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2022年07月13日18:42:42 熱門 1683

在我國的二十來個鄰國中,巴基斯坦絕對是關係密切、交流頻繁的一國。我國在對雙方關係進行定位時,用了並不常見的「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一檔。

該國上一任總統在任期間,同樣把對華關係放在優先級很高的位置,與中國的交流也十分密切。不過,這位總統用一種不太光彩的姿態下台之後,卻並沒有前往中國,而是選擇了流亡倫敦。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佩爾韋茲·穆沙拉夫

穆沙拉夫:親歷印巴分治

要梳理佩爾韋茲·穆沙拉夫跌宕起伏的一生,英國始終是個繞不開的重要角色。

穆沙拉夫出生於1943年,成長在一個頗有影響力的穆哈吉爾家庭。當時二戰已近尾聲,全球民族獨立運動逐漸風起雲湧,英屬印度也以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為領袖,謀求從英國控制下脫離自立。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少年穆沙拉夫也成了這個風雲時代的親歷者之一,然而最終,蒙巴頓方案得到執行,那塊土地按照一個從來沒去過亞洲的英國律師閉門造車划出來的「雷德克里夫線」分成了兩個國家。曾經同屬國大黨的甘地成了印度聖雄,而阿里·真納卻成了巴基斯坦的國父。

因為民族原因,穆沙拉夫全家歸於巴基斯坦,他的父親還擔任了巴基斯坦駐土耳其的外交官。於是,他從六歲開始便跟隨父母前往土耳其生活,由此獲得了優渥的受教育和成長環境。

巴印雖然劃分了國界,但因為克什米爾東巴基斯坦等火藥桶的存在,兩國爭端不斷。穆沙拉夫歸國之後沒幾年,就選擇考進了巴基斯坦卡庫爾軍事學院,立志要走軍人的道路。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1964年,穆沙拉夫從軍校畢業,隨即加入巴基斯坦軍隊。他先是當了炮兵軍官,後來又在特種作戰營、裝甲師、步兵師和野戰軍里擔任過不同的職務,可以說是從軍隊中一步一步成長上來的人。

就在穆沙拉夫畢業的第二年,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對於穆沙拉夫自己而言值得紀念,剛剛從軍校畢業的穆沙拉夫參了戰,並且表現優秀、立功受獎。對於巴基斯坦整個國家的外交策略而言,這次戰爭更是意義重大。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自從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

從第二次印巴戰爭開始,中國開始真正意義上對印巴局面發揮影響力。面對印巴衝突,我國先是從外交上給予支持,隨後在物資上也給予幫助。

當時我國自己的新制坦克存數也不多,但周總理仍然親自下令,指示從現役部隊的坦克中撥出一部分來支援巴基斯坦。這一舉動令巴軍和該國總統都既意外又感激。

當戰事進行到白熱化階段時,中國不但向印度發出了「最後通牒」,甚至已經作好了通過中錫邊界出兵的準備。印度擔心落入兩面受壓的境地,便轉向戰略收縮,正在拉合爾一帶承受印軍壓力的巴軍得到了喘息,最終雙方協議停火。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也是以這一場戰爭為分水嶺,美國對待巴基斯坦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原本一直把「亞洲最好的朋友」掛在口頭,但為了拉攏倒向蘇聯的印度,巴基斯坦收到的美援開始出現頻繁的延誤,甚至根本就拿不到手了。

這使得印巴雙方的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也導致了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全面吃癟。當時的巴國內部瀰漫著「被世界拋棄」的悲觀氣氛,甚至認為自己已經成了全世界的孤兒。

此時中國再一次出手,巴基斯坦從中國得到了支持和援助,尤其是殲6殲7戰鬥機成為空軍戰力,反過來壓制了印度空軍,對當時戰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一系列現狀促使巴基斯坦上下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反思——在當初的局面下,選擇親附美國當然不是錯,但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國境接壤、又擁有痛擊印軍實力的大國,只停留在「關係不錯」的程度、滿足於在中美之間傳話溝通的策略,顯然是不足夠的。

巴國的外交策略由此作出了相當大的調整,該國政治家認為:中國和美國比起來,最重要的優越性在於外交策略的一致性,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很可能換個總統上台、原本的好朋友就不再是好朋友了。

此後巴基斯坦上台的領袖一任接一任,但與中國加深聯繫、加強合作的大方向卻一直沒有改變過。巴國對立下大功的殲7有着深厚的感情,稱之為「空中哨兵」,意思是守衛首都上空的衛士。在其國內法律體系中,甚至有一項名為「破壞中巴友誼罪」的罪名。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成為總統

