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遭槍殺震驚世界,美媒:將是日本永遠的傷疤

2022年07月12日06:06:03 熱門 1910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演講時突遭槍擊身亡,給日本帶來巨大衝擊,也震驚整個世界。一整天,與此有關的消息在各大媒體滾動刷屏。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天傍晚就此事發表講話時眼含淚花,表情凝重,幾度哽咽。各國也紛紛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慰問並譴責暗殺行為。「安倍遇刺將是日本永遠的傷疤。」美國彭博社這樣說不僅因為安倍是日本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還在於對槍支管控嚴格的日本,這樣的事件給社會心理蒙上巨大陰影。10日,日本將舉行參議院選舉,安倍遇刺給自民黨乃至整個日本政壇留下巨大變數。其中,最讓外界擔心的是,日本右翼勢力是否會藉此事大做文章,加大力度推動修憲等一系列保守化趨勢。日本共同社總編輯小渕敏郎8日撰文警告說,日本歷史上,首相犬養毅被暗殺導致戰前政黨政治的崩潰和日本軍國主義化,絕不能讓這次震驚世界的「令和政治恐怖襲擊」再將這個國家帶向黑暗時代。

安倍遭槍殺震驚世界,美媒:將是日本永遠的傷疤 - 天天要聞

岸田文雄含淚哀悼

槍擊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1時30分左右。據共同社NHK電視台等日媒報道,為幫奈良選區的自民黨候選人拉票,事發時安倍正在該市街頭演講。演講開始一兩分鐘後,一名男子從背後接近安倍,並在距他3米處開槍。現場響起兩聲槍響,人群發出尖叫,安倍在數秒後仰面倒地,胸部流血。經查看,他的胸部和頸部中彈,由直升機送往醫院。當地時間8日下午5時03分,醫院方面宣布安倍的「槍傷觸及心臟」,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

安倍被槍殺的視頻和照片震驚整個日本。事發後,東京民眾搶閱《讀賣新聞》號外,或在街頭駐足觀看電視的滾動報道。傍晚,震驚變為悲傷,哀悼者開始在奈良安倍被暗殺地點附近獻花。英國《衛報》稱,這是二戰後,日本現任或前任首相首次遭暗殺身亡。上一次這樣的事是1932年時任日本首相犬養毅被一名海軍基層軍官暗殺,以及1936年兩位日本前首相在一場政變中遇刺身亡。共同社說,安倍遇刺給戰後日本史蒙上陰影。

日本警方當場以涉嫌殺人未遂逮捕41歲的男子山上徹也。據報道,他是日本前海上自衛隊隊員。現場發現一把疑似用於行凶的槍支。奈良警方的消息稱,山上徹也供述說,他的作案動機「不是出於對安倍政治思想的怨恨」,只是「對他不滿,想要殺了他」。

安倍遭槍殺震驚世界,美媒:將是日本永遠的傷疤 - 天天要聞

在醫院宣布安倍的死訊後,岸田文雄在官邸含淚發表講話。他稱讚安倍的功績和領導能力,表示將繼承安倍的想法。對於暗殺行為,岸田稱「絕不能容忍,用最強烈的語言進行譴責」。槍擊事件發生後,自民黨高層紛紛中斷助選活動返回東京。《環球時報》記者8日下午在自民黨總部看到,車輛往來頻繁,麻生太郎、河野洋平等人陸續現身,表情嚴肅、一言不發。

「震驚、哀悼、譴責」,印度總理莫迪、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多國領導人紛紛就安倍遭暗殺事件發聲。俄羅斯總統普京8日向安倍的家人致唁電,克里姆林宮對暗殺行為予以最強烈譴責。美國總統拜登表示「憤怒和深切悲痛」,稱這是日本的悲劇,也是所有認識安倍的人的悲哀。在印尼舉行的G20外長會上,這成為日程之外的「議題」。印尼外長蕾特諾在外長會之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首先表示,對安倍的不幸離世深表哀悼。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安倍遭暗殺是「恐怖主義行為」。

「中方對這一突發事件感到震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安倍前首相曾經為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作出過貢獻。我們向安倍前首相的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據報道,安倍的遺體將於9日運往東京,葬禮將在12日舉行。

