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9月2日下午2時,今年第11號颱風「軒嵐諾」中心位於距離台灣省台東市偏東方向約405公里的台灣以東洋面,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4級(45米/秒),級別為強颱風級。

中央氣象台預計,9月3日起,「軒嵐諾」將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3日夜間移入東海海面,強度再度發展,有可能再次發展為超強颱風級,並逐漸向浙江東北部一帶沿海靠近。4日夜間到5日上午將在浙江近海海面轉向東北方向移動,趨向朝鮮半島南部到日本本州島一帶沿海。
「軒嵐諾」尺度大、
持續時間長、強度強
9月2日,中央氣象台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周冠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颱風「軒嵐諾」尺度大、持續時間長、強度強,將對我國產生較強風雨影響。
「『軒嵐諾』生成後,吞併了其南部的一個熱帶低壓,使得它的體積更加龐大。同時,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前期高溫天氣造成海溫偏高,給『軒嵐諾』補充了能量,讓它在24小時之內(8月29日2時至30日2時)『連升三級』,從強熱帶風暴級升級為超強颱風級。」周冠博指出,在衛星雲圖上,「軒嵐諾」的「雙眼牆」結構清晰可見,而這種結構只有少數強度極強的颱風才有。
周冠博說,目前,仍然不能排除「軒嵐諾」在我國東部沿海登陸的可能性。但即使不登陸,由於風圈範圍廣、尺度大、持續時間長、強度強,「軒嵐諾」也會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風雨影響。
受「軒嵐諾」影響,9月2日14時至3日14時,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面、黃海南部、東海大部及釣魚島附近海域、長江口區、杭州灣,以及台灣島北部和東部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浙江沿海、上海沿海、江蘇南部沿海將有6-8級大風,陣風9-10級;9月2日14時至3日14時,浙江東部、台灣島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其中浙江東北部局地有暴雨,台灣島北部局地有大暴雨。
全球變暖、拉尼娜現象
是造成「軒嵐諾」路徑奇特的幕後推手
據周冠博介紹,颱風「軒嵐諾」生成緯度較高,「走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首次出現的獨特路徑。一般颱風在南北緯5°到20°左右的海域生成,而「軒嵐諾」生成區域在北緯25.9°,比較罕見。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軒嵐諾」在生成後往西南方向移動,此處的水溫更高,使得「軒嵐諾」加強為超強颱風級別。
目前,「軒嵐諾」處在鞍形氣壓場中,引導氣流較弱,因此保持在原地迴旋,海水上翻後降低了颱風的級別。預計3日,受東環副熱帶高壓影響,且西風槽加深後,「軒嵐諾」將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進入東海暖水區,有可能再次發展成超強颱風。
「軒嵐諾」路徑為何如此獨特?周冠博說,在東海海區達到超強颱風級別的颱風非常罕見,全球變暖、拉尼娜現象是造成「軒嵐諾」如此特別的幕後推手。
周冠博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本期編輯 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