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的「物化生」組合有哪些優劣勢?更適合哪些考生?

2022年07月14日00:37:46 熱門 1357

「3+1+2」新高考選科方式共有12個組合,涉及的選科專業各不相同,所以有人說:「選科與專業相關,與就業相關」,並非沒有道理。

一個河北的家長問:「孩子上高一、高一選科,孩子選的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純理科組合,可別人都說這組合很難學,高考競爭力不夠,現在我比較擔心,怎麼辦?」

由於高考競爭激烈,高校錄取分數較高,考生想要進入重點大學更難,且2021年是新高考實施的「3+1+2」模式的第一年,讓大家都期待着,那高一的學生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的純理科組合有競爭力嗎?教師認為選擇「物化生」組合有兩個優點和缺點。

新高考選科的「物化生」組合有哪些優劣勢?更適合哪些考生? - 天天要聞

物理生物結合缺陷

1

物以類聚而不學

從文理分科的角度來看,物理、化學兩門學科都屬於理科,它們知識點多,概念多,公式多,計算題多,實驗題多,不易學,這一點在文理分科的學生中是很明顯的,學生學習物理、化學容易出現兩個極端,好的太好,差的太差。

所以如果學生對物理和化學沒有興趣,或者兩科成績特別優秀,老師很不建議大家選擇「物理+化學」的組合,他們學習比較難,學生學習壓力會比較大,而選擇物理、化學相當於選理科,再加上數學科目,三門科目計算題較多,考生容易形成偏科,這對於高考是不好的。

2人

物化生組合高考競爭失利

事實上,新高考的「3+1+2」選科模式,物理和歷史都是必須要選的科目,似乎沒有了文理的科目,可以選擇的物理科目等於可以選擇的理科,可以選擇的歷史科目等於可以選擇的文科,因為在高考統計分數時,不是按組合計算,而是按物理和歷史兩大類計算。

物化生的選擇,當然是按物理類來計算高考排名,那物化生就需要和物化生競爭了,雖然「物化生」的四門科目都是賦分制,而高考的每一科賦分制都是以30分開始,分 ABCDE五個等級, A佔15%, B佔35%, C佔35%, D佔13%, E佔2%,而且化學科目難度大,生物選科人數多,因此在中小學和高中教育實力較強的河北省,選「物化生」組合併不佔優勢,與「物化生」和「物化生」組合相比,它處於劣勢。

物理生物結合優勢

1

入學考試專業覆蓋率達95%

每個人都知道選科與高考有關,而物化生組合報考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5%以上,可以說除了一些偏文科的專業,如歷史學、大氣科學、地理學等,其他的都可以報考。

物化生被選中可報考電子信息、通訊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材料、計算機、金融、醫學、管理、能源等專業,以及其他專業。

有必要強調下醫學專業,關於新高考「3+1+2」選科下的醫學專業報考,不是說選了「物理」科目就可以報考,例如青島大學的臨床醫學、醫學檢驗技術、預防醫學、藥學等都要求考生選「化學+生物」科目,而口腔醫學、醫學影像學等都要求考生選「物理+生物」科目,可以說選了「物化生」組合就可以報考任何醫學專業,因此選「物化生」組合報考專業覆蓋率高,考生再不用擔心專業報考的問題。

2人

《物化生》組合容易提高分數考高分

雖然「物化生」組合是學霸們喜歡的組合,很難學,但相對於「物化生」、「地主階級」和「歷地主階級」來說,提高成績更容易。

為什麽說「物化生」更容易提高成績?其主要原因是:一是物理、化學兩門學科雖然難學,但一旦掌握了知識點,這兩門學科就有可能考滿分,可地理、政治這類偏文科的科目不易得滿分啊;二是考生選擇物理,肯定物理成績很好,化學和生物學科的知識點相聯繫,只要保持物理成績不走樣,那學習化學、生物就更容易了,特別是高三之後,這兩門學科的知識點提高得更快。

新近高考的「3+1+2」選科,不管是選了「物化生」純理科,還是選了「歷地政」純文科,既然確定了,學生就不要擔心,也不要多想,家長更不能「杞人憂天」,而是要鼓勵孩子努力學習,學好每一門學科,考好高分才是硬道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