世界輿論複雜評說

現年67歲的安倍曾於2006年至2007年、2012年底至2020年兩次入主首相官邸,是日本憲政歷史上連續執政時間、累計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綜合戰略室副主任盧昊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連續7年零8個月的「安倍時代」對冷戰後日本國家發展歷程影響深遠。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保持了連續71個月的增長,是戰後第二段經濟景氣期。不過,「安倍經濟學」雖然維持了一定繁榮局面,卻也透支了日本財政金融政策的施展空間。

2020年9月,安倍因健康問題提前卸任首相一職,此後作為眾議員依然活躍在政壇。彭博社評論說,安倍在日本國內保持着巨大的影響力,他領導着自民黨最大的派系,仍處於政治生命的巔峰期。許多人猜測安倍可能再次爭奪首相。即使不親自出馬,他也對決定誰是下一任首相具有影響力。

執政期間,安倍曾推動中日關係重回正軌,但辭職後他的對華態度出現重大倒退,特別是在與蔡英文視頻通話時,妄稱「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美聯社稱,安倍的支持者認為,他的遺產是更強勁的美日關係,這有利於增強日本的防禦能力。但安倍的極端民族主義曾激怒韓國、朝鮮和中國,他推動建立在其看來「更為正常」的防禦姿態也令很多日本人不滿。因為缺乏公眾支持,安倍未能實現他一心想完成的修憲目標。

右翼勢力值得警惕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日本問題專家認為,右翼勢力或將藉此事件大做文章,加劇日本政壇整體保守化趨勢。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呂耀東說,作為日本保守勢力的代表,安倍遇刺事件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日本右翼勢力。儘管刺殺者的政治傾向尚不明確,但一個幾乎可以肯定的事實是,安倍遇刺不僅不會使日本政壇整體保守化的趨勢停止,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

「此次安倍前往奈良,正是為自民黨的修憲綱領進行宣傳,」呂耀東說,安倍的繼任者或將打着「繼承安倍遺志」的悲情旗號,加快修憲進程,繼續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太」和「積极參与四邊機制」政策,並加速配合北約進入亞太的步伐,這會給東北亞地緣政治帶來更多安全風險。

日本10日將舉行參議院選舉。日本總務省8日表示,沒有推遲或改期的計劃。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安倍遇刺有可能成為一種「符號」,使自民黨所代表的保守勢力獲得更多日本民眾的同情票。

法國《費加羅報》稱,由於事發太突然,安倍沒有指定的政治繼承人,這給日本政治留下巨大變數。笪志剛說,一大懸念是日本最大政黨的最大派系將由誰來接管。目前看來現任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和前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比較有競爭力,也不能排除安倍的弟弟、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的可能性。「安倍派」成員眾多,找到繼承安倍衣缽的合適人選卻不容易,未來「安倍派」也有可能分崩瓦解。

盧昊認為,安倍去世顯然將在日本政界造成系列連鎖影響,但目前看來還不具備直接改變日本國家軌道乃至地區形勢的可能性。持同樣觀點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王鍵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岸田文雄已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外交政策和對華方案。從執政角度來說,沒有了來自安倍的政治羈絆與牽制,對岸田施政更加有利。

日本或被「永遠改變」

安倍遭槍擊尤其令日本震驚,還因為這發生在一個槍擊管控嚴格的國家。《華爾街日報》說,針對政客的持槍襲擊在日本非常罕見。最近一起著名政客被槍殺事件發生在2007年,當時長崎市市長被日本黑幫槍殺。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日本以自己是一個安全的社會而自豪,近30年過去了,奧姆真理教對東京地鐵發動的沙林毒氣襲擊的影響至今仍在迴響,正是因為此類事件罕見。小渕敏郎說,有觀點認為,在社交網站上,排斥他人言論的現象越來越多,社會逐漸失去傾聽不同意見的寬容。如果這次犯罪行為來源於這種社會風氣,不免讓人更為擔憂。

「不僅是罕見,這在文化上是不可理解的,」國際安全工業理事會日本負責人南希·斯諾對CNN說,日本一直是「綠洲」,無法想像有如美國一樣的槍支文化。此事對一個不訴諸這種暴力的民族會造成什麼心理影響,「想到這一點,我就崩潰了」。她認為,周五的槍擊事件將不幸地「永遠改變日本」。

【環球時報駐日本、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岳林煒 董銘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邢曉婧 趙覺珵 陳欣 柳玉鵬】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