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2022年09月02日18:34:02 熱門 1972
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 天天要聞

王素明。圖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圖拍攝者為攝影藝術家速加。

南京大屠殺發生的時候,她才兩歲。

侵華日軍殺害了她的父親,燒掉了她家房子,母親肚子里的孩子因此流產,奶奶也鬱鬱而終。為了四個孩子都能活下去,母親忍痛將他們送了出去,兄妹四個從此顛沛流離。而她,也失去了楊明珠的名字,改名為王素明。

她一直都很堅強。小時候家裡窮,她去拔野菜,給別人做紡織工。新中國成立後,她在鐵路電務段做接線員,獲得了勞模稱號。退休後,她在居委會做了二十多年公益,成為南京秦淮區最年長的青奧志願者。晚年身患癌症,她卻反過來安慰孩子們,「我走後,不要難過。」

那段歷史像傷疤一樣烙在身上。她痛恨那些奪走她親人和童年的人。她站出來作證,向身邊所有人講述。可是,沒有等到道歉。

3月23日中午12時30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去世,享年87歲。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的在世倖存者僅剩58位。

「她童年的不幸都是日本人造成的」

楊明珠本該有個幸福的童年——在南京市仙鶴門有個家,家裡有父母,有奶奶,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以及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

但在1937年,這一切她都失去了。

楊明珠和姐姐楊靜秋曾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微紀錄片《倖存者說》中回憶,日軍侵佔南京後,她們的爸爸被日軍抓走後殺害,之後奶奶被氣得病死,顛沛流離中懷孕兩個月的母親流產了。

流產後大出血的母親以為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她把兩個孩子送給別人領養,一個孩子送去做學徒。小女兒明珠被一戶王姓人家收養,改名王素明,離開家的時候,她只有兩歲。

就像南京無數個家庭一樣,兄妹四人的命運徹底被改變。去做學徒的哥哥經常被打,手腫得冬天都冒膿冒血,他哭着喊着說想回家。姐姐靠打零工換取糧食,她想找回妹妹,卻被拒絕,姐妹倆很多年無法相認。

王素明在養父母家過着寄人籬下的日子。養母讓她出去挖野菜,她鑽過鐵絲網被發現,日本人放狼狗咬她。這個故事她和女兒徐宏講過無數遍。無論長到多大,她永遠記得五六歲時那個恐慌逃跑的自己。

她還去中山陵所在的紫金山上拔莧菜梗子,莧菜很高,人一拔,連人帶莧菜梗一起倒下,後面都是骷髏頭。

七八歲,她給別人家倒馬桶掙小費,到了十幾歲,就去小作坊做些織紗織布的零工補貼家用。家庭條件優渥的她,本不應該有這樣一個童年。「她常說她恨日本人,她童年的不幸都是日本人造成的。」徐宏說。

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 天天要聞

年輕時的王素明。受訪者供圖

熱衷公益的老人

新中國成立後,王素明在南京鐵路電務段做接線員。在徐宏幼年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早出晚歸,為了不遲到,早上五點就起床,頂着大雪走一個多小時到單位上班。上夜班時,徐宏去上學了,王素明才下班回家。在工作的同時,她還報名了夜校。

徐宏看到的只是母親的辛苦,更早的時候,王素明的生活艱難而心酸。她曾給女兒講過,因為養父母沒有收入,害怕養女變心,要求她把全部收入上交,每個月只留幾塊錢生活費。

「剛工作的時候,她一天的口糧只有一塊燒餅,中午吃半塊,晚上吃半塊。」徐宏心疼母親。

接線員的工作繁瑣且不能出錯,有電話打進電務段時,接線員必須接通正確的科室線路。王素明把電話號碼寫在電話簿上,密密麻麻一大本,反覆背,直到所有科室的號碼都刻在腦海里。

「她工作很拼。」徐宏記得,媽媽驕傲地跟她說過,同事們一個月的工資是30元,而她能拿到60元,在接線員競賽中,還獲得了勞模稱號。

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 天天要聞

王素明在南京鐵路電務段做接線員。受訪者供圖

後來,王素明的工作調到了江蘇省浦口監獄老幹部科。她一直負責組織老幹部活動,直到1990年退休。

徐宏覺得,那一代人,就是「為工作而生」。退休後的王素明還是閑不下來,每天騎單車到居委會參加志願服務。

有時候,王素明早晨八點多就出門了,徐宏下了班回到家,媽媽還在居委會忙活。在家裡待着的時候,一個電話過來,她就要騎着單車過去幫忙。

社區想給她志願者補貼,她一分都不要。即使退休金並不充裕,看到有人遇到災難,她還會到居委會捐款。

王素明和姐姐楊靜秋重聚後,兩家的來往也多了起來。在外甥女肖雅萍眼中,小姨開朗健談,是個熱心腸。她不只幫人,也常餵養流浪貓。王素明養的兩隻貓,都活到了20歲左右。不少流浪貓來家門口蹭吃蹭喝,她挨個給它們起「外號」。到秦淮河邊散步時,她也會揣一把貓糧,一邊和人聊天,一邊喂流浪貓。

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 天天要聞

2021年夏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凌曦與工作人員上門看望王素明,她自豪地介紹她的孫輩們。圖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我走後你不要難過」

忙碌的腳步在7年前停下,80歲的王素明被診斷為腸癌。後來她經歷了幾次手術,但是癌細胞還是轉移到了肺部和骨頭。疼得厲害的時候,她只能依靠醫用嗎啡來鎮痛。

王素明不得不停止了自己的志願服務。之前獲得的獎章、證書她都好好地擺在家裡,住院時她總跟女兒嘀咕,「你不會在我生病的時候把這些處理掉吧?」徐宏知道,這些都是媽媽的寶貝。

作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生病前,王素明和楊靜秋兩姐妹經常接受採訪,給人們講述那段歷史,希望人們銘記。即便住院期間,幾乎每個護工都聽王素明講過南京大屠殺,她抑制不住那種痛恨。

逝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王素明:父親被日軍殺害,我的童年毀了 - 天天要聞

2020年12月,李雪晴去醫院探望王素明。受訪者供圖

李雪晴對王素明的經歷印象深刻。作為「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的工作人員,李雪晴認識王素明已近10年。作為公益性質的社會團體,協會的主要工作就是為倖存者提供疾病救助、節日慰問、困難補助、健康呵護等。

李雪晴經常上門慰問王素明,給老人送去慰問品和防疫物資,還時不時給王素明打電話,聽她講過去的經歷,聊現在的生活和心情,兩人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

王素明待她像自己的孫輩。天氣降溫,王素明給她打電話,叮囑多穿衣服,注意身體;疫情期間,還在住院的王素明特意叮囑家人給李雪晴打電話問候,「告訴我注意疫情防護,保護好自己。

在李雪晴眼裡,王素明是一個樂觀的老太太,雖然她們結識後,她大部分時間都在與癌症作鬥爭,但李雪晴幾乎沒有聽過她抱怨一句。

王素明甚至轉而安慰起孩子們:「不要擔心,我可以活到100歲!」即使在最後的時刻,叮囑女兒的也是,「我走後你不要難過。」

3月23日中午12時30分,王素明在睡夢中去世。按照她生前遺願,葬禮一切從簡。

「我的父親被日本人抓走殺害了,我母親把我送給了姓王的人家領養。」王素明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留下了這樣的證言。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實習生 王燁烜

編輯 劉倩

校對 劉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