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2022年07月14日04:34:07 熱門 1258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2022年4月23日,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志願者在項柵子村同心林植樹。 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組 攝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 題: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中新網記者 李晗雪

位於北京懷柔北部深山區的長哨營滿族鄉項柵子村,山多地少,是這一帶村落中依靠林業謀生的村莊之一。退耕還林、擔任生態護林員……一段時間以來,許多村民依賴政府政策,不願去動更多腦筋;而希望提升收入的村民多半選擇外出務工,村裡剩下的半數是老人。

「我幹了23年村書記,一直想讓這個村老百姓富起來。要富必須有產業,沒有產業就是瞎說。」項柵子村村支部書記張鳳勤介紹,全村共有108戶210人,常住人口不到100人,常住人口人均年收入2.3萬元人民幣。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項柵子村的小暑節氣文化公園。 李晗雪 攝

但如何憑空興起一個產業?這也是張鳳勤多年來頭疼的地方。村子耕地少,靠傳統農業肯定不行。但村子生態環境優美,會不會是一個機會?村莊依湯河而建,與北京市區的塵囂隔開距離;從任何一戶的家門口走出幾步,便是碎石鋪底的潺潺小河。小河另一側,是柔和起伏的青山,草木蔥蘢。村裡還有一處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水庫,在青山圍繞中,更像一個寧靜的湖泊。優越的生態環境,村裡卻一直不知如何轉換成經濟效益。四五年前,張鳳勤曾帶頭在村裡改造出一幢相當精美的中式民宿,但苦於特色不彰、交通不便,一直反響平平。

不過,2021年秋季,公益項目「中國健康好鄉村」的入駐,給項柵子村的新生帶來了新的靈感和實實在在的盼頭。

「中國健康好鄉村」(以下簡稱「好鄉村項目」)是中央統戰部指導的大型鄉村振興幫扶公益項目,2021年下半年,好鄉村項目正式落地長哨營鄉。落地後,首先啟動了「一村一俗」「文化營」部分項目建設:依託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文化,以當地24個村為基礎單位,由各村代言並傳承一項節氣傳統非遺文化,並依照村落規模建設節氣廣場、節氣文化公園等。項柵子村代言「小暑」節氣,翻年以前,節氣公園便在好鄉村項目的支持下初見雛形。項目組將村裡沿河的一塊空地平整出來,用石磨盤搭建成頗具鄉土趣味的水井、桌椅……「現在村民們吃完飯就愛去節氣公園散步。」張鳳勤說:「他們(好鄉村項目)跟過去來做幫扶的那些不一樣。有的來了之後就是嘴說、啥也不幹,他們真的用心做事,確實在投入。」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項柵子村的水庫。 李晗雪 攝

推動提升文化底蘊與村民健康意識的同時,好鄉村項目開始為各村量身打造「一村一葯」(本草營)、「一村一品」(生產營)。之所以規划出「本草營」,是因整個長哨營鄉均處燕山山脈腳下,是中藥材的天然優質產地,各村本身又有大量林地。好鄉村項目利用平台自身多年深耕公益醫療領域的優勢,聯合首都醫學專家,計劃為長哨營各村篩選出適宜種植、經濟效益高的中草藥。

項柵子村在項目駐村大使董旭協調下,選定的藥材是黃芪。「我們先請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主任郭蘭萍教授來考察這邊的土質。進入實際種植階段後,專家團隊也會繼續為村子提供諮詢和幫助。「董旭介紹,經過與村幹部反覆溝通,村裡在2022年年初先試驗性地種植了10畝黃芪。「張書記號召力相當強,做事也快,我們溝通完之後,他就很快組織村民平整土地、種植中草藥。」

「長勢不錯,出苗率在80%以上。」張鳳勤說,此前老百姓就會上山採藥掙零花錢,因此很能理解中草藥種植的經濟前景。他表示,過去村裡的林地都是閑置,未來如能做成林下草藥經濟,真的是一件好事。據了解,目前項目組還計劃在中草藥種植中加入蒼朮。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項柵子村的中草藥種植基地中,首批種下的中草藥已經出苗。 李晗雪 攝

「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方面,張鳳勤提議了柏木熏肉與原味一號西紅柿,得到好鄉村項目工作人員的支持。柏木熏肉是項柵子傳統名菜,原味一號西紅柿則是他一直看好的一個優質西紅柿品種。早先,張鳳勤就有在村裡推廣這兩項產品的想法,但資金有限,村民觀望心態也很重,一直沒推開。而今,在好鄉村項目支持下,柏木熏肉已進入產品包裝打造階段,原味一號西紅柿也將在今年冬天試種。張鳳勤告訴記者,這種西紅柿口感特別好,一斤能買到20元人民幣;只要試種成功,就會將種子分給村裡的農戶。他對未來效益十分期待。

