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改革開放40年漳州文化發展變遷

2022年07月14日21:34:10 熱門 1677
記改革開放40年漳州文化發展變遷 - 天天要聞

在南湖湖畔,圓山文化中心與生態美景交相輝映,提升了城市品位,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 游斐淵 攝

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華文化蓬勃發展的40年,也是中國文化產業不斷壯大的40年。改革開放40年來,漳州文化事業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以夯實基礎、樹立形象、謀求發展為主線,清晰把握漳州文化建設的主要脈絡,以繁榮發展為中心,主動服務漳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40年的文化變遷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軌跡和鮮明的歷史故事,在時間軸上標註了引人深思的記號。

文化惠民 豐富群眾精神需求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九龍江薌城古邑,在漳州古城區北入口處,中山公園南門邊,傳來陣陣大鼓涼傘的歡快樂聲,舞者身着黃色錦衣,伴着韻律揮傘起舞,表達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德潤人心,文化天下。改革開放40年,漳州文化惠民服務不斷深入、文化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文化活動開展精彩紛呈。如今,當你穿梭於大街小巷,各種文化、娛樂活動隨處可見——在社區、廣場、公園裡,男女老少有的健身跑步,有的打太極,有的跳廣場舞;劇場內、影院里,各種文化大餐輪番上陣,為市民獻上視聽盛宴;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內,各種書畫展、圖片展、文物展、出版物成果展頻頻舉辦,令人大飽眼福;大型演唱會、文藝晚會、戲劇公演流光溢彩、精彩絕倫;少兒舞蹈比賽、器樂比賽以及音樂節、文化旅遊節、社區文化藝術節等各種活動形式多樣、層出不窮。

近年來,全市經常性舉辦新年舞蹈專場演出、合唱音樂會等「向人民彙報」主題文藝活動,開展「地方戲曲進校園」公益演出,「送溫暖,獻愛心」進社區、進軍營等文藝演出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民的精神食糧,樹立漳州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良好形象。

據統計,漳州現有文化館(藝術館)12家、博物館(紀念館)11家,圖書館11家、鄉鎮綜合文化站122個,村文化室1650個,現已實現村村通、村村響、農家書屋全覆蓋。今年,市委市政府將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列入「2018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和「2018年『三抓三比、十項競賽』項目」之一,計劃建設460個基層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預計四年內將實現全市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全覆蓋。

藝術創新 着力加強精品生產

2014年,薌劇《保嬰記》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填補了漳州戲曲獎項的空白;2017年,再次入列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2018年,拉開全國巡演的序幕。《保嬰記》生於漳州、長於漳州,歷經打磨、精益求精、享譽全國,而這只是漳州持續推動特色文化品牌建設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40年來,漳州舞台藝術作品的創作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劇目質量、藝術水準得到極大提高。為從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展示全市的文化藝術成就,我市近年組織3屆百花文藝獎評選,每年有近200件文藝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其中,紀錄片《綠色的青春》榮獲國際選片會十大紀錄片大獎,漳州木偶劇團4個節目榮獲首屆國際木偶藝術節最佳節目獎,有20多件作品榮獲近兩屆福建省百花文藝獎。此外,我市還推出薌劇和報告文學《谷文昌》、圖書《漳台傳統節日》、薌劇《煎石記》等一批精品力作,其中,薌劇現代戲《谷文昌》晉京參加「2018新年戲曲晚會」,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和精品創作重點扶持劇目。

通過組織參加各類活動,激發文藝工作者更大的創作熱情,推動我市文藝精品創作再上新台階,也逐漸成為漳州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新名片。

為鼓勵創作,全市經常性組織各類文藝活動,激發眾多文藝者的參與熱情,調動廣大文藝家的創作激情。近兩年來,我市主辦近現代各類書畫展覽上百場。其中有第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文化漳州·墨香詔安」中國畫作品展等國家級賽事活動;還有「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黃道周、沈耀初、沈錫純書畫作品展及研討會相關活動;以及「花樣漳州·墨香古城 ——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蟻王歸巢」當代藝術展、新時代新青年全國70 年代代表書家作品展、全省首屆青年書法展、「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盧禹舜作品展「、大寫至道」庄毓聰大寫意全國巡迴展(漳州彙報展)等大型專題書畫展覽活動,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

