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2022年07月14日14:25:37 熱門 1368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1130篇原創文章: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美聯儲議息會議新聞發佈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儘管鮑威爾在記者會上表達了更為強勢的抗通脹決心,並有意避免談論經濟衰退,但也正如他本人所說,當前總體通脹中有太多美聯儲無能為力的因素。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軟着陸」的前景並不樂觀。

加息7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50%-1.75%區間,這是1994年以來的近三十年最大幅度加息,加息至2020年3月疫情爆發前的高位水平。

2022年6月,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明確公布,已經不是簡單的什麼「靴子落地」,對於通脹高溫,逆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而言,堪稱重鎚落下,衝擊兇猛。

消息公布以後,美股收漲,美元走弱,全球資本市場迎來強勁走勢;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漲超800個基點;甚至是比特幣也在消息發出後的半個小時內上漲7%……比較詭異的,就是黃金和石油:

黃金震蕩走強,原油價格震蕩走跌,但是相對堅挺,無論黃金還是石油的價格依然都在高位。

美聯儲本次議息會議後,外界還注意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中措辭的變化。本次聲明特彆強調,委員會承諾,將讓通脹率回落至2%的目標。這一表態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美聯儲利率點陣圖,圖片來源:網絡

會後公布的加息點陣圖也體現了美聯儲未來更激進的加息路徑。

預計到今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升至3.4%。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大幅加息不會成為常態。

議息會議發佈會上,幾個值得關注的亮點:

美聯儲表示,「堅決承諾」將通脹率恢復到2%,通貨膨脹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與大流行相關的供需失衡、能源價格上漲、更大的價格壓力;

重申認為持續加息是適當的。

2022年以來,從3月份開始,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開啟了本輪加息潮的第一槍,5月份又繼續加息50個基點,本次加息75個基點是年內第三次加息,加息的節奏很快,力度很大,預示着美聯儲貨幣政策快速緊縮。

同時,基於現實和當下美國的國內經濟情況和國際形勢,這一次加息動作,釋放了很多信號,也將在接下來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很多影響。

這篇文章,就將基於美聯儲最新公布的貨幣政策動向和結果,結合美國現實當下的經濟情況,進行信號分析和影響研究。

本文已反覆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 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選擇大於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1

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背景和過程復盤:

先劃一下本次美聯儲加息的幾個重點:

  • 隔夜美聯儲升息75個基點至1.5%-1.75%,升息幅度為1994年以來最大,28年以來最大加息幅度。此次加息有媒體稱作「沃爾克時刻」重現。


  • 後市加息展望:(迄今最鷹的加息預期,主要相對於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對通脹的態度)


  • 七月再次加息75個基點概率93.4%,9月加息75個基點概率為55%(當然,預期管理,操控市場的祖傳手藝,一切為了利益服務,動態經濟動態變化,不作數的)


  • 今年年底美元將加息到3.4%,接下來還會加息175個基點(安撫市場對通脹的恐慌)


  • 2023年底美元將加息到3.8%


  • 此次議息會議聲明有小幅調整,其中在對政策目標的表述中,重申將尋求實現充分就業和長期通脹2%的雙重目標,刪除此前「隨着貨幣政策的適當收緊,預計通貨膨脹將回到2%的目標,勞動力市場將保持強勁」的表述,轉變為「將堅定地致力於將通貨膨脹恢復至2%的水平」的表述。


  • 與2022年3月的預測值進行比較,美聯儲此次將美國2022年GDP增速由2.8%下調至1.7%。


  • 此外,還大幅調升通脹預期,將2022年PCE通脹由4.3%上調至5.2%,同時將核心PCE通脹由4.1%上調至4.3%。小幅上調失業率預期,將2022年失業率由3.5%上調至3.7%。大幅上調聯邦基金利率預期,將未來三年聯邦基金利率分別由1.9%、2.8%、2.8%上調至3.4%、3.8%、3.4%。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這一次加息,其實是符合市場預期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歷史從不簡單的重複,但總是壓着邏輯相似的韻腳。

超預期的宏觀經濟裂變總是會激發超常規的政策應對。

6月16日,美聯儲FOMC會議加息75個基點落地,貨幣緊縮政策力度進一步加碼,加息與縮表效應相互疊加,「沃爾克時刻」再度重現。

也算是見證歷史了,28年來頭一次,人一輩子能經歷幾個30年?

