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新疆工會調研護工護理員群體勞動權益保障情況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鐸思
「64.67%以上護工護理員每日工作8小時以上,11.37%以上人員每月無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工會在對護工護理員群體勞動權益保障情況調研時發現,護理工作煩雜瑣碎、工作時間長,導致護工護理員職業滿足感和成就感低。
今年7月上旬至9月上旬,自治區總工會採取「體驗式」調研,從群體結構、勞動就業、收入保障、職業發展、對工會的認知等角度聚焦護工護理員群體現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實地調查、開展個案及電話訪談、問卷調查、查閱文獻等方法組織開展調研工作。調研發現,護理員普遍專業水平較低、收入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對勞動權益的訴求沒有明確的概念, 甚至認為只要能夠按時足額領到勞動報酬,社會保障和職業健康等其他勞動權益可有可無。
據了解,新疆家政護理從業人員總數近20萬,流動性很大,其中大多數都是女性,保障他們的權益十分困難。很多護理員沒有納入相關部門管理之中,也沒有經過培訓,甚至沒有健康檢查,以較低價格惡性競爭,給護工護理行業管理造成很大困難,也帶來了服務安全、服務糾紛等隱患。

近年來,為進一步規範勞務派遣公司的用工管理制度,有效防範和及時查處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行為,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自治區人社廳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專項檢查,要求勞務派遣公司與護工簽訂政府規定的用工合同,詳細約定合同時間、薪酬、社會保障及福利等內容,保障護工的基本權益。調研組的問卷調查分析也顯示,護工護理員簽訂勞動合同的佔比76.48%,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佔比23.52%。
調研小組認為,維護好護理員群體勞動經濟權益首先要發揮好工會組織作用,提高工會組織覆蓋面,將護理員群體組織起來。工會組織可聯合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引導行業協會建立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推動建立護理行業建立持身份證、從業人員健康證、上崗資格證的從業准入門檻,制定明確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和職稱評聘體系,加大養老護理員、育嬰育幼護理員、醫療護理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力度,規範護工聘用流程、服務內容、薪酬標準、休假制度等,全面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姚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