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0時02分,湖南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現場再救出一名倖存者。該名人員為女性,已被埋壓超131個小時,是救援力量在建築廢墟逐層剝離的救援過程中發現的,目前已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5月5日0時許,救援人員救出第10名被困者。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5月5日0時許,救援人員救出第10名被困者。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
5月5日凌晨,湖南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第五次新聞發佈會舉行,通報事故救援最新情況。按照專家組討論研究的方案,目前的救援工作採用逐層作業、逐層探測的方法。每揭開一層,再反覆多次探測,確保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倖存者,如果確認沒有新的生命跡象,再進行下一步作業。
中建五局總工程師李凱介紹:「救援中,在預估可能有被困者的位置,我們採用人工作業,避免對可能存在的倖存者造成傷害、對遇難者遺體造成損傷。在這種情況下,採用人工作業,是對遇難者遺體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尊重。一旦發現新的生命跡象,將停止作業全力施救。」
截至目前,事故已救出10名被困者,發現5名遇難者。
身陷絕境88個小時
她靠這些辦法自救
5月3日凌晨4時15分,湖南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現場,一名女孩在被埋壓了88個小時之後,被成功救出。她是21歲的小圓(化名),是此次事故中被救出的第九名倖存者。
「把女孩救出時,她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比較好。」長沙消防救援支隊現場搶險救援攻堅組指揮員文鵬介紹說,小圓在那片倒塌的狹小空間內被困了88個小時,已經超過了72小時的黃金救援期,其出色的自救能力是最終獲救的關鍵。
獲救後,她把自救辦法告訴了參與現場救援的消防員。

△5月3日4時15分許,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近88小時後救出第九名被困者。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有計劃地飲水,保持體溫
據現場救援人員介紹,倒塌事故發生時,小圓正在出租屋裡複習考試,沒想到一場災難會猝不及防地降臨。她連人帶床從4樓掉到了樓下。幸運的是,樓板沒有完全塌下來,而是在她頭頂形成了一個三角區。
她身邊還有半壺水,這無疑是最珍貴的保命物資。水很有限,她每次只喝一小口。就這樣,直到被救出,她的半壺水還有餘量。
在等待救援的3天多時間裏,除了半壺水,她身邊的一床被子在晝夜溫差較大的環境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感覺冷的時候我就趕緊把被子包裹在身上。」小圓告訴消防救援人員。
時刻關注附近救援情況,及時發出求救信號
等待救援期間,小圓一直沒有放棄希望。在終於聽到離自己不遠處有動響後,她利用一塊硬物敲擊身邊的牆體,以此發出求救信號。
但也不是盲目呼救,一直敲。「聽到外面聲音比較嘈雜時,我就不敲,因為敲了外面也聽不到。感覺救援人員距離比較近或是安靜的時候,我就有規律地敲,很快就得到了回應。」她對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
保存手機電量,保持冷靜
事故發生後,小圓所在的空間狹窄封閉,手機一時間失去了信號。她說,即便手機沒有信號,但一樣能看到日期和時間,「我非常清楚自己被困了多久,所以不至於驚慌失措。」
「我不會經常去解鎖手機,想知道時間了就看一眼。」小圓告訴救援人員,通過這種方式盡量節約手機電量。就這樣,在她被困88個小時後獲救時,手機的電量還沒有全部耗完。
災難面前,生命有多脆弱便有多堅韌。現場消防救援人員介紹,小圓做的這些都是科學有效的自救辦法,為她贏得了更多珍貴的救援時間。
綜合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社
來源: 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