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2022年07月13日09:42:13 熱門 1612

頻頻凍結、數次違約......中信國安,這家資產千億、大有來頭的大型集團,如今命懸一線、苟延殘喘。

「義子」落難,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信集團不出意料地開始援救,先後提供高達37.5億元的委託貸款。更有甚者,這位「親娘」計劃重組「救子」。

此時,援助仍在情理之中。不曾想,2019年3月,中信集團發函,公然要求銀保監會協調最高法院,儘快對國安府項目再審立案,推動解決早已終審判決的國安府地塊案。

中信集團不惜背上扭曲市場規則的罵名,悍然化作持杖亂舞的白衣騎士,只為救下「敗家子」。

中信國安能否「安」?危局何去何從?市場拭目以待。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信國安logo

中信國安集團官網顯示,中信國安集團擁有17家一級子公司,控股中信國安(000839.SZ)、中葡股份(600084.SH)、國安國際(0143.HK)、白銀有色(601212.SH)4家上市公司,是資產超過千億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信國安集團官網業務布局介紹


根據中信國安集團公布的2019年半年報,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團資產總計1844.91億元,總負債為1606.6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7.08%。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國安集團今年負債與負債率情況一覽


然而略微對國內財經保持敏感度的人都知道,由於債務頻頻違約,資產被查封,中信國安集團如今已經四面楚歌。

隨意一搜索,就能發現下列這些「楚歌」:

2019年3月15日,中信國安集團未能支付25億元保險債權投資計劃2019年一季度利息3945萬元,北京銀行被迫履行擔保義務。

2019年4月28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稱,2019年4月28日是15中信國安MTN001的付息日。截至當日日終,上清所仍未收到中信國安集團的付息資金,暫無法代理髮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工作。據了解,15中信國安MTN001發行規模為30億元,期限為5+N年,應付利息金額為1.95億元。


一個資產接近2000億,商號里擁有「中信」金字招牌的大型企業集團,居然連幾千萬利息都支付不了, 無疑令市場震驚。

而真實情況更令人震驚。

2019年年初以來,中信國安集團資產頻頻被凍結,多筆債券違約。自2019年4月以來,中信國安集團累計已有7隻中期票據構成違約,涉及本金合計134億元。


此外,中信國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中信國安(000839.SZ)、白銀有色(601212.SH)、中葡股份(600084.SH)股權在幾乎全部質押或凍結的基礎上,於2019年3月19日至4月12日期間新增9筆司法凍結。

第三方評估機構聯合資信也在一個月內兩次下調對中信國安集團的主體信用評級,先是從AA+下調至AA-,再從AA-下調至A,評級展望為負面。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2020年5月8日,中信國安日K線圖


從債務期限來看,中信國安集團2018年內應還未還的30億元,2019年內到期的732億元,2020年到期363億元,2021年及以後到期433億元。

這意味着中信國安集團未來還債壓力十分巨大,不斷違約可能是其常態。

中信國安集團稱,公司正在通過多種途徑積極籌措資金,並加強自身經營,努力保障後續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償付。


2


從公司商號來看,就可以知道中信國安集團大有來頭。 這家公司前身是1987年4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投資成立的北京國安賓館, 後來在金融領域,網絡信息,資源能源等領域不斷擴展,成為中信集團大陸業務版塊的重要子公司。

2014年,在一場備受關注和爭議的混改之後,中信國安由中信集團100%國有獨資成為民營股東占多數的企業。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信國安股權變更圖 來源:野馬財經


目前中信國安集團股東包括中信集團(20.94%)、黑龍江鼎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9.76%)、北京合盛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7.79%)、瑞煜(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15.81%)、共和控股有限公司(15.81%)、天津市萬順置業有限公司(9.88%)。