目標鎖定通脹,能不能通過貨幣政策解決另說,但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帶來外溢效益,必然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導致部分經濟結構脆弱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經濟衰退、貨幣貶值和債務危機的風險。

事情就是這麼一個事情,並不複雜。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2

信號分析:美聯儲這一次「暴力」加息,釋放哪些重要的信息?


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落地。整體來看,本次會議傳遞了多個信息,一是貨幣緊縮政策力度正在加大。二是加息與縮表雙管齊下,緊縮效應相互疊加。三是「滯脹」狀態進一步確立,充分前瞻與靈活應對並舉。

簡單來說,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面對日益兇猛的通脹勢頭和現實,已經無法繼續通過所謂的預期管理和表態表演實現行情操控和市場管理的目的了,從本次會議釋放的信號來看,當前美聯儲的政策思路是先「舍經濟壓通脹」,等通脹受控後再轉向避免硬着陸。

完全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而這一次美聯儲的加息,基於背景和環境所釋放出來的信息非常豐富:

1、這可能是美聯儲有史以來最被動的一次加息行動。

為了抑制通脹進行加息,這完全就是被經濟環境和貨幣情況的現實牽着鼻子走的被動行為,當然,美聯儲在這個時間點這麼做,完全就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無計可施的表現。

高利率對經濟環境是直接的抑制,對於追求資本主義燈塔地位,講究經濟活躍和繁榮的美國來說,走到捨棄經濟基本面去對抗通脹的路上,絕對是迫不得已,而不會是主動為之。

深層次的本質,就是為了維護美元霸權和國家地位,已經顧不上國內經濟的繁榮表現了。

哪怕這樣的繁榮完全是通過持續大量的貨幣釋放流動性製造的虛假表象。

客觀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尷尬而又被動的加息動作。

2、美國這一輪貨幣寬鬆以後的「軟着陸」,恐怕很難實現了。

對於美國而言,經濟軟着陸,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是國內生產和經濟的增量能夠實現追趕超發貨幣,夯實流通貨幣幣值,時間換空間;

要麼就是美國政府能夠通過美元潮汐成功順利,並且效率跟得上的進行全球財富轉移和經濟收割。

全世界,也只有美國有這個能力實現經濟軟着陸,實際上,過去幾十年也是這麼操作的。

但是在2022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如果美國祖傳美元全球收割,霸權搶劫的套路還管用,是絕對不會倒逼美聯儲採用保羅-沃爾克時期的暴力加息模式來對抗通脹的。

能轉移出去的通脹就不是問題,能明確可控的通脹對於美國來說也不是問題。

資本家和華爾街能賺錢就不在乎通脹。

但是,這一次加息的動作,已經非常清晰地證明了,美國和美聯儲,對於通脹的束手無策,以及黔驢技窮,抓大放小,霸權重要,所以顧腚不顧臉。

3、美聯儲明確加息,將在全球美元結算體系關聯的國家和經濟體中掀起新一輪的加息潮。

這個因果關係很清晰,美元結算關聯的國家,如果不加息,美元資本就會大量流出,用這些國家的衰退,債務暴雷,還有蕭條,為美國繁榮做貢獻,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必然的趨勢,絕大多數國家和經濟體都會選擇跟進美國的加息,用魔法對抗魔法,留住資本。

因為美元是全球結算貨幣,美元每一輪的加息對應的就是全球貨幣緊縮周期的啟動。

不同國家的經濟情況和周期是不一樣的,美聯儲加息只考慮自身,那麼全球範圍各種債務暴雷,經濟波動,供需紊亂等等的衝擊和情況,將成為必然。

時間拉長,只要美元加息這個趨勢,美國利率高位運行的現實沒有得到扭轉,前期的全球通脹得到抑制的進度和經濟就會產生錯位,導致必然的全球陷入滯漲的環境中

4、美國和美聯儲主要通過貨幣政策對抗本輪國內通脹,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通脹是被動的,而通縮是主動的。

在全球範圍內通過美元通縮來解決通脹,是典型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指標不治本的做法。

美國這一輪國內通脹,三個核心原因:

第一,拱火俄烏導致的美元對石油價格出現了失控;

第二,美國政府出於臉面和所謂的政治正確,針對中國的一系列貿易戰;

