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獨立日當天,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將向烏提供價值近3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拜登在發佈的白宮聲明中稱:「美利堅合眾國致力於支持烏克蘭人民繼續為捍衛其主權而戰。作為這一承諾的一部分,我自豪地宣布我們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安全援助:將通過『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提供約2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4億元)的武器和設備。」
儘管美國一直在給烏克蘭「輸血」,但這一次是俄烏衝突半年以來美方向烏方提供的最大一筆安全援助。其中包括無人機、反炮兵雷達、防空系統、火炮系統等。
拜登表示,這些軍援將確保烏克蘭能夠繼續長期捍衛自己。
不過,美國國防部官員很快便澆來一盆冷水,稱這些武器主要作用於幫助烏克蘭構建中長期防禦,因此或需要一至三年才能送達烏克蘭。
有媒體分析,由於這批武器並非從美國現有的武器庫存中調用,而是從業界採購,因此會花費較長時間。
不過,這也表明了美國正在為俄烏衝突持續數年做準備,無論接下來幾個月戰況如何。
不同於美國的持續「輸血」,歐洲各國的態度似乎有所鬆動。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由於世界面臨的一系列危機,法國未來數月將面臨艱難時期。
輿論認為,馬克龍的有關言論可能是為了讓法國為即將到來的冬季能源危機做好準備。由於能源價格仍在上漲,法國家庭依然面臨通脹壓力。
未來幾個月,不少歐洲國家將不得不「在取暖和援烏之間作出選擇」。
俄烏戰爭能持續多久?
俄烏俄交戰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目前並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戰爭即將結束。
儘管俄羅斯方面特別軍事行動的進攻行動放慢了腳步,但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這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其目的是為了盡量減少平民的傷亡,目前特別軍事行動正在按計划進行。
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依然表現強勢,他近期還強調了烏克蘭反對任何妥協的強硬立場,並發誓烏克蘭將重新取得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工業區以及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權。
眼下,俄烏在東部南部的戰事仍然膠着,烏克蘭幾周前宣稱的赫爾松反攻至今未能如願實現。按照目前雙方力量的消耗可持續性預估、判斷,俄烏戰事恐怕很難在2022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