包括鼎尚投資、合盛源投資等幾家民營股東的股東結構穿透後,多為自然人。2014年,這些身份神秘的自然人股東以低於凈資產的對價進入,曾引起輿論廣泛關注,市場上關於國資「賤賣」的質疑持續不斷。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2014年8月11日 中國證券網報道標題稱「混改被指賤賣國有資產」


完成混改後,中信國安集團高歌猛進,資產迅速擴大。混改前的2013年,中信國安集團合併資產949億,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中信國安合併資產已經迅猛增長至2215億,業務版圖涉及到金融、信息網絡、旅遊、資源能源、大消費、文化、城市運營、健康養老、海外業務等領域。

中信國安集團資產規模雖然快速擴張,然而其資產回報率卻每況愈下。2016年、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國安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10.21億元、1039.62億元及729.47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分別只有13.84億元、6.92億元、0.56億元,呈逐年下降的態勢。2015年-2017年,中信國安集團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77%、3.77%和1.87%,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越走越弱。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近年來中信國安集團各項業務收入及毛利率情況 (單位:億元,%)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截至2018年3月底 中信國安集團旗下房地產在建項目情況 源自:澎湃新聞


這背後原因見仁見智,要完整分析恐怕頗費筆墨,不過隨着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一些原來可以躺贏的業務不再光鮮, 中信國安集團旗下的信息網絡,資源能源等業務版塊表現低迷, 其整體資產回報率下降也就不足為奇。

中信國安集團擁有中信的金字招牌,依然享受着融資方面的諸多便利, 因此可以通過高槓桿的債務擴張,迅速作大資產規模,多元化投資的項目並未帶來盈利能力的增強,卻帶來財務成本的飆升。

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中信國安集團財務費用為40.5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達到89%, 導致公司2018年會計年度出現重大經營虧損,凈利潤為虧損42.55億元。

在這種背景下,2019年債務危機的爆發,就不足為奇了。

3


為了脫困求生,中信國安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處置。2018年,將中信國安旗下子公司盟固動力以21.72億元轉讓給榮盛控股,並且把31.80%的股份也轉讓出去。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中信國安集團公告債務危機


與此同時,中信國安也開始變賣青海鹽湖項目、三亞椰林灘酒店、海南萬寧地產項目、京龍大廈等資產,為緩解債務危機籌措資金。

然而這些資產出售,並沒有阻止一系列債務違約, 隨着更多資產被查封,中信國安集團債務危機越演越烈, 而這個時候,中信集團和中信國安集團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被人們不斷質疑,也被人們不斷期待。

在危機時刻,中信集團會是那個出手相助的白衣騎士嗎?

事實上,中信集團的確出手了。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2019年4月28日 澎湃新聞報道提及中信國安自救行動


在陷入流動性危機後,中信國安集團得到了其第一大股東中信集團的援助。2018年9月,中信集團向中信國安集團提供了35億元委託貸款作為緊急流動性支持。2019年1月,中信集團再次向中信國安集團提供了2.5億元委託貸款,專項用於國安集團支付拖欠外來務工人員工資。不過,這看起來也只是杯水車薪。

2019年3月初有媒體報道稱,中信集團已成立工作組,計劃對中信國安集團進行重組。時任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就中信國安集團債務重組表示,中信國安集團已經聘請了中信證券做債務重組顧問,中信證券團隊正在為其做財務債務重組,希望債務重組能夠順利進行。

中信國安集團年報亦顯示,已聘請中信證券公司為財務顧問,全面梳理國安公司集團各項資產、債務,積極開展相關資產處置工作,解決資金緊張問題。

2019年4月17日,時代周報報道稱,獲得了一份名為《關於懇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協調解決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重組過程中有關問題的函》的文件。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關於懇請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協調解決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重組過程中有關問題的函》部分內容


這封信函由中信集團向中國銀保監會發出,大意是請求銀保監會出面,穩定及協調相關債權人,尤其是協調金融機構對中信國安的抽貸斷貸和起訴查封問題,幫助營造較好輿論環境,協調解決司法訴訟問題。