在巴基斯坦對外策略發生轉向調整的同時,穆沙拉夫個人的地位也逐漸上升。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他從副軍事秘書、作戰局局長等職務一路做到了第1軍軍長;工作之餘還先後前往巴基斯坦總參謀指揮學校和英國皇家國防大學進修;拿到了「卓越」、「新月」等勳章,軍銜更是從少將、中將一路躍升到上將。

1999年,時任總理的納瓦茲·謝里夫任命他為陸軍參謀長兼參聯會主席。此時,穆沙拉夫已成為巴基斯坦軍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納瓦茲·謝里夫

雖然有着提攜之誼,代表文官的謝里夫與代表軍界的穆沙拉夫卻沒能做到步調一致。謝里夫希望軍隊與文官聯合起來,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然而在穆沙拉夫看來,這卻是謝里夫將觸手伸向軍隊的步驟之一。雙方矛盾逐漸激化。

這一年的十月,穆沙拉夫出訪斯里蘭卡,人在國外,就被總理謝里夫「缺席撤職」了。然而穆沙拉夫在軍隊經營多年,根基不可謂不深,他一邊指令自己在國內的手下逮捕謝里夫,一邊乘坐專機往國內趕。

當時局勢可謂千鈞一髮,謝里夫下令機場不準讓穆的專機降落,而當專機在首都上空盤旋時,已經只剩下最後七分鐘的油料了。最終,聽命於穆沙拉夫的部隊搶在燃油耗盡之間控制了機場,這場較量最終的贏家是穆沙拉夫。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他解散了當時的政府,自任首席執行官,實際上已經大權在握。翌年五月,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裁定這一起軍事接管活動是「必要的行動」,並對穆沙拉夫政府執政的合法性予以承認。第三年的六月,穆沙拉夫下令終止了拉菲克•塔拉爾的總統職務,隨後宣誓就任總統。

在巴基斯坦的歷史上,穆沙拉夫是第四位軍人總統。此後,他曾經獲得為期五年的連任,然而憲法中規定「總統與軍隊統帥不可合二為一」,這也是他遭到反對時最常見的理由。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穆沙拉夫的總統任期

雖然出身軍伍、一貫以來也主張對印強硬,但穆沙拉夫並不認為戰爭是最好的選擇。由於與印度之間戰火不斷,巴基斯坦嚴重欠缺安定發展的環境和力量,國家和民眾一直徘徊在窮困的邊緣。

因此他上位之後,首先與印度緩和關係。而印度那邊也有類似的煩惱,雙方一拍即合,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中,兩國的經濟都有了不少增長。

當戰爭被放到優先級靠後的順位上,攸關國計民生的農業、輕工業、服務業等產業便得到了機會發展壯大。原本花在軍費上的大筆開支,被穆沙拉夫轉到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高新技術、修建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機構,一切都以國民生活水平為目標。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對外,既然連老對頭印度都能夠講和修好了,當然更要大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穆沙拉夫在任期間,大力修復和開拓了與數十個國家的政經聯繫,而重視對華關係的思想,也同樣在穆沙拉夫身上傳承了下來。

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遍及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領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兩國合建的瓜達爾港另外,如「梟龍」戰鬥機、「紅箭」與「綠劍」導彈,也都證明了兩國的互信與默契。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2006年,中國領導人出訪巴基斯坦,巴國的歡迎人群中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烏龍——一部分人打出了「六星紅旗」。往小了說,這可能是巴基斯坦印刷店對中國國旗不熟悉捅出的簍子;往大了說,弄錯一國國旗很可能就升級成政治事件了。

但最後,這件事竟然就無風無浪地過去了,我國官方並沒有說什麼,民眾也只是當作一件茶餘飯後的軼事來談論。幾乎沒人生氣,也沒有人想到要抗議之類的,這其實也反映了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在我國的普遍印象。

反倒是有西方評論家對此發出了酸溜溜的評論,認為這一事件的寓意是「想要把巴基斯坦變成中國國旗上的第六顆星」。

如果「六星紅旗」只是偶然或者巧合,那麼2008年北京奧運聖火傳遞期間,總統穆沙拉夫與總理吉拉尼一同出馬親自跑了聖火傳遞的第一棒,這事可不能說是巧合。汶川地震期間,穆沙拉夫下令把自己專機的座椅全部拆掉,為了能盡量多運一些物資,這也不是巧合。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地震期間,穆沙拉夫還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兄弟需要什麼東西,我們就提供什麼東西。」

由於地理位置與「基地」挨得太近,巴基斯坦受到恐怖分子威脅的風險相當高。為了保護中國赴巴建設人員的安全,政府還會專門派出軍隊,作為保衛人員駐守中國援建項目的駐地。

以上種種,其實都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註腳。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倫敦生活