注重傳承 唱響千年漳府文化

輕踏於古城的石板路上,紅磚、騎樓、燕尾脊,目之所及,閑適幽靜。胭脂磚、竹篙厝、圓枋脊等古老建築元素點綴着傳統院落,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記錄著古城文化歷史印記。夜幕降臨,鵝黃色的燈光,點綴着這裡的靜謐,古色古香的一磚一瓦蘊含著時光的溫度,沉穩而溫馨。

2014 年起,按照「政府主導、市級為主、市區聯動、社會參與」的機制,不斷加大開發建設力度,在修復古城建築的同時,更加註重古城文化的修復,摒棄「拆舊建新」的舊城改造模式,逐步推進漳州古城「修舊如舊」 的活態保護工程,漳州古城新貌慢慢呈現在市民面前。

據統計,截至 2017 年,全市共有文物點 4731 處,涉台文物 306 處,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世界文化遺產 1 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23處 34個點,省級 115處,市縣級 800多處。華安東溪窯、平和南勝窯等 2 處遺產點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名錄。全市共有國有博物館、紀念館 13 個,國有館藏文物 29845 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 90 件,二級 313 件,三級 4226 件。2017 年,我市組織申報第九批福建省文保單位,其中 35處獲得入選。

此外,漳州目前列入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35 項,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5 批 180 人。建設漳州古城非遺一條街 ,市圖書館「漳州傳統記藝專題館」,漳浦剪紙展示館等 43 處非遺展示傳習場所,八寶印泥廠、片仔癀公司等都設立各自的非遺展示館。

衡量一個城市的歷史價值,除了不可移動的歷史文物,更大的內涵或許就表現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

品牌建設 拓展對外文化交流

漳州積極發揮地緣優勢,搭建平台助推文化產業提質增效。對外交流形式與內容不斷擴大深入,推介一批文創項目對接海內外,大力推動扶持民間組織在境外設立文創產品交流展示平台。今年 4 月,「漳州文創金門驛站」在金門正式落成開館,首批展售徐竹初木偶雕刻作品、漳州八寶印泥等漳州傳統文化產品;今年 8 月, 「金門文創漳州驛站」落地漳州古城,首批展示有金門陶藝、風獅爺擺件等金門特色產品。漳州與金門互設文創驛站,這是漳州首創對台文化產業合作交流的新模式。

近年來,漳台兩地文化交流不斷擴大,兩地文藝界間互動頻繁。利用傳統節日和漳台兩地民間特有民俗節日,連續舉辦海峽兩岸開漳聖王文化節、關帝文化節、東金澎三島論壇等活動;其中,開漳聖王文化節和關帝文化節被國台辦列為全國重點對台交流項目。舉辦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木偶藝術節、燈謎藝術節、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組織水仙花雕刻技藝、薌劇、剪紙、武術等團組入島巡演。2017 年,漳州「非遺」文化交流團赴台灣開展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兩岸文緣、血緣。2018 年 8 月, 「福建文化寶島行——閩台非遺文化交流活動」舉行,從南投草屯鎮到台中西川、大慶、賴興里活動中心,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們各展技藝,為台灣同胞獻上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出。通過以文化促交往、促溝通、促合作,大大推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

此外,以薌劇(歌仔戲)、錦歌木偶戲、南音、潮劇、剪紙等民間藝術為重點的閩南漳州文化對外交流足跡遍布亞、歐、美、澳四大洲的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

40年彈指一揮間,40年文化大發展。如今,文化建設者又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按照漳州市委市政府的發展要求,努力服務社會經濟建設,以紮實的工作推動漳州市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為「富美新漳州」建設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李潤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