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2022年07月15日01:57:09 熱門 1992

霧鎖金門,雲漫群山。巍峨聳立的金門大橋,扼舊金山海灣之出口,勾連着天塹的南北兩岸,是舊金山市的象徵。遠眺,你會為它的雄偉而心生讚歎;近觀,則會發現這樣一段話:

皇帝約書亞·亞伯拉罕·諾頓陛下,在1869年頒佈造橋「法令」...穿越金門到索薩利托嶺。工程最終於64年後開始動工。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美利堅皇帝?作為美國政治制度的基石,「三權分立」一定程度上是美國人驕傲與自豪,很難想像「分權與制衡」中的美國會有「皇帝」。當然也用不着為此愕然,因為美國人除了有「三權分立」,還有一種「幽默感」。或許正是這「幽默感」才成就了諾頓一世的傳奇。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美利堅皇帝——諾頓一世(現代扮演)


美利堅皇帝誕生記

與如今美國總統「必須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同,美利堅皇帝——諾頓一世出生於1818年的英國,本名約書亞·諾頓。當然這個日期的記載也並非絕對準確,而是依據船舶記錄及舊金山市慶祝其生辰所定。大約在1820年,諾頓隨父母參加了英國政府的殖民計劃,移居南非。1849年時,諾頓才來到了他的「登基之所」——舊金山。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1849年的舊金山(橫屏觀看效果更佳)

那時美國西部正掀起一股「淘金熱」,幾十萬人懷揣着夢想湧入加利福尼亞。而諾頓的懷裡除了揣着夢想,還有4萬美元;他憑此投身地產業和進口產業,並將這些錢變成了一筆更大、更為可觀的財富,至1852年前後諾頓的資產已經積累到25萬美元(摺合如今約800萬美元)。他出席各種活動、結交各界人士,是一個頗受尊敬的成功商人。但一切繁華終究是有限的......

淘金熱掀起後,大量外來人口湧入「舊金山」,而郵局則成了他們與老家溝通的樞紐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郵局》-H.F.考克斯(1850)

1852年(清咸豐二年),清政府因饑荒下令禁止糧食出口(僅山東就有60多個州縣衛遭災歉收,此外浙江等地也有饑荒記錄),大洋彼岸的美國舊金山也因此受了影響,大米價格翻了9倍,漲到了36美分/磅。在此期間,諾頓偶然得到一個以12.5美分/磅的價格購入大米的機會,諾頓看準了機會(當然也可能是圈套)押上了自己全部身家。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約書亞·諾頓(1851年):此時他還只是個富商

所謂利有多大,害就有多大!如果按照設想的那樣,諾頓確實會大發橫財、身價倍增。但接下來的形勢就沒那麼樂觀了,在兩個星期內隨着秘魯大米持續輸入舊金山,米價應聲一路跌到了3美分/磅,諾頓幾乎是在一瞬之間陷入了絕境。他曾向法院申請取消這份合同,理由是他被人「誤導」了。但法院還是在1855年5月裁決諾頓敗訴;1856年8月他申請破產,至1858年他都住在位於Kearny Street的一處寄宿公寓中,隨後便消失無蹤。

乾尼街(Kearny Street)為舊金山金融區和唐人街的分界線,而照片左側隱約可見的尖塔,正是泛美金字塔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乾尼街(Kearny Street)

時隔一年的1859年9月17日,諾頓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沒人知道他究竟經歷了什麼,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未能在商業上東山再起,而且「思想」上也似乎出現了些問題。他第一個驚人之舉是,通過《舊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昭告天下:

根據大多數美國民眾的請求,我——約書亞·諾頓,從前居住在好望角的阿爾戈亞灣,最近九年零十個月居住在舊金山,宣布和自封為美利堅皇帝!並憑此賦予我的權利,命令聯邦各州代表於2月1日集中於這個城市的音樂廳。之後,改變聯邦現有法律,改善勞動者受到的損害,使之重拾生存之信心。並讓國內外都感受到美國的穩定與廉正。

——諾頓一世(美國皇帝)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美利堅皇帝肖像

儘管美國不需要一個皇帝作為統治者,但「皇帝」一詞對美國人而言,既陌生又新奇,所以舊金山市民還是愉快的接受了這個現實。「登基」當日就有人在街上向他鞠躬屈膝行禮。從此,諾頓一世開始了他史無前例,又無關緊要的「統治」。

