做一些勞務搬運、海報打印之類的雜活,根本無處施展自己的廣告才華。

一次機緣巧合下,林盛寂寂無名的小廣告公司,居然和幾個大的快消品牌搭上了線,做起了營銷業務。

獨具一格的廣告風格,也讓林盛接連接到好幾家大品牌的合作,像大白兔味全等。

其中也包括他未來事業的開端和引子。

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上,幾乎人人都人手不離一個冰棒,正是民國時期上層社會特供的馬迭爾雪糕。

2015年,馬迭爾的銷售額高達4000萬,但尷尬的是:只有一家門店,名氣也只限於東三省

當時的一家北京民企奧奇樂,看中了馬迭爾的老字號招牌,想把馬迭爾開到北京來,但又害怕沒人知道,投資失敗。

於是,他們找上了此時專門做消費品的林盛,希望他好好吹一吹馬迭爾。

而林盛也不負所望,硬是把馬迭爾打造成了一個歷史底蘊悠久的百年老店,品質百年不變。

造就了馬迭爾一年30家門店的奇蹟。

雖然後來林盛與馬迭爾分道揚鑣,但林盛與冰雪的緣分也就此開始。

02 蛟龍入海,攪動市場風雲

2016年,來自瀋陽的「中街」品牌看着馬迭爾走出東北,闖蕩北京的戰績,心裏十分眼紅。

它不願屈居人後,也想要進軍全國市場。

剛剛與馬迭爾分手的林盛,則成了他們的頭號目標。

在分析東北市場的單一標籤後,林盛決定帶領中街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放棄原有形象,打造中國特色,進軍中端市場。

為抓住消費者眼球,林盛為中街打造了一款專一的雪糕形象,並刻上1946,表明其悠久歷史,又簡化雪糕類別,用顧客熟悉的精品佔領市場。

此外,在操盤「中街1946」時,當時的定價是5~28元,顯然不適宜入住低端市場,經過市場調研,最終決定把一二線城市的獨立女性,作為主要目標消費群體,對她們進行推廣。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一是定價這些獨立女性可以接受,二是滿足了該階層女性對於品質生活的追求。

另外在推廣中街1946的過程,林盛團隊將營銷的重點沒有放在傳統媒體上,而是投放於一些本地的美食公眾號。

通過吸引顧客去打卡的方式獲得初始人流,讓消費者的注意力從品嘗轉變到發朋友圈上,引髮網紅效應。

而這次面向市場的小嘗試,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從產品品控到市場營銷,林盛參與整個雪糕產業供應的全過程,也在這其中發現了這一行業的在高端市場的巨大潛力。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03一步進局,瞄準高端市場

兩次的操盤經歷成為了行業知名的「中國流行雪糕品牌幕後最大推手」,一時間風頭無兩。

2017年年中,林盛打算停掉廣告公司的諮詢業務,開始新的創新生涯,而在15年快消行業的經驗中,他最熟悉的就是雪糕。

在當時,國內的高端市場基本都是國外品牌,國內的伊利蒙牛全都集聚在中端市場。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如果能夠填補國產高端品牌雪糕的空缺,勢必會是一次巨大成功,而林盛本人也在親身實踐中初步構建出鍾薛高的營銷模式。

萬物資本合伙人、當時的真格總經理顧旻曼,一眼就看中了林盛的團隊能力,最先跟林盛達成共識,幫助林盛建立了最初的生產線。

2018年3月14日,鍾薛高正式成立,明確「中國高端品牌」的定位,一經發售就已破竹之勢打破了當時國內雪糕市場的布局,迅速搶佔國產高價雪糕的市場份額。

鍾薛高,意為「中國的雪糕」,初心是要做好聞名世界的雪糕品牌。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在外觀設計上,創始人林盛延續中街1946的設計要求,以簡潔統一的形象塑造品牌高格調。

創意式的「瓦片設計」、頂部的「回」字花紋、包裝上的「祥雲」圖樣,無一不表現出國貨的身份及成為高端產品的野心。

鍾薛高進局高端市場後,通過精簡產品分類,簡化購買途徑,鎖定固定消費人群,並且將街頭吃的雪糕打造成家庭可以長期存儲的消耗品,從而延長其消費周期。

而在品牌形象打造這一步,最重要則是「網紅營銷模式」。

先是小規模貼近用戶,以KOL及素人試吃分享,推廣品牌積攢口碑,再是大規模頭部直播間投放,以網紅及明星影響力助推品牌走入千家萬戶,最後結合線下快閃店,以活動促打卡促消費。

一系列操作下來,鍾薛高「貴但好吃有格調」這一形象已經深入消費者的觀念。

2018年5月20日鍾薛高6款原創產品線上首發,一經發售就全部售罄。

據統計,當年的雙十一,鍾薛高推出的一片零售價66元「厄瓜多爾粉鑽」雪糕在15小時內2萬份全部售罄,為鍾薛高一日進賬460萬元。

一舉擊敗當時雪糕界的王霸——哈根達斯,成為當年的雪糕市場銷冠。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2019年618的兩百萬支銷量到2020年全年雪糕出庫數達4800萬+,線上冰品銷冠的位子一直被鍾薛高牢牢把握。