第三,本土資本利用流動性泛濫大發橫財,進一步推高了通脹。

當然,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以日本,韓國,歐洲的一眾利益聯盟,暗地裡持續大量拋售

美國國債,無形加大了美元在全球經濟環境中的流動性。

所以,美國想要通脹壓下來,保住美元霸權,這一次,願意承接美國通脹,轉移通脹的對象,沒有了,美國花出去的錢,要自己買單,僅僅憑貨幣政策製造收縮,明顯是行不通的。

接下來,和俄羅斯達成和解,出賣烏克蘭利益,降低對華關稅,緩和中美關係,敲打利益同盟,幾個方向,才是根本。

至於會不會這麼做,那就要看美國國內利益集團的博弈,和經濟基本面能不能抗得住了。

如果主動通縮的代價都換不回來通脹解決,那麼美國的處境就非常被動了。

所以,美國加不加息,縮不縮表,其實對於主要博弈對象(中國,俄羅斯,歐盟)而言,從國家層面來看,並不在乎,至於後續是真正攤牌(博弈調整),還是掀桌子(發動戰爭),就要看美國如何選擇了。

這才是關鍵。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3

根據美國的利益訴求和趨勢研判,按照美聯儲的加息動作,將帶來哪些影響?


隨着美聯儲又快又急的加息推進,所能產生的影響,是全面和有針對性的。

這裡做一個趨勢研判和影響分析:

1、首先對於美國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來說,高利率環境和持續加息的市場預期,是有絕對的抑制負面作用的。

這是一場對抗通脹和衰退效率之間的比賽,非常兇險。

基於6月份的加息動作,美國國內金融市場在環境和預期的雙重作用下,向上增長的底層邏輯和核心支撐沒有了,金融市場的行情都要依賴流動性,縮減流動性的環境,談什麼行情?

劇烈波動,向下調整,在所難免,而且,要警惕美股下行有可能出現的失控和崩盤風險。

2、新興市場經濟復蘇進程受到波及。歐美通脹壓力持續擴散,疊加地緣局勢升溫以及全球疫情反覆,對新興市場經濟復蘇造成複合衝擊。同時,美聯儲緊縮步伐加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興經濟體的宏觀政策空間,加大了其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對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美元加息,主要影響有兩個:

一是貨幣貶值:美聯儲本輪加息後,美元升值,已經有多國貨幣快速貶值,比如日元、土耳其里拉等。預計之後將有更多國家貨幣出現動蕩。

二是引發債務危機:疫情之後新興市場國家債務高企。隨着美元資本流出,債務風險持續加大。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導致部分經濟結構脆弱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經濟衰退、貨幣貶值和債務危機的風險。

對於中國也是一樣,就算中國不跟隨美元周期,但是利率下行,釋放流動性的空間就受到了限制。

美元加息,美元走強,在強美元的全球貿易環境中,人民幣如果寬鬆釋放流動性,就會被美元潮汐無情收割。

人類歷史上每一次強美元都沒有好事,不是蕭條就是戰爭。

3、隨着全球流動性拐點出現,市場風險偏好發生改變,高估值的風險資產可能被持續拋售,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數字資產同時承壓,近期快速變化的各類資產價格對此已有一定反應。

實事求是地來看,全球除了中國因為有嚴格的外匯管制管理系統以外,所有和美元掛鈎的金融市場,資產領域,還有資產類別,都有通脹泡沫被刺破的風險和可能。


總的來看,美聯儲暴力加息動作和持續加息的強預期,將給處於通脹環境中的全球經濟,帶來強烈,持續的緊縮威脅和多元波動衝擊:

短期泡沫破碎和波動風險,中期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衝擊風險,長期就是持續衰退和蕭條風險。

經濟危機本質就是債務危機,而美元加息預期,緊縮態勢之下,或將成為引爆全球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人民幣資產,是否會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環境中的「諾亞方舟」?