1863年法國入侵墨西哥,諾頓一世便在他的頭銜中加入了「墨西哥保護者」,不過這份「保護」只存在於精神上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抗旨不遵與遠見卓識

有了皇帝就會有聖旨,當然諾頓一世發出的聖旨並沒什麼約束力。首先,登基詔書中,召集各州代表開會的事就沒實現,之後「抗旨不遵」也就成了常態。

美國皇帝頒佈並被無視的聖旨

●1859年10月12日:宣布解散國會,再度召集議員到舊金山音樂廳開會

●1859年12月2日:宣布撤銷弗吉尼亞州州長亨利·懷茲的職務

●1860年1月:由於國會「抗旨」,下令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兵發國會山

●1860年7月16日:宣布解散美利堅合眾國

●1861年4月:內戰爆發,諾頓一世召集林肯總統和戴維斯「總統」和平解決

●1869年8月12日:由於政黨紛爭,宣布解散並廢除民主黨和共和黨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敵在國會山,美利堅皇帝的敵人也不例外

雖然一連串的「抗旨」,使得諾頓一世難以完成「統一大業」,但也並不能影響他的施政熱情。而且以後世的眼光來看,諾頓一世確實擁有一種超越時代的遠見卓識。

●他是各種類型腐敗與欺詐的監督者(包括政府、企業和個人)

●他批判不合理的稅收,「保護」人們享受公平稅收和基礎服務的權利

●他提倡待遇公平和民族平等:

○主張賦予婦女投票權;

○允許非裔居民搭乘電車和進入學校;

○要求法院允許華裔出庭作證。宣稱「皇帝的目光會緊盯每一個欺辱華裔居民的人」;

○公開表示「任何印第安間諜和欺詐印第安人的組織,都該受到嚴懲」

●他主張「政教分離」和「宗教平等」,要求廢止歧視德國人和猶太人的法律

當舊金山爆發「排華騷亂」事件時,諾頓一世還真的單槍匹馬「殺入」暴徒與受迫害的華人之間。跪下反覆禱告:「都是上帝的兒子」,直至暴徒羞愧的散去。「皇帝」憑一己之力維持了穩定,也不得不說算是個奇蹟。

圖片靠右側的是美利堅皇帝諾頓一世,注意後方還跟着他最忠實的臣民(兩隻犬),儘管有材料顯示它們是後世杜撰出來的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皇帝與舊金山的羈絆

勤政的諾頓一世「恪盡職守」,每天都穿着那身藍色的海軍元帥禮服,戴着孔雀羽毛裝飾的海狸帽子,巡查他的領地——舊金山街道,還不時的擺弄他手中的權杖或雨傘,以彰顯自己「美利堅皇帝」的身份。總之他勵精圖治、勤奮愛民,監督市政建設、視察警察工作、出席各種慶典,以及下達各種「命令」。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權杖和雨傘是諾頓一世彰顯「皇權」的標配

儘管聲名在外,但諾頓一世仍然很窮。為了應付自己食物、房租和個人慈善捐款的支出,諾頓一世開始發行紙幣,而他本人則將此稱之為「稅收」。好在舊金山市民不僅認可這份「稅收」,還承認了「皇帝特權」。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諾頓一世發行的50美分紙幣

1861年,舊金山本地目錄將他列為「皇帝」;1870年人口普查時,也註明他的職業是皇帝;他可以在舊金山最好的餐館免費就餐;劇院則會為他保留最好的座位;當「皇服」破舊時,舊金山市政府出資為他換新;當單車流行時,市政府又出資為他購買了「皇騎」;就連他不足5平米的皇宮,租金也是由共濟會出資代付的。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舊金山市政府捐贈的「皇騎」

而在某次「謀反」事件中,舊金山人民也充分表達了他們對皇帝的熱愛。1867年,一位名叫阿爾芒·巴比爾(Armand Barbier)的警察(雖然稱作是警察,但屬於治安輔助人員,是鄰居和業主僱傭的保安)逮捕了諾頓一世,要把他強制送到精神病院去。消息一出,媒體炸了鍋、民眾惱了火,眾人皆挺身「勤王護駕」。警察局長親自登門「謝罪」,諾頓一世也適時的頒佈「皇家大赦」。一場「政變」就此平息,自那以後舊金山的警察見到諾頓一世時,都向他敬禮致意。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一幅漫畫所描繪的在「謀反」之後,諾頓一世獲得的新特權

