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成立於1986年,成立之初的民進黨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隨着大批的台獨分子掌握了民進黨之後,很多與之理念不合的創黨元老紛紛離開了民進黨。其中甚至有人成為了統派人物,站到了民進黨的對立面。隨着蔡英文在民進黨內一手遮天,權力慾望越來越重。很多民進黨徒都已經不滿於蔡英文的獨斷專行,一些人因為自己的利益被損害更是直接與蔡英文唱反調。前任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鄭寶清就是民進黨的創黨元老,十分想要參與今年的桃園市長選舉卻被蔡英文拒之門外,如今傳出他可能即將脫離民進黨獨立參選,這對於民進黨在桃園市的選情自然是一記重拳。其具體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來。
鄭寶清
鄭寶清的發跡史
民進黨成立之初並沒有把「台獨」路線作為自己的政策主軸,他們最核心的主張是反對國民黨的一家獨大。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在台北圓山飯店正式成立。元老人物之中就有後來的統派代表人物朱高正,還有曾擔任統促黨主席的林正傑。長期猛攻蔡英文的台灣義勇軍總司令盧朝財也是民進黨的創黨黨員之一,真的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而桃園人鄭寶清也是其中之一,他和民進黨第三任主席黃信介關係極好,也得到了黃信介的重用。鄭寶清生於1955年的桃園縣,畢業於台灣島內的中興大學法商學院。1994年,鄭寶清得到了民進黨的扶植成為了民意代表,開始了自己的政壇之路。
朱高正
鄭寶清在1994年就成為了民進黨在桃園縣的主任,負責當地的黨務工作。1996年,鄭寶清成功當選立法機構民意代表,聲量和權勢更上一層樓。同時他還調回了民進黨總部擔任秘書處主任,在兩條線上都走得順風順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民進黨的第一個高光時代,民進黨在各地的縣市長、民意代表的選戰中頗有斬獲。1994年陳水扁成為了台北市長後,民進黨的聲勢進一步提升。1999年,鄭寶清再度連任立法機構民意代表而且還成為了立法機構的黨團總召集人。同時,陳水扁也擊敗了連戰和宋楚瑜成為了台灣地區領導人。這是民進黨第一次掌握台灣島內的大權,自然要大肆封賞,人人都有好處可拿。2002年,鄭寶清就得以成為台鹽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掌控了台灣島內的重要財源。這家公司自從日本殖民時期的1919年成立,一直以來都是公辦單位,是人人眼饞的肥缺。
鹽場
鄭寶清就任台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之後,很快就開始推動公司的民營化,嘉義等地的曬鹽場都轉型為了生物技術公司。而這當中產生的利益移轉自然都進入了民進黨的腰包之中,這就是民進黨掏空台灣經濟的手段之一。鄭寶清本人也出任了寶康生技、寶星生技、華星生技等三家公司的董事長,這背後的情形自然是顯而易見的。2005年,國民黨朱立倫尋求連任桃園縣長,民進黨就派出了同為桃園人的鄭寶清迎戰。桃園縣有很多的國民黨退伍老兵和其家屬,國民黨的勢力一直很龐大。2001年朱立倫成功當選桃園縣長時,就是以11萬票的優勢打敗了民進黨的彭紹瑾。2005年朱立倫對陣鄭寶清,鄭寶清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最後,朱立倫以18萬票的優勢戰勝了鄭寶清,這次縣長競選的失利也重創了鄭寶清的政治生涯。此戰結束後,鄭寶清就進入了大學教書,看似有淡出政壇的意向。
朱立倫
2016年,民進黨的聲勢如日中天,蔡英文不僅在領導人選舉中大勝朱立倫300多萬票,而且還帶動了民進黨整體的聲勢。鄭寶清也在此時重返政壇,競選桃園地區的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當時他挑選了桃園市內對於民進黨來說最艱困的一個選區,時任國民黨籍的立法機構民意代表楊麗環已經在此地連任了四屆,樹大根深。最後鄭寶清獲得了86413張選票,楊麗環得到了86253張選票。在選務機構的多番核對下,鄭寶清以160票的微小優勢戰勝了楊麗環,時隔十餘年後重返立法機構。可以說鄭寶清當年的勝出完全是藉助了民進黨滔天的聲量,得以險中求勝。不過鄭寶清本人雖然是創黨元老,可他所歸屬的政治派系早已式微,他的勝選是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但這也不能改變他在民進黨之中勢單力薄的現狀。而這也是民進黨如今在桃園地區即將面臨分裂的主要原因。
民進黨在桃園地區恐將分裂
