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2022年07月12日06:02:39 熱門 1011

據新華網報道,在9月2日,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在瀋陽的退休老人張緒明看到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的消息,十分激動,70年前的回憶又重新浮現在眼前。他向媒體講述了當年為志願軍生產反坦克火箭筒的故事。在1951年,18歲的張緒明作為學徒參加了火箭筒的生產。「我們生產的90毫米火箭彈是給志願軍同志們使用的,所以當年大家都鼓足了勁,拼了命地干。」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這裡說的90毫米火箭彈,是指51式反坦克火箭彈,中國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彈。有很多雜誌都說51式反坦克火箭彈是中國仿製美軍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的,其實並不準確,51式反坦克火箭彈其實跟德國和日本有很大淵源。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們解放軍的炮兵部隊的統計材料里,經常出現一種叫做「火箭炮」的神秘武器,數量居然高達數百門。有很多人據此言之確鑿地聲稱蘇聯在解放戰爭時期大量支援過中國,甚至有數百門蘇制的喀秋莎火箭炮

於是「火箭炮」這個詞誤導了許多軍事專家和軍史研究者,以至於很多專家真的以為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已經裝備了大量的蘇制喀秋莎火箭炮。實際上根本沒有這事,中國裝備喀秋莎火箭炮是在抗美援朝時期,蘇聯援助過中國兩個重型炮兵師的喀秋莎火箭炮。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因此,此「火箭炮」非彼「火箭炮」,而是火箭發射筒的意思。在解放戰爭時,我軍將繳獲的美製巴祖卡火箭筒稱呼為「火箭炮」。我軍的美製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主要是戰場繳獲,具體型號為M9型。後來,中國人民志願軍帶着這些M9巴祖卡「火箭炮」進入了抗美援朝戰場。由於美製巴祖卡火箭筒性能良好,威力大,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初期大量使用,成為了我軍手中為數不多的反坦克利器。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而在1950年,美軍已大規模換裝了口徑升級為88.9毫米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這種改進型的巴祖卡威力較大,最大破甲厚度達到280毫米,很受美軍歡迎。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美軍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俘的將軍,美軍第24步兵師師長威廉迪安少將,在被俘前的大田阻擊戰中,就親自操縱一門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筒擊毀過一輛T-34坦克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在戰爭初期,我志願軍庫存的幾百門巴祖卡「火箭炮」很快消耗殆盡。面對美軍的機械化部隊,志願軍急需一種輕便的大威力的反坦克武器。在1950年10月,志願軍第40軍在坪洞戰鬥中首次繳獲了幾門M20超級巴祖卡「火箭炮」,立即送回國內,交付給東北兵工局的瀋陽第52兵工廠實施逆向測繪仿製。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但我們建國初的兵器工業技術水平不高,由於在仿製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技術問題和門檻,美式超級巴祖卡火箭筒的仿製始終無法過關。主要原因是超級巴祖卡配備的高靈敏度機械引信、大口徑聚能裝葯、硬鋁殼體、速燃發動機裝葯等技術要求太高了,當時我們國內的技術力量不夠。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圖片:M20型超級巴祖卡火箭筒。

不過,這些都難不倒我國的軍工技術人員。東北兵工局突然想起來,在東北解放以後,我軍曾接收過到一批日式火箭彈的資料。那麼,是否可以利用這批日式火箭彈的技術基礎,來仿製美製超級巴祖卡呢?

說起這批繳獲的日式火箭彈資料,來源還比較曲折呢。在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研製出了一款RPzB43型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這種火箭筒的性能優良,威力巨大,深受德軍士兵的歡迎。而此時地球的另一面,日軍遇到了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日本自己研製的反坦克武器性能極低下,無法對謝爾曼坦克造成威脅,於是日本請求德國支援新型火箭筒技術。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圖片:德國RPzB43型反坦克火箭筒)

在1943年夏天,德國通過U型潛艇把RPzB43型火箭筒的實彈和技術資料秘密運送到日本,隨後日本以此為基礎研製出「四式」70毫米火箭筒,並計劃在位於中國東北瀋陽的南滿陸軍兵工廠進行量產。不過,由於在1945年日軍很快就投降了,南滿兵工廠到日本投降也沒能量產這種火箭筒。在解放戰爭時期,這個兵工廠(此時叫第90工兵廠)被我軍從國軍手中繳獲,工廠里保存的四式」火箭筒資料圖紙也一併被繳獲,成為後來51式火箭彈的技術來源。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日本的四式火箭筒,口徑為70毫米。