諾頓皇帝的橋

在諾頓一世所頒佈的眾多法令中,最著名同時影響也最深遠的,莫過於在舊金山海灣建橋一項。根據金門大橋的一塊「銘牌」介紹,正是諾頓一世在1869年頒佈「造橋法令」,要求建造一座大橋穿越金門溝通舊金山和索薩利托。工程最終於64年後動工,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舊金山地標——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金門大橋的「銘牌」:上面主要介紹了金門大橋從提議、到修建、再到落成通車的簡介

除此之外,諾頓一世還提議舊金山灣區最長的大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及海底隧道的修建。1871年12月28日,《舊金山晚報》刊登一則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想法:在舊金山灣南部最狹窄的地方修建一座大橋,以溝通紐瓦克和雷文斯伍德(東帕羅奧圖),並希望舊金山人民能夠出資300萬美元以完成這項工程。這個工程正處於今天「唐巴頓大橋」的位置。但諾頓一世則有不同的想法,他希望經過「山羊島」(耶爾巴布埃納島)建立一座溝通舊金山和奧克蘭的大橋,即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1872年1月6日,諾頓一世「下令」禁止經雷文斯伍德建橋計劃生效,而是要求建造一座從舊金山、經山羊島,連接奧克蘭的大橋。3個月後的3月23日,諾頓一世再度「下令」:經山羊島建造一座海灣大橋,並不得損害船隻通航;授予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特許經營權,以便鋪設鐵軌;來自華盛頓的命令統統無效,除非皇帝先簽了字。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最終無論哪方的想法,最終都在今天得見

到了1872年6月15日,諾頓一世又設想了舊金山-奧克蘭之間的海底隧道,並要求舊金山和奧克蘭市政府撥款,以確定工程是否可行。9月21日,諾頓一世再次頒佈法令,要求舊金山和奧克蘭撥款調查,確定大橋和隧道哪一個更加可行,並「威脅」到若再不重視皇帝的法令,他將派兵驅散兩地的議會。最終,64年後的1936年11月12日「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落成;1974年9月16日,他設想的海底隧道也最終落成。但顯然皇帝是看不到這一切的。

為紀念諾的「貢獻」,人們特地製作了「銘牌」,上書:

旅行者,請停步並感謝美利堅皇帝及墨西哥保護者——諾頓一世(1859-1880年在位)。他有先見之明,構想並下令在舊金山海灣建橋。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一個時代的終結

1880年1月8日,諾頓一世冒雨前往自然科學院,參加黑斯廷斯學會每月定期的辯論。當他攀上最後一個街區,到達加利福尼亞大街和杜邦(現格蘭特大道)東南角時,皇帝倒下了。此時他距離目的地只有一街之隔。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漫畫描繪的諾頓一世「倒下」過程

第二天,舊金山的各大報紙陸續發佈了「訃告」。皇帝沒有留下什麼像樣的「遺產」,除了「皇帝禮服」、佩劍、權杖、雨傘等,他僅有5、6美元和其他少量財物。但他的葬禮莊嚴而隆重,舊金山商人協會成員之一的「太平洋俱樂部」為他專門設立了基金和告別儀式,數萬人前來瞻仰,並為「美利堅皇帝」送上最後一程。最終美利堅皇帝——諾頓一世,被安葬在了舊金山共濟會公墓中。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注意:諾頓一世墓碑上的出生年份與本文有所出入,這主要與不同年代考證有關

「皇帝」的影響從未消散。1980年,諾頓一世逝世100周年時,舊金山市政府舉行典禮,紀念這位美國史上獨一無二的皇帝;2018年,當諾頓誕辰200年時,人們再度為之舉辦了典禮。

「諾頓一世」——這個集貧窮與尊嚴、幽默與正義的名字,必是歷史星辰中璀璨的一顆。

美國皇帝締造金門大橋?逝去100年仍受紀念,曾經的規劃都已實現 - 天天要聞

本文素材多取自於美國研究諾頓一世的非營利性組織——「皇帝之橋運動」在此表示感謝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