鄭寶清在2020年輸給了國民黨籍的民意代表候選人萬美玲,已經失去了立法機構內部的職務。所以他想要競選桃園市長以維持政治地位,鄭寶清原本寄希望於民進黨內部舉辦的初選,能夠和其他候選人有一戰的機會。可是蔡英文強行沒收了2022年各縣市長的內部初選,獨攬徵召提名權。這不僅違背了民進黨長期以來自我標榜的「民主」,更是直接損害了許多人的利益。蔡英文強行提拔了自己的心腹愛將,和桃園市沒有任何因緣的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參與競選桃園市長。鄭寶清對此就十分不滿,甚至有傳言指出林智堅碩士論文涉嫌抄襲的黑資料就是鄭寶清交給了國民黨和其他的政壇人物。現在林智堅已經退出了選舉,鄭寶清原以為自己再度有機會爭奪提名資格,而蔡英文又一次繞過鄭寶清,徵召了桃園地區的現任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鄭運鵬參與選舉。
鄭運鵬(左)、林智堅(右)
鄭寶清作為民進黨創黨元老,但卻屢次被民進黨雪藏,自然心中不忿。加上其本人又十分高傲,他總是強調自己在立法機構擔任總召集人時,賴清德還是剛剛進入立法機構的新人,而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當時還只是小助理。今時今日,就連民進黨中的年輕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對於他大肆奚落,甚至說出了「選誰都不選你」。鄭寶清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他也在近日宣布不排除脫離民進黨自行參選。同為民進黨綠營政客,鄭寶清和鄭運鵬如果同台競選,那麼綠營的選票就會被分散。根據最近的網絡民調顯示,桃園市長選戰之中的民眾支持度,張善政為36%、鄭運鵬25%、鄭寶清10%、賴香伶7%,未決定為23%。鄭運鵬和鄭寶清的民調加在一起剛剛好就能與國民黨張善政分庭抗禮,這也是民進黨在桃園的基本盤。所以說,如果鄭寶清最終參選,民進黨就等於是大勢去矣。
鄭文燦
相似的情形在2018年也曾經發生過,只不過當時的主角是國民黨。2018年的桃園市長選戰中,國民黨內部的整合失敗。參選人陳學聖、楊麗環、朱梅雪、吳富彤等四人都曾是藍營的人馬,選票也分成了四份,才讓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得以輕騎過關成功連任。而今年的桃園市長選戰可以說是高潮迭起,連編劇可能都不敢這麼編排。國民黨率先在這一位置上爆發了內訌,但卻有驚無險。羅智強、呂玉玲等人爭奪桃園市長的參選資格,而朱立倫卻直接徵召了前行政機構負責人張善政參選。這一度引發了朱立倫和羅智強之間的大爭鬥,被外人稱之為「朱羅記」。而桃園本土派的代表呂玉玲更是直接給朱立倫、張善政以下馬威,拒絕同台,拒絕支持。時至今日,羅智強、呂玉玲已經和朱立倫、張善政和解,更是同台支持張善政,可以說分裂的局面已經消弭。
國民黨整合成功
而張善政的首位對手林智堅已經因為論文抄襲而退出選舉,鄭運鵬如今也面臨了分裂危機。張善政的參選之路如今頗有幾分「時來天地皆同力」的模樣,這也是民進黨無法無天,蔡英文獨斷專行的後遺症。民進黨正在為它們近年來的倒行逆施付出沉痛的代價。國民黨如今雖然也已經沉淪了下去,但只要能把民進黨拉下馬,對於兩岸來說也算是好事一樁。事實上,從每一次台灣的島內選舉中我們便可以看出,台灣所謂的「選舉制度」實際上內部充斥着各種權謀詭詐和金錢黑幕。民進黨利用手中的行政資源造勢,利用各方大企業的政治獻金選舉,歸根結底都只是針對權力的爭奪戰和另一種形式的分贓而已。普羅大眾實際上更像是投票的工具,只是在投票日當天可以享受到一絲「選舉」之中的暢快而已。
張善政
曾經有台灣問題的研究者指出台灣島內的社會如今還處於「前文明時代」,只是披上了「文明」的外衣,內核實際上還是王朝時代的專制思想和西方社會中的權錢思維。長期處於這樣的「前文明時代」只會讓民眾產生虛假的夢幻魅影,一直生活在幻覺之中。而大陸應該做的就是針對台灣社會進行「祛魅」。這種判斷是很中肯的,從長期的歷史脈絡看來,大陸務實,台灣務虛。大陸的功夫在手上,台灣的功夫在嘴上。大陸重視的是民眾的現實生活和自身的基礎建設,而台灣重視的則是小團體內部的選票得失與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分配。近期的美國政客頻繁竄訪台灣造成台海局勢緊張,台灣同胞失陷於柬埔寨而台灣當局無動於衷都證明着這幾點。所以說,大陸應該對症下藥,向台灣島內的痼疾發起挑戰,提出更為細緻具體的民生政策和統一思路,讓台灣民眾真正了解大陸,了解統一。
桃園市
統一之後,台灣民眾會得到什麼,會失去什麼。台灣島內的物價、房價、土地的所有制、健康保險的現狀會不會出現調整。普通的小老百姓能夠享受到什麼樣的政策,生存成本是不是會下降,薪資水平會不會提高。台灣島內的繁體字、注音符號、不同於大陸的度量衡會不會變化等等。無論最後以何種方式統一台灣,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必須要想清楚的問題。2022年的台灣縣市長選舉,從目前看來整體對於國民黨有利。而民進黨如果大敗之後,蔡英文就必須要辭去黨主席的職務,賴清德就會取而代之。民進黨也會進入賴清德時代,賴清德也很有可能會贏得2024年的大選,兩岸之間的局勢仍然不容樂觀。所以說,統一大業時不我待,只有抓住一切的機會,不放棄任何一種可能性,標本兼治地看待台灣問題,也許就能夠找到新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