2007年9月,巴基斯坦國內的反對黨領導人和律師向最高法院提起了針對穆沙拉夫的訴訟,訴訟焦點便是「總統兼任陸軍參謀長的做法違憲」。

雖然最高法院駁回了這一指控,穆沙拉夫也成功贏下了2008年的總統大選。但巴國內不滿者眾,穆沙拉夫不得不辭去了軍隊中的職務,接下來,局面變得越來越難以壓制。

2008年8月,穆沙拉夫在向全體國民發表電視講話,聲稱「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利益」,自己將辭去總統職務。隨後,他選擇了英國倫敦作為落腳之處,實際上主動選擇了自我流放。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關於他辭職後的去向,當時眾說紛紜:

有說他會去美國的,因為他兒子在波士頓;有說他會去沙特阿拉伯的,因為氛圍相似,沙特方面甚至打算好了要把他安排在謝里夫流亡時住過的居所;還有說他哪都不會去的,因為他剛在伊斯蘭堡郊外裝修好了一棟小房子。

當然也有人注意到了,在這些傳說中的可能性里,並不包括他在任時大力發展雙方關係的中國。

要說他國高層選擇中國作為落腳地的例子,其實並不少見。最著名的當然是曾經的《新聞聯播》常客西哈努克親王,此外還有曾任越南副主席、死後卻葬在北京八寶山的黃文歡。就連泰國前總理英拉,在卸任之後也常常出現在中國,經營着她名下的公司。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西哈努克親王

那麼穆沙拉夫不選擇中國作為長居地的原因,首先很可能是出於文化原因。

穆沙拉夫是穆哈吉爾人,這個名稱本來就是對生活在巴基斯坦的印度穆斯林移民的總稱。因此他去往沙特的可能性本來是不小的,但後來沙特方面不再接受他,他才從沙特轉道去了英國。

其次,據媒體報導,住在倫敦埃奇韋爾路一棟看似低調的紅磚小公寓內的穆沙拉夫,實際上過着一種相當「燒錢」的生活。

作為一個曾經身居高位的人,房子內部的裝潢自然不能差;但更多的錢則被花在了安保上。他不但請了一小隊退伍的巴基斯坦突擊隊來負責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連英國人也專門組建了一支包括警察、軍方、情報機構和民間人士在內的小隊來保護他。

如果穆沙拉夫選擇來到中國落腳,那麼他還能不能享受到這種「奢侈堪比首相」的特殊對待,也是個未知之數。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再次返回巴基斯坦

雖然穆沙拉夫看似淡出政壇,但關於他的種種風波依然沒有停息。前總理納瓦茲·謝里夫曾經被他驅逐出境,如今時過境遷,他要求判處穆沙拉夫叛國罪。這一指控一旦定罪,穆沙拉夫將會被執行死刑。

穆沙拉夫自己也並不打算一直沉默下去。2010年,他公開在CNN的鏡頭前抨擊巴國現政府治國無方,經濟搞不上去、恐怖活動打不下來,對剛剛爆發的洪澇災害也同樣應對失當,導致民眾的生命和財產都大受損失。

這一年的10月1日,穆沙拉夫在倫敦成立了新的政黨「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聲稱將為巴基斯坦「找回自信」,並作好準備參加 2013年總統大選。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然而國內的反彈也相當激烈:巴基斯坦反恐法院向他發出逮捕令,指控稱前總理貝·布托被刺案與他有關。巴國內也有高層官員聲稱——只要穆沙拉夫敢回來,等待他的就是逮捕。

2013年,穆沙拉夫從英國返回巴基斯坦,結果剛落地就遭到逮捕。後來雖然成功爭取到了保釋出獄,但也不得不前往阿聯酋迪拜養病。看來,「七分鐘內的飛機迫降」這種好運氣也不是次次都能有的。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結語

關於穆沙拉夫的辭職和流亡,國內相關領域專家認為此事基本不會對中巴關係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從歷史上來看,巴基斯坦的話事權曾經易主了好幾次,但中巴關係該怎麼發展還怎麼發展。

究其原因,這是因為我國一直都堅持不干涉巴國內政、尊重巴人選擇的態度。對方對此也有信心,單單一個更換話事人的操作不至於影響到兩國關係。而這兩個國家的地緣條件、戰略意義和歷史淵源,都決定了中巴之間的戰略合作關係不會輕易發生動搖。

促進中巴友好的總統,卻寧願去英國流放,也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官方參考文獻:

《穆沙拉夫或將避難倫敦 中巴關係不受影響》,中國日報網站環球在線2008-08-20

《滄桑九十年——大使回憶錄》,楊公素著

《獨家:巴基斯坦搞烏龍 六星紅旗》,鳳凰網,2006-11-24

《穆沙拉夫回國 倫敦五年暗流洶湧》,時代周報,2013-04-04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