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2022年07月14日00:55:09 熱門 1748

現象級華語恐怖片《咒》終於在Netflix上線!

看這部電影前,有兩點必須先行提示:

1、有宗教信仰或唯心主義的影迷,慎入;

2、有密集恐懼症的影迷,慎入。

在此之前,影迷們曾將泰國與韓國合拍的《靈媒》、馬來西亞的《南巫》、中國台灣的《哭悲》和《咒》並稱為「亞洲恐怖片急人四部曲」。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前三部口碑撲街後,影片《咒》順勢成為近年來期待值最高的華語恐怖片。

這部電影一經上線,便迅速引發討論,不僅登頂豆瓣的實時熱門影音榜,還以#咒 晦氣#的話題被掛上微博熱搜。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那麼,《咒》到底晦氣與否、恐怖與否?

影片根據發生於中國台灣高雄的起乩(jī)事件而改編。

所謂起乩,即神明上身,在台灣、潮汕地區等比較流行。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2005年,台灣高雄,吳姓一家六口。

最初是家中的小妹聲稱自己被「三太子」附身,並向家人表示,身在台北的大姐有生命危險,母親於是將大姐帶回老家。

回到老家的大姐一直都夢見自己被性侵,之後不久,她便稱自己被「觀世音」上身,開始毆打自己。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家人陪她到五指山禪修,沒用。

而且一家人都開始聲稱被「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七仙女」等神明附身。

吳家六口人隨之便開始互相攻擊。

他們拿神主牌、拐杖彼此毆打,以燃燒的香互相灼燒,還互撒鹽米、喂屎、塗尿說是用來驅魔,並只喝符水維生,直到大姐被活活餓死。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當然,在唯物主義世界,他們不可能真的被神明附身。

據很多網友猜測,這家人很可能是因為亂倫而導致精神錯亂

影片《咒》只是借了一個「起乩」的殼,影片內容跟此事件沒有直接聯繫,只在偶爾的駭人畫面中呈現起乩的恐怖,比如有位大媽將燒得通紅的烙鐵直接插入嘴中。

表面上看,影片《咒》講的是一個母愛的故事。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影片分兩條線。

第一條線是女主角李若男(蔡亘晏 飾)從寄養家庭接回女兒「朵朵」陳樂瞳(黃歆庭 飾)

但自從朵朵回家後便怪事不斷,詛咒隨之降臨。

另一條線是六年前,李若男跟男友阿東林敬倫 飾演)、同伴阿原(溫慶禹 飾)一起,前往農村地道的邪神之地,進行實地探險,三人最終都被詛咒。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李若男雖因未進入地道而得以逃生,但六年來詛咒一直都伴隨着她,跟她相近的人相繼無端慘死。

邪神的下一個目標似乎就是她女兒,為保護女兒,李若男不得不重回禁忌之地。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無論哪條線,採用的畫面都是由DV、手機、行車記錄儀等拍攝素材組成。

作為近年來恐怖片最熱門的偽紀錄片格式,影片《咒》結合夜間農村的陰森、地道空間的逼仄、民俗的神秘,呈現出非常完整的恐怖視覺。

儘管影片在兩條線的交叉剪輯上,難免因銜接點的不夠緊密而稍顯混亂。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不同於《靈媒》和《南巫》因為在內容和解釋上製造留白而使觀眾無法盡興,影片《咒》則非常樂於挖坑,而且在填坑上也絕不含糊。

整部影片中最為典型的兩個懸念,便是「地道視頻」和「大黑佛母之臉」。

「地道視頻」是影片從中段開始便一直在「營銷」的視覺懸念;佛母的臉則是整部《咒》的終極懸念。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這兩個懸念,要做到令觀眾們滿意實在太難。

放在一般的恐怖片中,往往都是故弄玄虛糊弄過去。

但在《咒》中,它們的揭示不但非常清晰,而且彼此聯繫也很緊密,完全能夠滿足觀眾們的想像。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影片整個故事的發生,都始於在地道中揭開佛母之臉。

在這過程中,影片發揮出了出色的音效。

比如阿東在揭開佛母之臉後,回答了「我叫什麼名字」,堪稱全片最詭邪片段之一。

他回答時的聲音如深淵般響亮,既跟佛母之臉的真容吻合,又證明他已在起乩之中。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阿東

除核心懸念外,影片《咒》成立的關鍵,還在於對東南亞密宗教符號和咒語的運用。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導演柯孟融曾表示,儘管影片中的宗教參考來自真實的雲南宗教,但宗教本身以及符號、手勢等,都是他自己的創作。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柯孟融

最為重要的「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咒語,其實便是「禍福相倚,死生有名」的閩南語諧音。

而影片中那塊蓋住佛母之臉的紅布,上面寫的就是「死生有名」。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所以,來源於真實事件、真實宗教的《咒》,其本質仍是比較徹底的一種虛構。

這種虛構對觀眾而言,之所以具有強烈的真實感,是因為導演玩了不少心理暗示的小把戲。

影片開場,導演放出旋轉的摩天輪畫面和隧洞中正在運行的列車。

摩天輪的轉動和列車的運行方向並沒有變化,但在持續不斷「向左、向右、向左、向右……用你的意念控制它」的旁白中,摩天輪和列車都似乎變成了雙向運動,而它們原本的運動方向已經不再重要。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這就像你一直盯着一個簡單的字,久而久之,這個字就會變得極其陌生,甚至連筆畫都會開始肢解、散開。

這種暗示貫穿全片,它的要訣就是「正反」,通過「正反」擊潰觀眾的常識和防線,使所有人堅信影片中的詭異設計。

比如那句「你相信祝福嗎?