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國因為連續遭遇兩次石油危機,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經濟陷入「滯脹」漩渦。

時任美聯儲主席沃爾克採用超預期的加息政策,有效地遏制住了超預期的通脹狀態。

但是付出的代價,就是美國在長期滯脹環境中的蕭條,而走出蕭條也不是美國經濟復蘇,而是通過冷戰成功讓蘇聯解體,通過冷戰紅利(本質上也是金融掠奪)才算解決美國蕭條問題。

但是資本主義周期性,因為資本逐利的無盡貪婪和慾望積累的債務風險,需要得到釋放,所以,每隔幾年,就會有全球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風暴席捲衝擊。

從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到08年次貸危機,每一次表現不同,但是本質都一樣。

核心問題就是,美國這個國家,掌握着美元霸權,但是並沒有引領全球技術革命,創造增量的能力,所以憑藉軍事霸權,科技壟斷,通過經濟殖民和產業鏈管理,反覆收割和掠奪全世界財富來進行本國經濟的周期性修復。

以前是無往不利,但是到了2022年,這套做法行不通了。

被收割的日本,韓國,東南亞,包括我們的祖國中國,這一次面對美國自2020年以來釋放的天量流動性挖出的經濟巨坑,不願意,實際上沒辦法去填。

美元開啟加息,就是開啟了收割周期,沒有國家實力和不能對美國軍事霸權做到平起平坐的國家,都難逃一割。

當然,既然接受美元,享受了美元霸權主導經濟體系的紅利,那麼這種收割也是必然要接受的結果。

但是中國不一樣,實際上,中美的經濟關係,更多的其實都是在國家層面的,資本無法隨意流動進出的中國,而且軍事力量層面有話語權,這就讓中國成為美元收割周期之下,全球經濟波動震蕩的大環境中,成為了絕對的諾亞方舟。

美元加息,對中國的金融市場和資產領域,會有影響:

首先是金融市場,美股下跌,A股會有很大壓力。但是A股的表現,在全球滯漲環境裏面,對於全球財富和儲蓄,和美股市場的競爭,至關重要,中國的A股其實就是有形之手主導,大A走強,特別是在美股註定下行的趨勢下走強,說白了就是搶原本看好美國的全球資本,斷美國的財路!

這是必然的趨勢,不過急不來,中國講究內斂低調,悶聲發財,看準這個方向,很重要。

其次是人民幣匯率在此次加息以後,會有貶值壓力,匯率之戰,是國運和經濟基本面的耐力比拼,中國要對外崛起,對內復興,那麼人民幣就有走強的需要和趨勢。

日本可以不顧道義臉面,中國講究道德和責任,所以匯率承壓,保持穩定,也是大國競爭力的體現。


基於以上兩個趨勢的判斷,美聯儲開啟暴力加息,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背景之下,中國國內經濟環境和人民幣資產,將成為即將到來的全球滯漲大環境以及經濟衝擊波動巨浪之上,絕對的「諾亞方舟」。

從6月15日以後,堅定看好中國國內經濟和人民幣資產,看好中國A股走勢。

不一定能保證獲得什麼財富增值,但是保值無憂,總好過在洶湧澎湃,危機四伏的美元資產市場裏面以身涉險。

一個是經歷磨難和考驗,韌性頑強,勢頭向上的中國;

一個是內憂外患,內部資本集團利益爭鬥,頹勢明顯的美國。

對於中國人來說,該如何選擇和押注,或許並不是一個很困難的選擇題。

沒有必要唱衰美國,或者認為文章的分析和我的意思是唱衰美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的家底和沉澱不能輕視,不怕富二代窮奢極欲,就怕富二代盲目創業。

一個沒有辦法治標治本,抓不住關鍵,黔驢技窮,瞎折騰走下坡路,兒賣爺田(美元霸權和科技軍事優勢)不心疼的美國,走向持續衰落和失敗的道路。

對全世界都好。現實情況就是,明眼人都知道,美國就算通過加息縮表保住了美元霸權,抑制了通脹,美國經濟這一次,硬着陸和必然的衰退蕭條,是難逃一劫了。

至於狗急跳牆,掀桌子掄膀子,俄羅斯表示大伊萬神器護體,而中國呢?

難道在朝鮮和越南的滋味,時隔這麼多年,鷹醬又按捺不住重新品嘗的渴求了?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毛澤東:《雜言詩·八連頌》(1963年8月1日)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任他風起雲湧,我自波瀾不驚。

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吾輩國人,自強不息,無懼挑戰和衝擊。

美國加息折騰,該擔心永遠不是中國和中國人,而是美國自己。

謹以此文,和所有同胞,共勉。

近30年來最大加息幅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公布,有哪些信號和影響?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