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人」指的是那些已經通過手術改變了自己原本生理性別的人。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這種現象,但以男性居多,比例大概為3:1。
眾所周知,男性相比於女性在身體素質方面有着天然的優勢。男性身體更加強壯、速度更加敏捷、體能也更好,因此在體育領域,男性比賽和女性比賽大都是分開的,這也是為了保證體育競技的公平性。
但隨着醫學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術改變了自己的性別,男變女,女變男。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進行了變性手術的人假如參加體育競技,是應該參加他變性前性別的比賽還是變性後性別的比賽?由於生理構造的不同,這種爭論主要存在於男變女這一類群體中。
支持以變性前的性別參加比賽的人認為,既然她現在已經是女性,那麼毫無疑問就應該參加女子組的比賽。如果拒絕她們的參賽,那就是性別歧視。反對者則認為,由於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條件差距很大,男性會更加強壯,他們擊球的速度遠超女性,發球也是這樣。雖然她們由男性變為女性,生殖器官發生了改變,但身體的其他方面並沒有改變。她們的身體素質仍然遠超普通的女性網球選手,這對於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在1977年的美網公開賽中,蕾妮·理查茲(ReneeRichards)創造了歷史,她成為了第一位參加職業網球錦標賽的變性女性。
理查茲之後一直在美國和拉丁美洲踢球,直到1981年退休。儘管在歐洲被禁止參加網球錦標賽,但在女子網球協會的世界排名中她甚至達到20位。
退役後,理查茲繼續打網球,執教馬蒂娜·納芙拉蒂洛娃,並幫助她在四次大滿貫比賽中都取得了勝利。之後她回歸了老本行,成為一名眼科醫生。
不過在近日,作為理查茲學生的女金剛馬蒂娜·納芙拉蒂洛娃在英國泰晤士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反對變性女性參加職業網球比賽。她寫道:「一個男人決定成為一名女性,他服用一些激素,然後去參加女子比賽。」
「這太瘋狂了,而且是作弊。我很樂意以任何方式和一個變性女性說話,但我不願意和她在賽場上競爭,這不公平。」
由於這些言論,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為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開展運動的公司已經將馬蒂娜·納芙拉蒂洛娃從其顧問委員會中撤職,並解除了她的大使身份。
目前馬蒂娜·納芙拉蒂洛娃尚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馬蒂娜·納芙拉蒂洛娃是一位長期倡導同性戀權利的活動家,她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同性戀身份出櫃時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根據2016年出台的指導方針,國際奧委會(IOC)允許從女性向男性過渡的運動員不受限制地參加比賽。
然而,由男性過渡為女性的運動員必須在至少12個月內將睾酮(一種增加肌肉質量的激素)維持在一定水平。
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討論。(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羅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