祝福其實就是詛咒。

比如結印的手勢是兩掌外翻,影片中卻通過比劃,告訴觀眾一般的結印其實都是兩掌內翻……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所以,我們看到的那些母愛,會不會也有一個完全的、徹底的反面呢?

這個反面,是否就如蟲子一般蠕動在母愛之中?

藉由這樣的正反意念,導演在《咒》中設置了非常多不易被察覺的重要細節。

比如朵朵回到家後,突然將文具盒打翻在地,文具在地上擺出的正是密宗教符號的形狀;朵朵說天花板上有「壞壞」,陳若男將「壞壞」牽出屋後,一個黑影又立即貼牆返回原處;而在地道視頻中,當鏡子、牆體、供品等坍塌之時,逼仄之中突然有無數鬼手探出……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這些細節正如影片的「意念」,跟那些顯眼的蟲子、頭髮、蛤蟆以及裸人等意象一起,共同形塑着影片中這個令人身體發癢、精神不適的恐怖世界。

這股邪氣還來源於導演對過往亞洲恐怖手法的借用,比如在整個身體上寫滿符文。

這種手法來自廣東導演桂治洪1980年的港片《邪》,以及日本導演小林正樹1964年的電影《怪談》。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邪》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怪談》

當年,《邪》的靈感應該就源自《怪談》,而《咒》則可能越過了《邪》,是一次直接的對《怪談》的變奏。

影片《怪談》共有四個故事,《咒》與第三個故事《無耳芳一》有關。

在《無耳芳一》中,年輕的僧人芳一為驅避鬼邪,在自己全身書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他意外遺漏了耳朵部位,於是被日本平氏的鬼將軍扯掉了雙耳。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怪談》

桂治洪的《邪》並未涉及該故事中最重要的雙耳情節,柯孟融導演卻在《咒》中將之拾起。

影片中,村人割走女孩的部分耳朵獻祭佛母,女主角也在割掉別人的耳朵後重返佛母像前。

雖然影片在提到獻祭時只說割肉,沒說割耳,但所有人都默認割耳,可見《咒》的確是有心致敬《怪談》。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除意念、細節、符文之外,導演還在影片臨近結尾處,特別設計了一個「視覺暫留」的詭計。

符號被置於銀幕正中,符文以符號為中心一圈圈散開,再在符號正中以逐個紅字解釋大黑佛母的淵源。

觀眾不得不盯着紅字看,直到紅字結束,銀幕立即變成白色。

此刻,觀眾眼中便滿是密宗教的這個核心符號。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請盯着中間的紅字看,看完後可以看向天花板

記憶符號、跟念咒語、觀佛母臉,通過「一鍵三連」,影片借女主角對觀眾的引導,最終完成了對所有觀眾的詛咒。

然而,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回想一下,女主角始終在拚命塑造自己的母親形象。

到最後,觀眾如果真答應她的請求,也只是因為母愛。

但在這過程中,是否有不少難以理解之處?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比如明明不能吃東西,女主角為什麼要喂女兒食物?

比如她為什麼要割別人的耳朵,而不割自己的?

為什麼女主角懷孕的時候就已經去雲南見過大和尚?

還有最後,女主角明明已經蒙上了自己的眼睛,並沒有看到佛母的臉,為什麼她還是在祭壇上點頭如搗蒜?

……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影片中的所有畫面,都來自於視頻剪輯,而所有的視頻素材都在女主角手中,自然是她想怎麼剪就怎麼剪。

她想要的素材如果沒有,那就自己拍攝進行補充。

這樣的話,影片原本為人所詬病的剪輯問題,似乎也能夠得到合理解釋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因此,母愛很可能只是假象,是女主角針對觀眾做出的潛心選材。

實際上,女主角真正想讓觀眾們分攤的,並不是女兒身上的詛咒,而是她自己身上的詛咒。

影片結尾,女主角對着佛母叩頭,很可能只是一場作秀,整部電影則因此變成一個漫長而龐大的敘述性詭計。

影片的表皮和內里,很可能完全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故事。

這也恰好映襯影片從開始就在強調的意念形塑世界、正反皆可成形的概念。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此外,導演柯孟融曾發佈六個刪減片段。

這種刪減,有沒有可能也是影片交互的方式之一?

即導演刪減的片段,正是女主角刪減的片段。

這六個片段在畫面上並不恐怖,而刪減的原因則在於,它們對女主角的計劃有明顯的破壞作用。

比如最為觀眾期待的「官將首」一段。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當女主角和女兒在街上遇見地藏王菩薩巡街開路,菩薩護法官將首突然發現什麼,仔細看了她們一眼。

女主角起身便要回去,增損二將(共三人,增將軍一身化為紅藍二人)卻朝她們不斷逼近。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此時,女兒其實並未中邪,所以官將首明顯就是衝著女主角而來。

這便證明,此時真正被附身的是女主角。

而為破除觀眾疑慮,女主角(導演)便將這一段從整部影片中剪掉。

所以,影片《咒》當中的「第四面牆」,早已從里里外外都被徹底打破,影片和觀眾之間的互動幾乎已達到極致,從而呈現出了真正的沉浸感。

年度最佳華語恐怖片,少兒不宜,有人剛看十分鐘就關了 - 天天要聞

當然,就算我們跟着念了咒,看到了佛母的臉,電影也終究只是電影罷了,大可不必心有戚戚。


文:縣豪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