高顏值的造型,不斷強化的新國風雪糕定位、天價雪糕炒作、互聯網多平台推廣從而吸取流量,這是鍾薛高的發展路徑,也讓它最終成功實現流量變現。

而創始人林盛也抓住了這次雪糕變革的機會,迎來事業第二春。

04 瘋狂營銷,網紅模式隱憂

作為一個快消品牌,鍾薛高累計銷售量達1億多支。

在資本的助推下,成功從一個新新品牌直接增長成網紅雪糕品牌。

網紅是其生存之道,然而對於年輕的鐘薛高而言,其高端還只是停留在價格上,在品牌調性、產品品質、服務體系都與其宣傳的高端不相匹配。

網紅易當,長久很難。

去年就有人質疑過,鍾薛高的實際成本真有那麼高嗎?

答案是否定的。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有人對比過鍾薛高與其他雪糕在原材料上的差異,發現二者並無多少差別。

而在宣傳中所提到的高品質原材料,也似乎要打上一個問號?

截止2019年,鍾薛高就因為其虛假宣傳,而受到兩次行政處罰。

2018年,鍾薛高所宣傳的曾獲國際大獎的乾酪,實際上當年獲得「英國最佳切打幹酪獎」的名單中並沒有鍾薛高。

而鍾薛高所宣傳的「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但實際成分中卻包含飲用水,因此遭到上海市監局的行政處罰。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頻繁爆雷的虛假宣傳,背後是大打折扣的原料品質。

而原料打折省出來的錢,自然就流向了營銷成本

包括但不限於大V推廣、網紅直播間投放、社交平台分享等

現在,在小紅書、抖音依舊可以看到早期博主的測評視頻,小紅書上的推薦筆記更是達到了4000+。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而網紅產品最常使用的聯名,也被鍾薛高玩了一波又一波,從瀘州老窖到榮威汽車。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在鋪天蓋地的廣告覆蓋下,消費者受到好奇心和炫耀的心理影響,很容易就打開自己的錢包,和這個品牌的知名度。

而鍾薛高也隨着自己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在高定價的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是新推出的「杏余年」系列,更是飆到了160元一盒。

不光是貴在價格,更貴在購買資格。

有消費者爆料稱,自己在網店購買「杏余年」的過程中,居然遭受到了強買強賣。

由於「杏余年」的稀缺,鍾薛高的網店居然推出了組合售賣的服務,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購買一盒「杏余年」,必須搭配其他的產品一起購買,不單獨銷售。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這樣的銷售手段,不知道,還以為買的是愛馬仕呢,居然要配貨才能拿到想要的。

05可笑,消費者的怨聲載道,竟成了一些人發財的機遇

鍾薛高的成功,自然讓其他的雪糕品牌也想複製,甚至吸引了一批企業跨局也要步入這條賽道。

他們看到話題和熱度,紛紛推出自己的產品。

當然了,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質量不咋地,宣傳很到位,價格不便宜。

然而,消費者不是傻子。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以鍾薛高為例,既然目標是高端市場,就應該拿出高端品牌應有的質量,而非低成本用流量割韭菜,讓消費者交智商稅。

更不應該以「網紅」的名聲,把國產雪糕的路子徹底走死了。

林盛最成功的地方,是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但這種時代紅利,能維持多久?

現如今商店裡的雪糕品類越來越多,但大家真的敢從冰櫃里拿出來吃的,卻越來越少。

消費者懷念曾經的雪糕,也懷念曾經的雪糕市場。

改變當前普遍不合理的定價,回歸正常水平,並且明碼標價,已經迫在眉睫。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06市場明晰,杜絕雪糕刺客

為了讓消費者更加放心,杜絕「雪糕刺客」。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出台了相關規定,自7月1日起,要求經營者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這下終於不用擔心,再被雪糕刺客暗傷了!

人們吃雪糕,本來是為了享受吃雪糕帶來的愉悅感。

如果吃一根雪糕,還要提心弔膽是不是價格高,吃不起。

好不容易選到一根鐘意的雪糕,又因為價格和面子,猶豫半天要不要放回去。

那麼吃雪糕這件事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有道是成大事者,需得「天時地利人和」。

而其中,「人和」乃重中之重。

能接連給好幾個品牌打開知名度,可見鍾薛高的創始人林盛,還是有點天賦的。

但越有天賦的人,往往越應該注意自己的口碑。

先有「高級營銷」後有「消費神話」不假。

可撐起所謂神話的,是千千萬個普通人。

所以說歸根結底,是消費者買你的帳,才成就了你的神話。

真冤?還是該罵!起底鍾薛高「雪糕刺客事件」始末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