言談之中,張鳳勤不時提到,村民的「觀望心態」,實在是鄉村振興中克服不易、但必須克服的難題。儘管工作人員誇讚張鳳勤號召力強,他卻談道,在村裡發展產業「挺難」,村民是希望改善生活,但沒見着實際收益,誰也不敢往裡投錢。「老百姓不是沒有興趣,但他見不着『利兒』,就都是看人干,等別人掙錢了他再干。你要讓他主動弄去,這還真不行。」張鳳勤表示,因此不管什麼事自己都和幾個村幹部帶頭做,努力帶動老百姓。

而好鄉村項目的進駐,無疑進一步給怯於嘗試的村民帶來強心劑。董旭表示,有了好產品,銷路最重要,項目組對鄉村特色農產品的包裝銷售已很有經驗,村幹部的好想法,項目組將全力支持。再如西紅柿種植方面,如有貧困戶希望參與、但資金不足,項目組也可採取成立合作社的形式,讓貧困村民只出一部分錢入股,有了收成再分紅,如此降低村民經濟負擔。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項柵子村書記張鳳勤在河邊設置的健身休閑器材。 李晗雪 攝

關於項柵子村的民宿旅遊,村幹部與好鄉村項目工作人員也圍繞「康養」萌生出新點子。一方面,結合中草藥種植計劃,他們認為未來可以繼續推出葯膳、中草藥湯池泡浴等,為遊客提供全方位的康養產品。另外,他們計劃對村子的環境稍加打造,讓遊客來了「有得玩兒」。事實上,此前張鳳勤就動過腦筋,已經在河邊一塊空地上打造出一個「迷你遊樂園」:鞦韆、蹺蹺板、梅花樁等設施放置在河岸小樹林里,頗有野趣。下一步的計劃,是利用村裡的水庫做起垂釣項目,同時繼續完善節氣廣場,使之更宜於散步休閑。

具體到民宿本身,項目組工作人員計劃仍通過合作社的方式,向村民租用閑置房屋,然後進行專業設計改造。董旭表示,按規劃建成之後,將僱傭本地老百姓擔任服務人員,並請一些有民宿運營經驗的人來村裡開展培訓,由此通過旅遊帶動本村居民致富。

董旭坦言,民宿旅遊從規劃建設到產生收益,必定是個長期過程;尤其是這一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在有些耽誤進度。不過,好鄉村項目的工作人員和村幹部對改變更新項柵子村,都很有定力與信心。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工作人員與項柵子村書記張鳳勤一起在中草藥種植基地查看中草藥生長情況。 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組 攝

「用黃芪做葯膳、做湯池,將來發展好了,肯定能掙錢。」張鳳勤對村子要自力更生、發展產業的信念很堅定:「國家給的永遠是國家給的。自己搞產業掙錢,那是自己搞出來的,永遠不落伍。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用心。」他說,項柵子村有發展產業的條件,就一定要儘快達成這個目標。老百姓富起來了,鄉村才能振興起來。

再過幾天,就是項柵子村代言的「小暑」節氣。去年以來,每逢節氣,好鄉村項目都會在相應村落開展便民文化活動。對此次小暑,張鳳勤已有想法。他提議,村裡就醫不便,是否可以由項目組安排,請首都的醫學專家來項柵子村作一次義診,做過檢查的村民能有機會把X光片給北京的專家看一看。

節氣文化、道地草藥、康養民宿……項柵子村的鄉村新生計劃 - 天天要聞

圖為項柵子村的小暑節氣文化公園。 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組 攝

提議馬上得到項目組工作人員認可。董旭表示,項目組實際早有計劃給村民安排義診、健康講座等,無奈近期疫情讓許多計劃被擱置。「前期我們就擔心老百姓覺得這些人來了光是『吹』。而健康幫扶活動,老百姓馬上就能受益。」董旭說,義診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又能增強健康意識,對於提升中國健康好鄉村項目的認知,也是一件好事。「人健康了,下一步才是致富。」

一壺山泉水,幾杯清茶,項目組工作人員和村幹部一談又是一下午。談完小暑節氣活動計劃,他們前往中草藥種植基地查看苗情。「長得真不錯!」董旭蹲下來查看幼苗:「這雜草也挺多,過兩天我們來除除草。」「我也剛來除過一回呢!「張鳳勤關切地說:「離不開人打理。」

據工作人員介紹,從黃芪試種成功到最終產生收益,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三到四年,緩慢、但值得期待。相信這幾年時間中,項柵子村的村幹部、村民與好鄉村項目工作人員,會潛心醞釀出這個村莊的蝶變新生。(完)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