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君臨淵並不一直都是『冰塊臉』,遇到鳳舞之後,他的真情一點點顯現,最終變成了『可燃冰』。」目前,由徐開騁搭檔楊超越主演的古言劇《且聽鳳鳴》正在熱播。徐開騁飾演的天之驕子君臨淵,不僅身世顯赫,而且天賦過人、靈力超群。然而,在冷峻孤傲的外表下,他卻有着一顆炙熱的心,與楊超越飾演的鳳舞高甜互動撒糖不斷。8月24日下午,徐開騁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暢談他對角色的解讀。

從「冰塊臉」到「可燃冰」:用微表情微動作彰顯人物真實內心
《且聽鳳鳴》根據作家蘇小暖所著小說《神醫凰後》故事原型改編,講述了乾元大陸天才少女鳳舞(楊超越 飾)因意外變成無法修鍊的廢人,偶然與幼時有過婚約的君武一族聖子君臨淵(徐開騁 飾)重逢,兩人攜手勇闖江湖相知、相戀的故事。
剛開始,徐開騁在劇中展現出的冷傲氣質令觀眾直呼上頭,但在他本人看來,君臨淵這個角色並不屬於高冷霸類型。「越往後看,越會覺得他不是那樣的設定。隨着劇情的深入,他會逐漸展現真實的自己,從開始的『冰塊臉』,變成『可燃冰』,而打開他真心的鑰匙,就是鳳舞。」

為了詮釋好劇中人物,徐開騁習慣先寫人物小傳,在圍讀劇本時,他會隨時做筆記,分析角色性格特點。「君臨淵在很多場戲裏面話都很少,沒有什麼台詞,那我就給他設計了成了一個觀察者、傾聽者。別人說話的時候,不管在明處還是暗處,他都會去觀察去傾聽,然後分析他們要做什麼,想做什麼。」徐開騁解釋道,「因為作為聖子,他要運籌帷幄,他要分辨誰好誰壞。但有些肢體語言會出賣你的內心,所以他在肢體上有不能有太多動作。」
哪怕最開始的「冰塊臉」,徐開騁也會通過一些微表情和動作設計,來呈現人物的內外矛盾。「比如因為中了絕情蠱的原因,君臨淵總會說些反話,那他反話時的表現要不要言行一致?跟導演商量之後,我選擇了面、口稍微不一樣,這樣可以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真正的內心。」這段表演,也足見其演技張力十足。

首演古裝愛打戲,想像自己在拍《復仇者聯盟》
《且聽鳳鳴》是徐開騁的首部古裝作品,雖然最開始有些不適應,但他很快就進入角色。劇中,徐開騁有不少打戲場景,讓他過足了癮。「我挺喜歡的這樣的打戲,這種仙俠劇的打法一點也不累,它還會有很多特效,我拍的時候會想像自己是在拍《復仇者聯盟》,打過去總會出現一道光,很酷。」說這話時,徐開騁笑的像個孩子。他從來不覺得拍戲辛苦,反而常常從中發現很多樂趣,並沉浸其中。
在飾演君臨淵的過程中,徐開騁賦予這個人物的本色也是「幼稚」。「渾然天成的幼稚,而且這份幼稚跟超越又是相輔相成的。你會看到君臨淵和鳳舞倆人談戀愛時的那種幼稚,今天看網友評論還說他倆是『菜雞互啄』,他們談戀愛沒有任何的手法。」 徐開騁喜歡這樣的幼稚,他也是個相當純粹的人。「我覺得人的性情不應該受年齡的限制,有些東西我清楚,但我還是想選擇輕鬆、真實的方式面對生活。」說完,徐開騁自信一笑,「我個人比我演過的所有角色都有魅力!」
此次與楊超越合作,徐開騁誇對方「是一個很真實的演員」。「超越是個很純粹、很真的人,這對演員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特質,因為純粹的人特別適合當演員。拍戲的時候,她經常說演戲比較跳舞讓她快樂的多,所以我又有強大的共鳴,相比跳舞,演戲讓我也快樂的多。」
如今,《且聽鳳鳴》劇集已經進入超前點播看大結局的階段,回顧自己的表演,徐開騁卻只給自己打出了6分的成績。「我給自己的每部戲都會打6分,因為每次回看都會覺得有遺憾,如果讓我再演一次的話,我會在哪方面處理的更好。」在徐開騁眼中,演員這份職業和普通上班族一樣,「要拿自己的時間和心血去拼才能升職加工資,你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多少。另外就是命運。」

不被外界標籤束縛,期待用作品、言行帶給年輕人正向引導
作為當紅的青年演員,徐開騁也會面對外界眾多標籤。但他清醒的知道:那是別人給自己的定義,更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因為生活是你在過,別人給你貼的標籤不會真正地進入到你的生活里,那是對外的,但在自己的生活里你的朋友不會那麼看你,你的家人也不會那麼看你,那些東西是可能是一個比較保護你的外殼,但是你要保護好你的內核,你才可以去改變你的外殼。」
徐開騁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正向影響到一些年輕人。「我希望他們跟我一起了解所謂生活、所謂成長是什麼樣子的,我會告訴他們我的感受,讓願意了解我的人們體會到很多美好,然後通過角色或一些生活的分享,給年輕人加油。」同時,他也希望「年輕人看到我演的戲可以開心,可以思考。」
徐開騁直言,身為演員,很多東西都會被放大,有時候可能會成為一種枷鎖,但只要利用的好,就會帶給年輕人一些正向引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更加地約束自己,做更有意義更美好的事情。」
如今,戲約不斷的徐開騁,除了正在熱播的《且聽鳳鳴》,接下來還將有《我的漂亮朋友》《斛珠夫人》《心跳源計劃》等多部作品將跟觀眾見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