中信國安的債權人中,借款餘額前五大金融機構包括工商銀行99億,建設銀行80億,農業銀行66億,國開行64億,以及北京銀行49億。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份公函中,中信集團公然要求銀保監會協調最高法院,儘快對國安府項目再審立案,推動解決國安府項目的訴訟問題。國安府項目緣起於北京宣武門附近一塊黃金地塊的曠日持久的糾紛,2017年,最高法院已經做出終審判決,要求把土地開發權益交還給最初土地所有權人北京庄勝公司,然而最高法院的判決卻遲遲得不到執行。 鑒於這塊土地開發預期利益豐厚,對化解中信國安困境至關重要,因此中信國安一邊在對抗執行判決,一邊在推動再審。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據澎湃、財新等媒體報道 最高法將再審國安府項目的訴訟問題


不知道是否是中信集團的公函起了作用,在終審判決2年半後,最高院決定再審這個案件,令法律界嘩然。


基於歷史淵源,品牌共享, 在中信國安集團面臨困境的時候,作為大股東的中信集團採取更積極的救助姿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無論從市場規則層面還是公司治理層面,中信集團的諸多作法都是大可質疑的。

從市場規則層面,中信集團涉嫌利用央企地位,公然試圖影響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這顯然影響市場公平公正,也對司法機關的聲譽造成影響。

其實,隨着經濟增速下滑,最近一兩年暴雷的企業集團很多,很多企業集團背後也都有強大的靠山,比如近期暴雷的北大方正集團背靠北大和教育部,如果都像中信集團這樣公然出公函為關聯企業主張利益,這樣市場規則將被扭曲到什麼程度?

而從公司治理層面, 雖然中信集團是中信國安集團的大股東,但兩者畢竟是完全獨立的市場主體,股東結構和利益主體只是有限重疊。 以目前中信集團在中信國安的持股比例來看,後者並非前者的子公司, 在財務報表上也無法對後者進行並表, 中信集團就是一般的股權投資者。 對於所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可以進行合理救助,但需要明確的是,這種救助必須基於公允價格的市場交易, 而不能是不當的關聯交易,更不能是是私相授受的利益輸送!

中信集團是國有獨資公司,中信國安集團是私人股權為主的混合所有制公司, 關聯交易中如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是應有之責,同時考慮到中信國安集團的混改過程中輿論質疑,中信集團的救助措施更應該避瓜田李下之嫌,不能授人以柄。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下來並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得到強調的的國有企業混改方案,目的是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提升企業治理能力,目的是為了讓各種所有制企業多贏, 而不是利用央企地位干擾市場規則,或者為混改後經營不善的企業兜底, 更不能變相進行利益輸送,縱容道德風險。


親娘救義子,中信國安危局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2019年3月29日,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答財新記者問

在2019年3月29日中信集團業績發佈會上,對於投資人擔心的中信國安集團是否會面臨破產清算的問題,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在發佈會上反問記者:「中國哪個公司破產清算了?」

常振明的這個反問多少有點令人摸不着頭腦,甚至瞠目結舌。顯然,中國破產清算的公司不計其數,對很多經營不善的公司來說,破產清算未必就是壞事。 但根據情境猜想,常董事長大概堅信中信國安集團不會破產清算,如果要避免破產,總資產超過7萬億的中信集團當然有底氣來兜底,但這是否和當初混改初衷背道而馳?


在上述提及的公函中,中信集團表態:將全力配合中信國安集團做好流動性風險應對和資產重組工作。 作為一般性表態,或許無可指責,但是如果中信集團憑藉自身實力和影響力,成為一個行事乖張持杖亂舞的白衣騎士,那將會令市場和公眾都瞠目結舌。

不久前,掌舵中信集團近10年的常振明卸任,央行副行長朱鶴新接棒,中信集團公司戰略將會有哪些改變? 債務纏身的中信國安集團是否會迎來變數?市場正拭目以待。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