在1951年2月,東北兵工局下達了51式火箭筒的研製命令,51式反坦克火箭彈其實是美製超級巴祖卡和日式四型火箭筒的合二為一的產品,使用美式超級巴祖卡結構的低檔鋼製發射筒,發射技術門檻比較低的四式火箭彈。

火箭發射筒和反坦克火箭彈在1951年5月研製成功,定名為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新中國第一代反坦克火箭筒就此誕生,隨後51式火箭筒開始大批量生產,至1951年的年末就生產了4800枚火箭彈,迅速發往志願軍前線,裝備部隊以後極大地改變了志願軍只能依靠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對美軍坦克實施近距離爆破的狀況。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國產的51式90毫米火箭筒一種是10公斤級別的便攜式反坦克火箭。由於技術基礎薄弱,國產51式反坦克火箭筒的性能要大幅度低於美制的超級巴祖卡。M20火箭筒的初速160米/秒,而51式火箭彈初速只有106米/秒。51式火箭筒的有效射程為100米,而M20火箭筒能達到200米。51式火箭彈的破甲威力僅為120毫米,而M20能破甲280毫米。原裝的M20火箭筒使用兩截硬鋁合金髮射筒,因國內鋁合金產能不足,51式改為了整體式的鋼製發射筒,比較重。為51式早期配發的135型火箭彈採用了多噴口發動機,旋轉穩定,其破甲威力較低。後來又研製了241式單噴口尾翼穩定火箭彈,克服了135式旋轉火箭彈高速旋轉造成的破甲射流發散,破甲威力大增。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國產51式反坦克火箭筒的首次大規模作戰,是在1951年10月抗擊美軍「秋季攻勢」的坦克劈入戰。在這次戰鬥中,美軍集中了第72坦克營,韓國戰車第31大隊的全部兵力,一共40多輛坦克,企圖攻佔我東線要點魚隱山。我志願軍組織了裝備40支51式火箭筒的反坦克大隊,在三天時間裏與美軍的坦克部隊交戰十餘次,擊毀美韓軍的坦克和戰車多達38輛,而我方的反坦克大隊的損失非常輕微。我軍有了51式火箭筒,美軍的這次坦克劈入戰就成了笑柄,魚隱山也成了美軍的傷心山。

國產51式火箭筒的最輝煌戰績,是在1952年6月13日的古直木里防禦戰里,此戰美軍出動了M-46巴頓式中型坦克和M-36傑克遜自行反坦克炮在內的數十輛坦克裝甲戰車衝擊我志願軍12軍31師一個連級陣地,該連配屬的51式火箭筒班戰鬥中大顯神威。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在擔任副班長的志願軍戰鬥英雄汪明山「間隔着打,一發火箭彈換一個地方」的正確戰術指揮下,經過兩小時激戰,志願軍以消耗9發火箭彈和輕傷兩人的微小代價,取得了斃敵6人、俘敵4人,擊毀敵坦克6輛並繳獲一輛M-36傑克遜自行反坦克炮的輝煌戰績,其中汪明山一個人就以5發火箭筒彈一舉擊毀敵坦克4輛,並繳獲1輛自行反坦克炮

美製的M36式90毫米自行加農炮,戰鬥全重28噸,裝甲厚度9.5-76毫米,配備一門90毫米加農炮,威力巨大、火力兇猛,在二戰歐洲戰場上能秒殺德國獵豹虎王坦克。那輛被志願軍繳獲的M36,至今還停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擔任着「無聲講解員」的工作。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以後,我國還仿製了蘇聯的RPG-2火箭筒,命名為56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於1956年定型裝備部隊,取代了美式巴祖卡火箭筒,成為我軍步兵連的主要攻堅武器。如今我軍已經「闊」了,基層部隊的輕型反坦克武器有十幾種。

中國第一款反坦克火箭筒,融合德國和日本技術,手撕美國坦克 - 天天要聞

為了治療火力不足恐懼症,用了猛葯。這火力太強悍了,步兵快樂筒,快樂機,快樂迫,快樂狙,快樂大狙,快樂狙榴。快樂全家桶,讓敵人徹底快樂!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