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一段證實日軍1944年在中國雲南屠殺多名韓籍慰安婦史實的影像資料在韓國首度公開。而在此之前,僅有關於日軍屠殺慰安婦的證詞及新聞報道。
韓國KBS電視台等報道稱,據推測,這段長度為19秒的黑白影像資料攝於1944年9月15日,地點為中國雲南省騰衝某地。記錄下這一歷史瞬間的,是隸屬於中美聯軍的美國通信兵團164照相兵連士兵鮑德溫(Baldwin)。
據悉,這份資料曾被保管在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NARA)長達70多年。在27日首爾市與首爾大學人權中心合辦的「中日韓日軍慰安婦國際電話會議」上,該影像被首度公開。
慰安婦遭屠殺後屍體被丟棄
影像顯示的是慰安婦遭到日軍屠殺後,屍體被隨意丟棄的場面。畫面中還出現了中國軍人前來掩埋的場景。報道指出,當時在雲南松山和騰衝的日軍陣地中,共有七八十名韓籍慰安婦。其中23名在中美聯軍擊退日軍後獲救,剩餘大部分在日軍戰敗前遭到屠殺。
影像資料截圖
當天的會議上,還公開了中美聯軍關於慰安婦遭到屠殺的14份文件和2份照片資料。其中報告文件明確記載,「(9月)13日晚上,日軍射殺30名朝鮮裔女性。」
央視曾拍攝揭日軍「慰安婦」暴行紀錄片 去年底上映
繼2017年8月上映大熒幕的《二十二》後,國內又有一部揭露日軍「慰安婦」暴行的紀錄片——《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2017年12月11日在央視播出。
據了解,該紀錄片由南京廣播電視台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聯合攝製,分為五集,於12月11日至15日每晚8點在中央電視台第4套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向海內外觀眾播出。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該片總導演、南京廣播電視台專題部主任張建寧:之所以將紀錄片安排在上述時間段播放,主要是因為「慰安婦」制度是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開始廣泛推行的。
張建寧表示,不同於以往同等題材的紀錄片,該片是從「制度」層面入手,盡量從各個角度、方面印證、揭露二戰中「慰安婦」是一個由日本政府參與建立的慘絕人寰的性奴隸制度,揭露其暴行和危害。
「以往的紀錄片一般就受害者個體和群體入手,拍攝「慰安婦」命運和生存狀態,我們這個站在國家層面。」張建寧說。
據了解到,按播出的順序,該片五集主題分別是《罪惡起源》(揭露「慰安婦」制度起源)、《地獄魔窟》(重點揭露慰安所)、《傷痛永遠》(揭露倖存「慰安婦」遭受暴行的命運)、《南洋泣血》(揭露東南亞「慰安婦」暴行)、《正義吶喊》(揭露倖存者面對日本政府不承認暴行時的抗爭)。
該片總撰稿兼編導、南京廣播電視台專題部萬小姐:主創團隊採訪的人有中國、韓國、菲律賓、印尼、東帝汶等各國的「慰安婦」受害者和她們的家人;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各國的學者、研究者;還有日本、韓國、荷蘭、美國等國家的國會議員。
《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是在2015年9月30日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大理論文獻影視片創作領導小組批准立項。遺憾的是,從立項到馬上即將播出,接受採訪的20多位倖存「慰安婦」老人中已有6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